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起草/修订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目的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预防或减少环境污染。

确保本公司的生产、建设、产品销售及服务等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有效控制。

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工作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环境保护管理,包括: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监督管理、“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统计、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承包商和供应商以及相关方的环保管理等内容。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包括在本公司活动场所内承包商和供应商的活动)中环境因素的控制。

三、职责1、EHS部1.1 EHS是环境保护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制、修订本程序,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负责本公司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组织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及其影响评价、环境监督管理、“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对环境监测与统计数据进行评价并提出持续改进方案。

1.2 负责制定本公司的环境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并提报环保的治理规划、计划和方案;1.3 负责组织召开环保专题会议,研究、审定本公司环保发展规划和解决环保问题;1.4 负责组织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参加其可研报告环保篇和初步设计环保篇的审查、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并监督“三同时”的执行情况;1.5 负责本公司所有管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污染物排放的管理;1.6 负责对本公司所有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监测进行技术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1.7 负责组织清洁生产工作,制定清洁生产年度计划,并组织有关部门提报清洁生产计划和方案并做好清洁生产审核的相关工作;1.8 进行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组织污染事故的赔付协调工作;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1.9 负责环境绩效测量与监视工作,包括对各项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定量的监测;1.10 负责环保统计工作。

1.11 负责固体废物的处置;1.12 负责环保设施的开、停工和正常运转,并掌握“三废”排放情况。

1.13 负责组织生产正常运行,减少异常排污现象发生。

1.14 负责公司能耗指标的制定与考核,促进节能降耗。

1.15 检查环境保护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1.16 负责组织环境治理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科研开发。

1.17 负责审批有关环保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使用新技术、改进工艺达到节能降耗。

2、人事行政部2.1 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源。

3、物流部3.1 应向供应商提出对其所提供的设备、原辅材料、产品以及货物运输、装卸、现场服务及其最终处置等环保方面的要求,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应退货或限期整改,具体相关供应商审计制度。

4、工程部4.1 负责施工承包商建设项目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杜绝或减少施工期间的乱排污。

5、各相关部门5.1 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治理和管理,提出本部门环保治理项目,同时配合EHS等职能部门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实现清洁生产。

5.2 负责保证部门范围内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5.3 负责本部门的污染物排放管理,保证达标排放;5.4 负责执行MSDS卡片中的环保指标;5.5 负责在巡检过程中检查有关环保内容,并记录;5.6 污染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EHS,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源,减轻影响、减少损失。

四、工作程序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1、确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范围由EHS部负责本公司的全方位、全流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控制废水、废气(包括粉尘)、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

具体按照生产建设过程的几个阶段分别加以说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控制;环保教育培训与信息沟通;装置设计与建设期间的环保管理;运行与维护阶段的环保管理;环保变更方面的管理;环保应急管理;检查监督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与预防等。

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EHS部按照公司管理制度(SMP)“环境因素识别与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组织各部门开展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提出环境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3、环境控制EHS部组织各部门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过程实施环境控制。

4、环保教育培训与信息沟通4.1 EHS部部负责安排本公司各级人员的环保意识、技能和环境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EHS部负责提出环保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各部门提出本部门人员的环保培训计划,EHS部审核环保教育培训计划并纳入本公司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满足本公司的环保工作需求。

人事行政部配合EHS部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4.2 本公司环境保护培训内容包括:已经获取、识别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本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承诺;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有关环保的运行控制程序;环保治理设施、环境监测等重要环保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及上岗证等。

4.3 环境保护的培训按照公司管理制度(SMP)“培训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

4.4 环保信息沟通包括内部信息沟通和外部信息沟通,按照公司管理制度(SMP)“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执行。

5、装置与建设设计阶段的环保管理5.1 EHS部负责新、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保证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分别有环保方面内容和环保篇章,做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5.2 EHS部负责组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按报批权限报主管部门审批,参加可研报告环保篇和初步设计环保篇的审查。

5.3 科研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环保管理工作内容与建设项目大致相同。

5.4 EHS部委托工程部管理承包商负责建设项目施工中施工承包商的管理,要选择有良好管理经验的施工承包商,保证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与投产,并杜绝施工中发生环境污染。

5.5 EHS部负责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环保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

5.6 以上详细内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有关条款进行。

6、运行与维护阶段的环保管理在日常运行与维修中,环保工作主要是对废水、废气(包括粉尘)、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管理。

6.1 废水排放的管理包括对本公司所有活动中排放的废水的管理。

a) EHS部负责制订本公司的废水控制排放指标。

并对各排污口进行管理;b) 污水处理站对各排放口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监测,EHS部环保管理人员对排放现场进行巡回检查;c) 本公司所有排放口的废水最终由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d) EHS部环保管理人员对排放口的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并做好外来监测时的配合工作。

