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修订《环保法》知识问答题大全内附完整答案一、必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予以公布,自(C)起施行。
A、2014年10月1日。
B、2015年6月5日C、2015年1月1日2、违法处罚手段单一、失之偏软,是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通过(A)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彰显了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决断态度。
A、处以拘留、按日计罚、承担侵权责任B、处以警告、扣押生产设施、承担法律责任C、处以拘留、罚款、承担刑事责任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年B、二年C、三年4、国家鼓励投保(B)保险。
A、环境损害责任B、环境污染责任C、污染过失责任5、新《环保法》确定的法定环境日为(A )。
A、6月5日环境日B、4月22日地球日C、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新《环保法》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项条件不在其中(C):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技术服务。
7、《环保法》修订新增加的环境要素是(A):A、湿地B、人文遗迹C、风景名胜区8、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B)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A、自然保护区B、生态环境敏感区C、生态退化区9、新环保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A)的意见。
A、有关方面和专家B、公众C、人大代表10、编制有关(A)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开发利用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C、资源开发利用11、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B)年制定的。
A、1984B、1989C、199012、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B )。
A、限期淘汰B、强制拆除C、限期治理13、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1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A )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A、不得不得B、可以可以C、视情况而定视情况而定1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监察C、环境监测1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
A、日B、月C、周1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B、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C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B、节约资源C、环境保护19、( A)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一切单位和个人C、各级环保部门2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C )。
A、环境保护税B、经费C、排污费2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2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A)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B、审批单位C、监督单位2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B、二C、三24、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B )环保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B、省级以上C、国务院25、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B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B、司法C、物证26、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C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27、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B )标准。
A、国家B、地方C、地方环保部门确定2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A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B、控制污染物总量C、整治环境污染2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A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B、节约资源C、废物利用30、“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 B )含量增加引起的。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氧气31、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民、文教区的噪声标准昼间不高于( C )分贝(等效声级)夜间低于( )分贝。
A、45 35B、50 40C、55 4532、( C )不属于清洁能源。
A、沼气B、太阳能C、煤炭33、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
A、太阳能B、电力C、煤炭34、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B )。
A、12315B、12369C、1235835、工业三废是指( C )。
A、废水、废料、废渣B、废水、废气、废料C、废水、废气、废渣36、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 B )污染源。
A、铬B、铅C、锌37、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A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A、一级保护区B、二级保护区C、三级保护区38、排污者必须于每年( B )前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上年度的实际排污情况和本年度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污情况。
A、6月15日B、12月15 日C、1月15日39、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 A ) 。
A、自我监测B、自我生产C、自我监督40、排污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B )个月。
A、2B、3C、441、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C )。
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42、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缴纳排污费的对象是( A )。
A、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个体工商户B、个体工商户C、工厂、企业43、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B )吨以上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一B、三C、五44、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B )倍以上的,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一B、三C、五45、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A )小时以上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十二B、二十四C、四十八46、致使(B )人以上中毒的,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二十B、三十C、五十47、酸雨是指pH小于(B )的降水。
A、7.0B、5.6C、4.248、国家在(A )、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A、重点生态功能区B、自然保护区C、风景名胜区49、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A )征收排污费。
A、不再B、仍然C、不确定是否50、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A )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A、建设单位B、环保部门C、地方政府二、共答题1.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新《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新《环境保护法》对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采购有何要求?答案: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3.简述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排放污染物者征收一定费用的法律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征收排污费的对象。
一切超标排放污染物(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放射性物质五大类)的企事业单位。
(二)征收排污费的标准。
排污费的征收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但个别工业密集、污染特别严重的大、中城市,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收费标准可适当调整。
收费标准分废气、废水、废渣三项,按照污染物的种类、危害程度、排放的浓度和数量等进行分类,收费标准逐项提高。
(三)排污费的增加或减少。
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排污单位经过治理达到排放标准,或显著减少排污数量和浓度,可申请停止或减少收费。
(四)排污费的管理和使用。
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区域性综合污染治理、补助环境保护部门购置检测设备以及业务活动费等。
4.简述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
答案:《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各项具体制度,可分为环境法的一般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等)和水污染防治的特殊制度,后者主要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核定制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等。
其中,总量控制制度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的法律规定;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加强生活饮用水资源的保护,可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应当广泛征集附近单位和居民对该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的意见,并如实连同环境影响报告书送交其主管部门预审,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简述我国关于森林保护的政策措施。
答案:我国关于森林保护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建立林业基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