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基础知识
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
晚期减速
加速
变异减速 早期减速
(1)非周期加速
周期加速
(2)胎心一过性变化(减速)的几 种情况:
a.早期减速(ED):特点是FHR曲线下降
几乎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开始,FHR最低点与 宫缩曲线高峰相一致。即波谷对波峰,开始早 (宫缩一开始胎心就开始下降),持续时间短, 下降幅度小(<50bpm),恢复快。
①胎心率基线120~160 bpm ; ②监护20-40分钟无胎动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
经刺激后胎心率仍无明显加速; ③伴胎心率基线长期变异减弱或消失,振幅小于
5bpm,周期小于3bpm; ④胎儿醒睡周期不明显; ⑤须排除镇静、降压药物的影响。在未用镇静、 降压药物外一般情况下很少60分钟不发生胎动。
基线位于:①无胎动时。②无分娩活动 时。③宫缩间歇。④胎儿不受刺激时。 ⑤加速或减速之间。
胎心率曲线很易受体位、胎动及情 绪等影响而变化,在确定基础胎心率值 时,必须在心率平稳后至少10min大体不 变时才能判断。
(3)胎心率基线分类:
正常 FHR :120~160 bpm 心动过速 轻度过速: FHR >161~180 bpm 重度过速: FHR >180 bpm 心动过缓 轻度过缓: FHR 100~119 bpm 重度过缓: FHR <99 bpm
国内外公认,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 监护是目前判断胎儿状况的最佳手段,是确定是 否行施剖宫产手术的重要依据 。 2.在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必须提供更多辅 助依据举证处理的正确,而胎心监护图在产科就 是最重要且最常见的证据之一。
二、认识胎心监护的基本图形
为了能正确 分析异常图形,首先了解正常图形的特点是非常重 要的,一幅记录完好的胎心率图,主要保持着一定振幅波动的基线 组成,其间可由胎动影响而出现心率加速,或在出现宫缩时发生各 种类型的减速 。
LD
三种典型图形比较
①波形特点:早发减速降迅速。
②与宫缩的关系:早发减速和迟发减速与宫缩的时间关系一致,但早 发减速的开始与宫缩曲线的上升同步,其波谷与宫缩波峰基本互相对应。 而迟发减速的开始及其波谷分别落后于宫缩曲线的上升及其波峰。
③FHR基线及其下降幅度:早发减速时,FHR曲线的变化范围一般不 大,即基线大多正常,下降振幅一般在20bpm~30bpm,大多小于50bpm (图中涂黑的区域表示FHR变化范围)。迟发减速往往由较高的FHR基 线开始,其变化范围可大可小,在严重缺氧时,FHR下降至60bpm者也 不少见。 ----------见图示
(4)胎心率的摆动幅度:是指胎
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度,其变动幅度 正常值为10-25bpm。
胎心率的摆动频率:是指1分
钟内胎心波动的次数,正常为≥6次。
2、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
指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后,胎心率发生暂 时性加快和减慢,随后又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胎心率的一 过性变化。
分为加速和减速两种情况,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多发生在第一产程的后期,为宫缩时胎头 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不受孕妇体位和吸氧 而改变,可受阿托品改变。
ED
b.变异减速(VD): 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 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大(>70bpm),持续时间长短不 一,但恢复迅速。一般认为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 神经引起。
日本将变化减速分为轻型、重型两种。轻型变化
在判断一张监护结果时,首先应大体观察具有一定波动的胎心率 基线是否正常,亦即是否波动在120bpm~160bpm之间。其次观察有 无伴随胎动出现的心率加速,以及受宫缩影响的心率减速。进而再 分析各种减速,及胎心率基线细变异的类型,最后结合临床得出结 论。
1.胎心率基线(Baseline FHR)
(1)定义: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
减速为FHR下降持续时间少于60秒,振幅下降水平尚
未低于60bpm。重型为FHR减速持续时间大于60秒,
振幅下降60bpm以下(图3-7)。轻VD是继续观察的对
象;重VD如经母体翻身不能解除,又不能在短时内分
娩,应考虑剖宫产。
VD
c.晚期减速(LD):特点是FHR减
速多于波峰,时间差多在30-60秒,在宫缩高峰 后开始出现,即波谷落后下降幅度<50bpm,恢 复时间长。晚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盘功能不 良、胎儿缺氧的表现,需要紧急处理。尤其 是10分钟内连续有2-3次晚减出现需要及早 干预。示如下图
胎心监护
前言
胎心监护已经普遍应用,经过20年的临床观察 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支持者:认为它可降低新生儿病率和死亡率。 产程中连续胎儿监护可以降低短期内 新生儿 抽搐的发生率。 反对者:认为它可明显增加剖宫产率。
一、胎心监护的重要意义
1.可以较客观的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给临床 提供正确的决策 。
指无胎动无宫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 妊娠早期交感占优势,15周之前可高达180bpm,
在此之后,副交感占优势,胎心基线率下降,孕末期 120-160bpm。
通过监护仪描记的胎心率图,是一条波动起伏的 带状曲线,曲线中央的一条假想线,就是胎心率基线水 平,也即是胎心率基线。
(2)如何确定FHR基线:一般而论,
三、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1.无应激试验(NST) : 是指在无宫缩、 无外界负荷刺激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 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最早 可于28W以上进行,孕妇半仰卧位或半侧卧位 , 确保将超声探头放在胎儿背侧胎心音最响处, 20min为一次 。
①胎心率基线120~160 bpm; ②20分钟内至少有3次以上伴随胎心率加速的胎动; ③胎动时胎心率加速幅度≥15 bpm,持续时间≥15秒 ④胎心率基线长期变异振幅6-25bpm,周期3-6bpm。 ⑤除遇见伴有胎动的“V”型减速外,通常的自发宫 缩不出现减速现象。 ⑥出现胎儿醒睡周期(20-40分钟),如监护时间内无 胎动及加速,通过外界刺激或其他方法唤醒胎儿,重 复20分钟而出现胎动及加速者,仍可诊断为反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