6.2 废气(包括粉尘)排放的管理a) EHS部负责对各排污口进行管理;b)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控制;6.3 固体废物管理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见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a) EHS部制定固体废物的控制目标、指标,并依据国家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管理;b)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控制,要尽可能减少排放量,要分类收集、存放。

具体控制方式按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进行;c) EHS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按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职责要求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d) 各类固体废物要尽可能按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回收利用并最终实现无害化处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置。

e) 危险废物的申报和转移实行申报和转移联单管理制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的转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

产生危险废物的部门应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由EHS部委托给有经营许可证的部门处理、处置。

严禁随意倾倒。

6.4 噪声的管理a) EHS部负责制订本公司边界噪声排放指标,并依据《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对边界噪声和生产车间设备进行管理;b) 各部门负责控制本部门的噪声排放,尤其是对边界噪声贡献大的设备噪声重点进行控制;c) 对边界噪声和对边界噪声贡献大的重点设备EHS部负责委托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d) 各部门要对超标设备进行消声减振治理。

EHS部负责对现场设备噪声治理进行管理;e) EHS部对经过消声减震治理后的设备噪声进行监测,并负责验收。

6.5 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环保管理a) 物流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向供应商和承包商提出对其所提供的设备、原辅材料等产品的环保要求,要在合同或协议中有环保要求的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退货或限期整改:b) 对承包商的环保管理:EHS部及相关部门要选择具有良好管理业绩的承包商,同时对施工承包商通过合同和协议等形式,要求其承诺并遵守本公司的有关环保要求,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合同中环保要求的,要限期停工或整改;EHS部对承包商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违反本公司环保要求的,可限期停工或整改;EHS部对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发现违反合同要求的,可限期停工或整改;EHS部负责审核进行“三废”处置承包商的环保资质,并对其作业进行监督。

6.6 生产装置停工阶段的环保管理技术/生产部在制订和讨论生产装置停工、检维修方案的同时应制订和讨论相应的环保方案。

除上游所有生产装置大检修期间以外,各环保处理设施停工前必须将停工原因和停工时间以及要采取的应急措施报告生产部,紧急状况下要在停工的同时向生产部汇报。

在装置停工检修前的退料管理上应做到:a) 生产系统内部的物料,均应按照停工退料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排至下游装置或储罐、地下槽等容器内;b) 在装置退料完毕后从设备、容器、管道中排出的物料、废油要倒入各装置指定的容器内,不准随意倾倒至地面、土壤、绿化地或排入下水道;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题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c) 对装置区内的污水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清污分流,严禁将工艺废水和罐区脱水以及废油、废渣、化学药剂等污染物质排入清下水道;d) 对清罐污水、含溶剂废水和酸、碱洗设备的废水按规定进行控制;e) 产生的废溶剂、废酸碱液(渣)等固体废物排放控制按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规定进行。

6.7 检修期间的环保管理:a) 检修施工期间由EHS等负责施工管理的部门实行对承包商的现场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b) 检修期间,拆卸换热器、机泵、阀门、法兰等过程中所出现的物料、废油,所在部门应监督施工承包商尽量将物料、废油排入事先准备好的桶内,由所在部门安排进行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转动设备卸下的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润滑油脂尽量装桶由所在部门负责集中回收,不得随意排入下水系统、雨水明沟和地面;c) 对油罐、容器清理出的油泥、污物等,具体处理办法依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d) 所有冲洗设备、管道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所在部门应一律排入含油污水系统,不得排入雨水明沟;e) 对酸、碱洗设备作业,EHS应监督施工承包商按照固体废物管理规定提交清洗方案,并按规定处理废酸碱液;f) 检修施工承包商和生产部门对清洗设备用油要循环使用、集中回收,不准排入下水系统;g) 检修施工中,严禁所在部门和施工承包商用火烧能够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不准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h) 各施工承包商要保持现场清洁,固体废物应倒入指定的地点,不准将检修杂物排入雨水明沟,以免污染、堵塞明沟;i) EHS应派专人经常对以上各项环保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同时严格本部门的用水管理,杜绝长流水,严禁用新鲜水冲洗地面和机泵等设备,减少污水生成量和排放量;6.8 开工阶段的环保管理:a) 生产部在开工方案中要有具体的环保规定和环保预处理设施开工方案;b) 生产部做好装置开工阶段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c) 开工进度安排中环保设施要先于其它生产设施开工,以保证所有排污得到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