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修复治疗虽不属于牙周病学的内容,但它是牙 周炎治疗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永久 性的修复治疗,以及在修复缺牙的同时固定余 留的松动牙。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开始 进行。此时牙龈的外形和龈缘位置已基本稳定, 可进行永久性固定修复或可摘式义齿修复,必 要时可同时固定松动牙。对于牙排列不齐或错 者,也可进行正畸治疗,以建立稳定的平衡 。
2.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
1)牙龈和骨组织:因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所造成的 病损如牙周袋、骨缺损、龈退缩、牙松动移位等,需 要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如在炎症控制后行牙周手术来 加以纠正,以恢复牙龈及骨的生理性外形;牙龈外形 的不正常如附着龈过窄、牙龈退缩或系带过短等,也 需手术加以纠正,才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和满 足美观的要求。 2)牙齿及邻接关系:如充填龋洞,纠正修复体的边缘 悬突,恢复边缘嵴及邻面接触点等以消除食物嵌塞并 有利于菌斑控制。
二、治疗程序
治疗程序一般分4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运用牙周病常规的治 疗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 此阶段亦称病因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 2)施行洁治术、根面平整术以消除龈上和龈下的 菌斑、牙石。 3)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充 填龋洞、改正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等,还应做 必要的牙髓治疗、纠正口呼吸习惯等。 4)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或预后极差的患牙。 5)在炎症控制后进行适当的咬合调整,使建立平 衡的咬合关系。 6)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7)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如吸烟、 用药情况、全身病的控制等。
在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的6~8周,应复 诊再评估前一阶段疗效,一是看下一步 还需哪种治疗,二是观察患者对治疗反 应,三是了解依从性,同时还应进一步 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对糖尿病等疾病 的控制效果,吸烟者是否已戒烟,自我 控制菌斑隋况如何等。据此决定下一阶 段治疗计划。
2.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
3.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
1)修复缺牙:若牙列有缺失,不但影响咬合功能,且易加重余 留牙的负担而加重咬合创伤,还可因邻牙倾斜、移位等造成新的 创伤,因此缺失牙应及时修复以恢复功能。 2)调整咬合关系:正常的咬合关系足牙周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功 能性生理刺激,调 、正畸及松动牙固定等,有助于获得合适的咬 合关系,以恢复咬合功能。 3)纠正不良咬合习惯:夜磨牙、紧咬牙等不但加重了牙周组织 的负担,还可造成咬合创伤,因此必需予以纠正。 4)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牙周治疗计划执行过程巾,对患 者进行反复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坚持自我控制菌 斑,并劝其戒烟,定期复查、复治等使疗效得以巩固,以求长期 或终生保评估中对牙周情况(包 括袋深度、牙石菌斑控制情况、牙槽骨形态、 牙松动度等)进行全面评价。 此时如果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诊仍有 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 时,则一般均须进行手术治疗。 包括翻瓣术、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TR)等
3.第三阶段:修复治疗阶段。
4.第四阶段:牙周支持治疗。
也称维护期,这是正规的牙周系统性治 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牙周疗 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在第一阶 段治疗结束后,无论是否需要手术和修 复治疗,维护期即应开始。
以上四个阶段的治疗计划视每位患者的 具体情况而定,第一和第四两个阶段的 内容对每位患者都是必须的,而第二和 第三阶段的内容则酌情安排。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一、牙周病的治疗目标
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标
牙周治疗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在健 康牙周组织的条件下,能行使良好功能
的牙列。
1.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
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并会不 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因此,牙周炎患 者必须重视菌斑的控制,应当每天持之 以恒地彻底地清除菌斑,消除牙周炎症 及其所导致的不适、出血等症状,使牙 周破坏停止,并能防止治疗后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