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设计(汇总)

厂房设计(汇总)

缩空气管道。 (5)绿色 用以表示安全标志。 (6)白色 用以表示界线的标志。
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利用厂房空间降低柱 顶标高,可节省建筑造价。其方法有:利用两榀 屋架之间的空间布置个别高大设备(图20.19(a)); 也可降低局部地面标高,将某些大型设备或工件 放在地坑里(图20.19(b))。
20.2.1.3 室内外地面标高
单层厂房室内地面标高由厂区总平面设计 确定,其相对标高为±0.000。为防止雨水流入 室内,室外标高一般应低于室内标高150mm,为 通行方便,室外入口处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 宜过大。
(2)生活用房有休息室、食堂、厕所。 (3)妇幼卫生用室(女工卫生室、乳儿托儿所)和
医疗卫生机构。 车间需要设哪些生活用房,主要应根据
车间的生产卫生特征和要求、规模以及地区 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表20.1)。
20.1.4.2 生活间设计要点
(1)生活用房的类型、面积、卫生器具应按照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执行, 并符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有吊车厂房高度
H1 h1 h2 h3 h4 h5
H1 H2 Ch
式中 H1——轨顶标高 h1——生产设备或隔断的最大高度 h2——吊车越过设备时,吊车与设备之间的安全高度 h3——被起吊物体的最大高度 h4——起吊重物时,吊车缆索的最小高度 h5—— H2—— Ch——上方间隙
20 单层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概述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单层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概述 学习重点:了解工业厂房的平面形式及适用
范围,熟悉单层厂房的剖面形式 及各标高确定的方法。
本章内容
20.1 平面设计 20.2 剖面与立面设计
20.1 平面设计
单层工业厂房平面设计的内容有: 合理确定厂房平面形式; 选择适宜的柱网; 保证车间内部交通方便; 合理布置生产及生活辅助用房。
(3)
在生产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利用车间内部的 空闲位置布置生活间。
它具有使用方便、经济、节省面积的优点, 但只能将部分生活间布置在车间内,位置也较分 散,有时会影响车间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常用的 形式有:嵌入车间内的空余地段;悬挂在车间空 间或夹层(图20.16);半地下室或地下室等。
20.2 剖面与立面设计
1/3.5 1/3 1/3.5 1/3.5 1/4 1/5 1/8 1/10 1/15 1/15
1/5 1/5 1/8 1/15 1/25
注:当Ⅰ级采光等级的车间采用单侧窗或Ⅰ、Ⅱ级采光等级的车 间采用矩形天窗时其采光不足部分应用照明补充。
20.2.1.5 厂房的自然通风
(1) ①合理布置进出风口的位置,组织好穿堂风。 ②厂房宽度限制在60m左右(因风压随距离的
1.0<d≤5.0 50
1
Ⅴ 粗糙工作及仓库 d>5.0
25
0.5
表20.4 窗地面积比
采光 采光系数 单侧窗 双侧窗 矩形 锯齿形 平天窗
等级 最低值(%)
天窗 天窗
Ⅰ5 Ⅱ3 Ⅲ2 Ⅳ1 Ⅴ 0.5
1/2.5 1/2.5 1/3.5 1/6 1/10
1/2.0 1/2.5 1/3.5 1/5 1/7
当生活间低于厂房时,毗连墙按厂房处理, 沉降缝设在生活间一侧。用车间柱基础上设置的 基础梁支承毗连墙(图20.14(b))。楼板、屋面板 构造处理有两种方法:一、走廊部分的楼板梁及 屋面梁采用悬臂结构。二、走廊部分采用简支结 构(图20.15)
(2)
距车间一定距离单独建造生活间。
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灵活,可获得良好的通 风与采光,与车间互不干扰,易与环境结合, 可创造较好的厂区环境。缺点是造价较高,与 车间联系不便,占地多。
②平面形式
毗连式生活间平面多采用单面走廊,房间 开间为3.3m、3.6m、3.9m,进深常为6m、6.6m, 走廊宽度为2.1m、2.4m、3m
③变形缝的设置
毗连式生活间的荷载悬殊大,在连接处应 设沉降缝,地震设防烈度为6~9度时还应设防 震缝。设置方案按生活间高于或低于厂房分两 种:
墙下基础有两种情况:一、条形基础。二、 柱式基础。(图20.14(a))
20.2.3 立面装修与色彩的处理
20.2.3.1 立面装修 根据单层厂房的使用特点和工人对建筑立
面的欣赏层次,立面的装修应简洁明快,注意 大面积的整体效果。一般来说,装修石材的外 墙面显得粗犷厚重,清水砖墙显得简洁亲切, 而水泥砂浆、面砖外墙面则显得新颖轻快。
20.2.3.2 建筑色彩在车间内部的应用
表20.3 生产车间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
采 视觉工作分类 光 等 工作精确度 级
室内天然光
照度最低值 识别对象的最小 (lx) 尺寸(d)(mm)
采光系数最低值 (%)
Ⅰ 特别精细工作 d≤0.15
