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补差学年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教师小学数学二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培优辅差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优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重在于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辅导和优秀生的帮助下能逐步树立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全班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能力有差距,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性也差,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热情,还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当然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培优辅差措施: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提问的差异性,对优等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启发性;对后进生的问题要基础性知识。
以平时的作业为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
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
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
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
同时,在每天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中下生回答,培养自信心。
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和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长联络,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
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家校联系要密切,经常和家长反馈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家校共同激励,共同督促,使之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培优补差记录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一、长度单位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厘米。
4、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量操场的长应该用()来量。
1支粉笔长8 () 。
大拇指大约宽2()。
课桌长60() 。
大生的身高是130 ()。
教室门高2()。
爸爸的床长200()1本书厚1()。
手掌的宽约8()。
操场长约60()1条跳绳长2()。
哥哥的身高1()58()。
二、动手操作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填在()里。
()厘米2、(1)画一条比8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效果或存在问题林清、王康乐、李升勇掌握较好,但1米和1厘米的长度概念还不够牢,吴知顺还是没掌握。
班级二年级时间第3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36+58= 91- 25=个位6加8得(),个位1减5不够减,从十位向十位(),个位写()。
(),个位要算()减()。
十位()+()+()=()十位()-()-()=()。
2.竖式计算45﹣17= 78-27= 25+65= 80-67=71﹣38= 86-8= 38-36= 33+9=效果或存在问题林清、王康乐、李升勇计算正确率有提高,吴知顺计算速度较慢且计算正确率很低。
班级二年级时间第4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培优学生姓名杨明宇吴乐炜吴思琦吴坤训练内容1.小明带了70元去买下列玩具。
35元 28元 23元(1)、小明带的钱够吗?还剩多少钱(2)、我要买两样玩具,最少要花多少钱?2.比45少7的数是几?3.从75里连续减去两个35,差是几?4.6比49多8的数是几?5.计算(1)75=71+()32=14+()68=()- 8 ()+54=62 42=()+20 73= 90 -()=()+()(2)17+26+45= 78-28-39= 52-6+30=51+19-7= 36+18-27= 80-37+29=效果或存在问题杨明宇、吴乐炜、吴思琦、吴坤掌握很快,计算正确率较高班级二年级时间第6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计算(1)75=71+()32=14+()68=()- 8 ()+54=62 42=()+20 73= 90 -()=()+()(2)43+17= 43-19= 20+67= 37+31=86-5= 80-25= 75+20= 80-37=(3)17+26+45= 78-28-39= 52-6+30=51+19-7= 36+18-27= 80-37+29=2.解决问题(2)有18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12只,白兔有多少只?(3)车上原有26人,到站下车16人,又上车18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效果或存在问题林清、王康乐、李升勇掌握较好,吴知顺计算正确率有进步,但速度很慢,且解决问题不能理解题意。
班级 二年级时间 第7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叶 婷类别补差 学生姓名 林 清 王康乐 李升勇 吴知顺训练内容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3. 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4. 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效果或存在问题 林 清、王康乐、李升勇掌握较好,对角有较准确的认识。
吴知顺掌握一般班级 二年级 时间第7周 星期四教师姓名叶 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 林 清 王康乐 李升勇 吴知顺训练内容1.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 2.3×4,表示( )个( )相加,读作( ) 5×2,表示( )个( )相加,读作( ) 3.4.一个因数3,另一个因数6,积是( )。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6+6+6+6= 6.背诵5的乘法口诀效果或存在问题 林 清,王康乐基本掌握较好,李升勇口诀不够熟练。
吴知顺口诀背诵没掌握。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班级二年级时间第8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培优学生姓名杨明宇吴乐炜吴思琦吴坤训练内容1.在里填上“+”、“—”、“×”。
2×6=18 6 182=5×451=3×23×4=62 3 9=6×24×6=20 42.填空1.5与3的和是多少?()2.4个6相加()3.4+4+4+4+4=()4.2乘6,写成算式()3.列式计算。
(1)6与6的积是多少?(2)6个4相加是多少?(3)6与4相加是多少?(4)一个因素是6,另一个因素是3,积是多少?4.效果或存在问题杨明宇、吴乐炜、吴思琦、吴坤掌握很快,能举一反三。
班级二年级时间第9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①2×2=( )口诀__________ ④6×3=( )口诀__________②3×1=( )口诀__________ ⑤2×5=( )口诀__________③4×5=( )口诀__________ ⑥5×6=( )口诀__________2.3+3+3 =( )×( ) 4+4+4+4+4 =( )×( )3.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 )=24 ( )×3 = 18 ( )×5 = 155×( )=30 6×( )=36 ( )×2 = 84. 4×1= 3×5= 4×2= 4×5= 1×6=3×4= 4+2= 6×6= 12-6= 2×2=3×3= 2×6= 18-10= 5×5= 6×3=5×6+5= 4×3-3= 3×5-6=6×3-6= 5×6+10= 6×6+4=效果或存在问题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口诀不够熟练。
吴知顺口诀背诵没掌握。
类别补差学生姓名吴知顺训练内容1.完成学生期中练习的二次批改2.背诵1~6的乘法口诀3.进行计算训练效果或存在问题第二项任务完成一半,第三项任务改为家庭作业。
吴知顺课堂时常发呆走神,且其家长不重视教育,其家庭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与家长沟通联系,仍然没有效果,因此吴知顺的辅导成果很不理想。
班级二年级时间第11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2.效果或存在问题根据对称轴画对称图形的练习还需再加强。
张军王兰李林李林王兰张军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辨一辨。
(下列图形中,是对称图形的请在□里打“√”)2.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是镜子里看到的图像,请在□里打“√”。
效果或存在问题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基本掌握较好,吴知顺对称知识掌握一般。
班级二年级时间第13周星期四教师姓名叶婷类别补差学生姓名林清王康乐李升勇吴知顺训练内容1.二七()四()二十八()七得七()七二十一( )七四十二五( )三十五四()二十四六()三十六七()四十九()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九2.()×()=49 ()×()=7 ()×()=42 ()×()=24 ()×()=35 ()×()=12 3.2×3= 7×6= 4×4= 7×2= 6×6= 4×7=5×3= 2×4= 7×5= 6×4= 4×5= 6×7=4.(1)5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2)7乘3的积是多少?(3)7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4)4与7相加的和是多少?效果或存在问题 1.2.3.题掌握较好,4题出现个别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