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解读PPT
3)安静休息区
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 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 泉等)。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直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 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4)儿童活动区
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 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 的污染。 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 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直有容易发生 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儿童公园规划的原则要求
1、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点来 划分空间。 2、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绿化用地占全园用地的 50%以上,保持全园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并注 意通风、日照。 3、大门设置道路网、雕塑等,要简明、醒目,以 便幼儿寻找。 4、建筑等小品设施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丰 题突出,比例尺度小,易为儿童接受。
2、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分为五类。
(1)综合公园: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 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综合性的公园一般有观赏游览、安静休息、儿童游戏、文娱活动、文 化科学普及、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内容。 (2)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 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 。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 %,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 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 到达,用地地形富于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 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
①主路4~6M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 ②次路2~4M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 车 ③小路1.5~2M宽,以步行为主
7)植物园的排灌工程。
(四)儿童公园规划
1、儿童公园的类型 1)综合性儿童公园。一般可以比较全面地满足儿童 多样活动的要求,设有各种游乐设施、体育设施、 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 2)特色性儿童公园。以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为特色, 并有着较为完整的系统。 3)小型儿童乐园。通常设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作 用与儿童公园相似,特点是占地较少、设施简单、 规模较小。如北京紫竹公园中的儿童乐园。
(五)体育公园规划
1、体育公园的定义
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公园。 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设有停车场地及各 类附属建筑,有着良好的绿色环境的公园。 它是城市居民锻炼身体和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场所,属社 会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两者的融合。 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既有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设 施,又有较充分的绿化布置,主要是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和 练习用,同时可供运动员及群众休息游憩。 体育公园用地比较大,一般不小于10hm,建设投资大、管理养 护费工。
3)体育活动区 4)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小型表演厅、电影厅 5)管理办公区
3、儿童公园的设施 儿童公园应有为家长和儿童服务的场地及设施。主要有: 为丰富景观和照顾儿童的家长设置的休息亭廊、坐椅等园林 建筑和小品,满足儿童跑、跳、转、爬、滑、摇、荡、钻、 飞等动作的要求的、儿童戏水、堆沙、捉迷藏需要的戏水池 、沙坑、迷宫
全市性公园的规模在10公顷以上,要求有比较齐全 的设施;区公园的规模为5~8公顷;•居住区级的公 园或小游园 ,规模在1公顷左右。 全市性公园按照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设一处或多处 ,要求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区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1公里。 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
(二)动物园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1)自然式布局。利用动物园用 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 仿动物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 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地形、地 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 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
2)建筑式布局。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 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然绿化面积少。这种布局形 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情况下采用。 3)混合式布局。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 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
1、游憩 2、生态 3、美化 4、防灾
(一)综合公园规划
1、概念、位置及面积指标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公园一般是 指规模较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休憩、活动及服务设施完备, 为全市或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的大型绿地。 一般全市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约25~50分钟到达,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约10~20分钟可达。 区域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1~2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约5~10分钟可达。
3、综合性公园项目设置
观赏游览:主要内容为园内的化草树木、山石水体、名胜古 迹、建筑小品等景观。 安静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散步、晨练、小坐、垂钓、品茗、 棋艺等等。 儿童活动:内容有儿童的器械活动、游戏活动、体育运动、 集会以及一些科普知识的普及及教育活动。 文娱活动:内容包括露天剧场、电影场、游艺室、俱乐部、 游戏、戏水、浴场及群众表演的场所等。 文化和科普宣传:内容包括展览、陈列、演说、座谈、植物 园、动物园、盆景园等。 服务设施:有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问讯、指示 、厕所、垃圾箱等。 园务管理:内容有办公、职工宿舍、食堂、仓库、变电站、 苗圃、温室等。
4、儿童公园的绿化
为了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周围需栽培浓密的乔灌木作为屏 障。园内各区也应有绿化适当分隔,尤其幼儿活动区要保证 安全,少种占用儿童活动空间的花灌木。注意园内夏季遮荫 和冬季阳光的需要,种植落叶乔木作为行道和庭荫树。儿童 游戏器械场地,要种植高大落叶乔木进行遮荫和不影响游戏 器械的正常使用。 儿童公园绿化种植忌用以下植物: 1)有毒植物。花、果、叶等有毒植物均不宣选用,如凌霄、 夹竹桃等。 2)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枸骨、刺 槐、蔷薇等。 3)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如柿树、桑树等。 4)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及会引起儿童过敏反应的植物。如 漆树等。
1、公园按其价值高低、景观效果、规模大小、 管理水平等原则分为三级。
规模较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较高,景观环境优美, 设施完备,有健全管理机构的定为一级公园。 有一定规模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景观环境较好,设 施较完备,有相应管理机构的定为二级公园。 规模较小,有一定的景观环境和设施,机构具有管理能力 的定为三级公园。
5)园务管理区
园务务管理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区。 区内可分为:管理办公部分、仓库工场部分、花圃苗木部分、 职工生活服务部分等。这此内容可根据用地情况及使用情况, 集中布置于一处,也可分散成几处。布置时应尽量注意隐蔽, 不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以避免误导游人进入。 该区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便于执行公园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 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对园内园外均应有专用的出入口 ,为解决消防和运输问题,区内应能通车。
(3)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的休憩设施的绿地
包括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花园、体育公园、游 乐公园和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 (4)带状公园: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休憩设施的 狭长绿地。 (5)街旁绿地: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 于65%)
2、绿化设计 动物园的绿化设计从总体上将要以创造适合于动物 生活的环境为主要目的,仿造各种动物的自然生活 环境,解决异地动物生态环境的创造与模拟,如可 在狮虎山园内多植松树,熊猫展区多栽竹子等。
动物园的动物展览区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创造适合动物生活的绿色环境和植物景观。 2)不能造成动物逃逸。 3)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 4)植物品种的选择。应有利于展现、模拟动物原产 区的自然景观。 5)动物运动范围内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种植无毒、 无刺、生长力强、少病虫害的慢生树种。 6)在动物笼舍、动物运动场地内种植的植物应考虑 保护植物的措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第一节 城市公园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分析
第一节 城市公园的类型与功能
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 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公共区域。同 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 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和居住区游园 一起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一起有着改善和调节城 市小气候的作用。
6)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类的项日和布置形式与公园规模大小、游人数量及游 人的分布情况相关。在较大的公园里,可设1~2个服务中心区 。另外再按服务半径的要求在园内设几处服务点。 并将休息座椅、休息亭、廊等小品建筑、指路牌、垃圾箱、厕 所等分散布置于园内适当的位置供游人使用。服务中心区考虑 为全园游人服务。位置宜定在活动项目多、游人集中的地方。
2、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 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明。如北 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 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 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 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