250
5
Ⅱ 很精细工作
0.15<d≤0.3 150
3
Ⅲ 精细工作
0.3<d≤1.0 100
2
Ⅳ 一般工作
20.1.3 柱网选择
(1)生产设备的大小及布置方式(图20.6) (2)车间内部通道的宽度
一般情况下,通道宽度可参照图20.7选 择。此外,通道宽度还应考虑车间的生产性 质、人流量等因素。 (3)柱网尺寸应符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4)厂房的通用性、灵活性和经济合理性(图20.8、 图20.9)。
20.2.1.4 采光方式及采光口大小的确定
(1)采光方式 ① 侧面采光 利用在外墙上开侧窗进行采光的方式。具有光
线方向性强、造价低等特点(图20.20(a)、(b))。 吊车梁以上的窗口为高侧窗,吊车梁以下的窗
口为低侧窗。高、低侧窗之间应留出一段高度不开 窗(吊车梁高度上下各600mm)。低侧窗的窗台高度一 般应略高于工作面高度(图20.21)。
增加而减弱) ③使夏季主导风向垂直于口、排风口的布置(图20.22)
②合理布置热源
③设开敞式外墙开敞式外墙是指外墙上窗洞口 处不设窗扇而用挡雨板代替。按开敞部位的 不同,可分为全开敞式、上开敞式、下开敞 式三种(图20.23)。
20.2.2 立面设计
厂房立面设计常采用的墙体划分手法有: (1)垂直划分(图20.24) (2)水平划分(图20.25) (3)混合划分(图20.26)
20.1.1 生产工艺与厂房平面设计的关系
不同产品的车间,有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20.1)。
工艺师根据此图对建筑设计师提交生产工艺 平面图(图20.2),建筑设计师再根据此图的要求 进行建筑设计(图20.3)。
所以,生产工艺决定着厂房的建筑平面。
20.1.2 平面形式与特点
常见的平面形式有矩形、方形、L形、T形、 Π形和山形(图20.4)。
(1)矩形平面 构件类型少,工段之间交通 联系方便,管线简短,节约用地,节省外墙面积 及门窗。
(2)方形平面 除具备矩形平面的特点外, 可节约围护结构周长约25% (图20.5),通用性强, 有利于抗震,应用较多。
(3) L形、T形、Π形或山形平面
当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垂直跨、热加工车间 或需进行某种隔离的车间,可采用L形、T形、 Π形或山形平面。其特点是通风、排气、散热、 除尘效果好,但纵横跨交接处的结构构造复杂, 抗震性差,外墙及管线较长,造价较高。
20.2.1 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选择厂房的剖面形式和确定厂房高度; 处理厂房的采光、通风和排水问题。
20.2.1.1 选择厂房剖面形式
选择厂房的剖面形式,要综合考虑生产 工艺,采光、通风的要求,屋面排水方式及 厂房的结构形式的影响。图20.17是几种常见 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剖面形式。
②顶部采光 利用屋顶上的天窗进行采光的方式。具有
光线均匀、采光效率高的特点,但构造复杂, 造价较高(图20.20(c)、(d)、(e))。 ③混合采光
在侧面采光的同时加设顶部采光的方式 (图20.20(f))。
(2)采光口大小的确定 ①根据厂房的使用性质,确定采光等级(表
20.2); ②查出厂房采光系数最低值C(表20.3) ③根据C值查出窗地比(表20.4) ④按照车间的平面、剖面确定窗的采光形式、
(2)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均按车间最大班 工人总数的93%
(3)结合工厂总平面图及车间平面合理选择生活 间位置,应尽量布置在工人上下班的出入口处。
(4)生活间应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
(5)生活间设于地下室时,须有排水、防潮、采 光、通风措施。
(6)餐厅入口不应直接开向有污染的车间。保健
(7)尽可能将几个车间的生活间合并,以节省用 地和投资。
20.1.4.3 生活间的布置方式 生活间的布置方式有三种(图20.11)。
(1)毗连式
① 特点
毗连纵墙的生活间影响车间的采光和通风, 车间内各有害因素对生活间有影响(图20.12)。为 了改变这些缺点,实践中常采用与厂房纵墙脱开, 用楼梯间与车间联系,或生活间端部与车间联系 (图20.13)。
20.2.1.2 确定厂房高度
厂房高度:厂房地面到柱顶(或下撑式屋架 下弦底面) (1)无吊车厂房高度的确定
无吊车厂房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厂房内最高 的生产设备及安装检修所需的净高,同时要考 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并符合《厂房建筑模数 协调标准》的扩大模数3M数列。
(2)有吊车厂房高度的确定(图20.18)
(1)红色 用以表示电器、火灾的危险标志,禁止通行的
通道和门,防火消防设备,高压电的室内裸线、电 器开关起动机件,防火墙上的分隔门。 (2)黄色
用以表示警告的标志。使用中常涂刷黄色与白 色或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提示人们避免碰撞。
(3)橙色 用以表示危险标志。 (4)蓝色 多用于上下水管道,冷藏库的门,压
采用扩大柱网可提高厂房的通用性和灵 活性,更有效地利用生产面积,达到合理的 经济效益。其承重方案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