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件


终究会到来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敢于战胜黑暗、 追求光明的鸟!
“妆红颜”
“头白”
“红颜”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 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 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板书设计

倦鸟归巢 夕阳西下


景色迷人,

追求光明。

抖落斜阳 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 面,写出了 鸟儿渴望光明与自由 ,抒发了诗人 对 美好生活 的向往之情。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心情?
提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 由、幸福可言。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从“一瞬的红颜”可以看出作者流 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 流露出来了。
二、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 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花牛歌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 一起去看看吧!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 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 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 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 桥》《翡冷翠的一夜》。
三、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 间,不辜负青春。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 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复旦校歌歌词介 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兼取两者优处,由复 旦师生传唱至今。
我会认
cháo
wěi
归巢
芦苇
luó
mián bà
识词游戏 压扁
一 穗
霸占
偷 渡
词语解释
剪秋萝:剪秋萝为石竹科,剪秋萝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cm。 偷渡:1. 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2. 偷越关隘或国境。 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 间过得很快。
我会读
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头 淘气可爱 的花牛。
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板书设计
花牛坐

花牛眠


花牛走
花牛梦
或走或坐 悠闲自得
课文主旨
《花牛歌》这首诗歌描写了一只或坐或 走或卧,都 悠闲散漫,自由自在 。随着它的 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 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 。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 的喜爱与向往。
课外拓展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
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
双翅一翻,
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 好处?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 “翻”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既然太阳不属于它,何必强求呢?
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
——徐志摩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
象一个小孩子爬伏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
一点光,一分钟。
一、辨字组词。
眠(睡眠)霸( 霸占) 占( 占领) 民(农民)霞( 霞光) 站( 站住)
二、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 由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透 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
齐读第一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句子赏析
句子品析
第一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为什么 倦了”,还要驮着斜阳呢?体会“驮”是一种什么 样的状态。
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驮 着斜阳的原因: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吗? 是害怕黑暗的夜色,向往光明吗?“驮”字突出了鸟 的疲倦劳累。
zhàn
罗列 睡眠 霸 占
多音字
jǐn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
尽 回去。
jìn
尽力、尽心、山穷水尽
词语解释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 草,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 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倦鸟归巢,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江边的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3.现代诗歌二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本课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
达能力。 3.体会作者善于观察、思索、热爱生活的精神。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现代的诗歌,也是描写秋天、傍晚 、江上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江面的美吧!
从“尾巴甩的溜溜”可以体会到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为什么说“做梦”,不说“睡觉”呢?
我会想
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哪几幅图画?
花牛压剪秋萝,云下花牛眠,花牛 甩尾图,花牛梦中见夕阳。
诗词赏析
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
。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
用横线画出这一小节中描写的景物。
“压扁了剪 秋萝”可以 看出花牛的 什么特点?
句子品析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这一小节中的景物有哪些?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是怎样的画 面?
白云霸占了半边天。
从“霸占”可以体会到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眠。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的溜溜。 花牛走路是什么样子的?
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
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回环反复的结构带出
的系列意向使诗歌呈现出丰富而又单纯的画面感,变化
多端而又和谐美妙的韵脚让诗歌朗朗上口又趣味盎然。
徐志摩曾说:“要真心鉴赏文学,你就得对于绘画、音
乐有相当的心灵的训练。”他的诗,正是我们进行绘画
、音乐的“心灵的训练”的最好的素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