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太阳钟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太阳钟


)是测量 的 下影子的_____变化规律
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 器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3、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4、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 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 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 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 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如图所示)。
确定、绘制刻度
1、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 2、将太阳钟平方于桌面,钟面上的“北”正对北方, 3、将影子与圆心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 时的准确时刻。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钉子影子 的位置。
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用橡皮泥把竹签固定在桶的中 央,保证竖直向上。 然后把它放在阳光能直接照射 到的地方,竹签会在桶壁上投射一 个影子。这个影子的位置是随时间 变化的,手里拿一块表,每到正点 的时候就用笔在桶壁上作一个标记 。比方这时候手表显示的是上午 “9”点,那么你就在影子的位置画 个标记,写上“9”。注意纸桶的位 置不能再变了,那么明天上午竹签 的影子再到你做的标记“9”上的时 候,此时的时间就是9点。 花上几天的时间来做完所有的 标记,以后就可以用它来代替手表 计时了。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 ,小时候做过 这样一个太阳钟 。他在空地上插根 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 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他摆 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 看!多简单,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 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 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 称之为“牛顿钟” 。
制作太阳钟(水平式日晷)
判断题
1、太阳自东向西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 的变化。 ( )
√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 )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 )
√ (√

1、太阳钟也叫( 工具,它是根据 制造出来的。
仰釜日晷--朝鲜时代使用的太阳钟
为什么这个日晷上只有部分刻度呢?
讨论与思考: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 有哪些问题?
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24 ) 小时,其中夜晚( 12 )小时,白昼 ( 12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 ( 十二 )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 影子的( 长短 )和( 方向 )也会慢慢地 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到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 → 。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到 ; 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 。
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西→东;长→短→长 B、东→西;低→高→低 C、东→西;长→短→长
如何利用日晷来计时?
太阳钟的原理:利用太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有 规律的变化来计时。
晷面
晷针
底座
赤道式日晷
晷针
晷面
水平式日晷
辰的
清中期,长4.8cm, 宽3.பைடு நூலகம்cm,高2.2cm。清宫旧 藏。 该日晷造型为孔雀尾 状,形体较小。盒内分上下两 层,其上层为晷盘,上刻时刻 线及“午”、“未”等中国时
名称。中心设小指南针。盒盖 上设直表,表上刻纬度线。若 直表上的小孔与其对面的孔之间系一丝线,即是晷针。盒内下 层为一面镜子。 该日晷盒面高低错落的纹饰无法保证晷体呈 水平状,直表上刻画的纬度线也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刻度标志, 不具备调节纬度的功能,因此,该日晷根本无法测时,它仅是 一件供观赏、佩带的日晷式珍玩。
计时方法:利用太阳由 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 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 东移动来计时的。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地平日晷
因为晷面和 大地平面相平行 而得名,它是仿 照我国元代著名 天文学家郭守敬 的地平日晷制作 的。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赤道日晷 因晷面和 赤道相平而得 名,晷针分别 指向南极和北 极,最典型的 是北京故宫博 物院保存的。
材料:方便面的纸桶、橡 皮泥、竹签和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