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卷A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每当幼儿询问诸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大人为什么要结婚”类似的问题时,孙老师总是批评幼儿胡思乱想,而李老师则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解答。孙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2、幼儿园派夏老师学习,回来后,园长要求他给全园老师做演讲,分享他的学习体会,夏老师应该( )。
A.只和园长分享学习体会
B.拒绝学习体会的要求
C.积极主动地与全园老师分享
D.挑选不重要内容与老师分享
3、下列儿童文学作品中不属于英国的是( )。
A.《格列弗游记》
B.《绿野仙踪》
C.《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D.《水孩子》
4、教师梁某因为旷工被幼儿园处分,她对幼儿园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为( )。
A.园长
B.幼儿园
C.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5、幼儿素质教育的内涵是( )。
A.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B.使幼儿全面发展 C.使幼儿学到丰富的知识
D.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6、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7、下列和“书法家---画家”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童星---明星
B.党员---老师
C.军人---军官
D.幼儿---青年
8、某幼儿园在上学期为大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程。该幼儿园的做法( )。
A. 正确,幼儿园有权安排教学活动
B. 不正确,这些内容应设在大班下学期
C. 正确,有利于实现幼小接
D. 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9、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幼儿,可以拒绝其入园
B.幼儿一日活动应以动为主
C.幼儿园的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
D.幼儿园可按照年龄分别编制,也可混合编班。
10、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健康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语言、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
11、郑老师搜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的行为是( )。
A.环境创设的能力
B.随机教育的能力
C.教学反思的能力
D.教学生成的能力
12、(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
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C.为人师表 第 2 页 共 6 页 D.热爱幼儿
13、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望庐山瀑布》
C.《石壕吏》
D.《新婚别》
14、上课时,柯老师正在组织小朋友们讨论。然然先找毛毛碰头玩,又去抱乐乐的腿,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柯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当众点名批评然然
B.抚摸然然的头以示提醒
C.鼓励然然继续游戏
D.假装没看见然然的行为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政府职责。关于政府职责的说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定审核幼儿园章程
B.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C.制定学前教育的办园标准
D.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16、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是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并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下列关于该行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游戏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
B.游戏是教师自发自主的行为
C.游戏需要教师的综合指导
D.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17、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
A.给予补贴
B.予以表彰
C.进行奖励
D.提高滓贴
18、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措施保障儿童获得保健服务的权利,确认儿童有权享受( )。
A.成人同等水平的健康
B.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
C.可达到的最低标准的健康
D.社会平均水平的健康
19、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 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
A. 尊重个体差异 B. 公平对待幼儿
C. 面向全体幼儿
D. 引导幼儿探索
20、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21、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 )。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2、一名就读于苏州某小学的王同学,因为在上音乐课时自言自语,被音乐老师用封箱胶带施以“封嘴”半节课的惩罚。下列关于该音乐老师课堂问题处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老师没有顾及王同学的自尊及人格
B.该老师应对王同学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而不应该以“封嘴”惩罚
C.该老师应激励王同学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行为
D.该老师应及时寻找王同学自言自语的原因
23、四个杯子上各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只能够只有一句真实,则可以确定是(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C.所有杯子中都不是酸性溶液
D.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24、某学校初三(二)班的班主任周老师.为了提高班级升学率,安排学生在午休期问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占用学生体育课来进行答疑。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升学率
B.正确.体育课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C.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D.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25、某单位要评选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推选出候选人赵、钱、孙、李。
赵说:小李业绩突出,当之无愧。
钱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
孙说:选小钱或者老赵我都赞成。
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选我。
如果赵、钱、孙、李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
A.赵 第 3 页 共 6 页 B.钱
C.孙
D.李
26、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对家长进行批评
27、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他偷拿物品,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
该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 )。
A. 名誉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生命健康权
D. 隐私权
28、一位老师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 )的要求。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29、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分析:
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厅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 下。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戳他的头,推得他直摇晃,并生气地说:“看你还打人!”见到此情景,小朋友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 了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时生气地大声吼道,说“你真是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
问题: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2、材料分析:
人类在两千多年前轴心时期所创造的人文经典,那个历史时期留下的人文价值理念,包括怎么做人、怎么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么建构一个和谐合理的社会等一些涉及道德、审美、信仰等人文精神的内容,仍然是今天人们的思想源泉。然而,近百年来,我们不时中断这一源头活水,常常会对中华文化的人文经典采取很不适当的态度。今天,当我们富国强兵的梦想即将实现之时,却突然发现,我们的人文经典所承载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是多么重要。今天很多学生,也包括企业家、公务员,他们津津乐道于读经典。这种重新回到经典的冲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回归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渴求。
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比如,当隋唐时期佛教大盛,中华文明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个佛教化的国家呢?许多儒家士大夫强调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且选择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子学(《论语》《孟子》)和解释“五经”的传、记之学,把这些典籍重新确立为新的经典体系,从而为中国文化又一个高峰的近世文明奠定了人文价值、人文信仰的基础。
当代中国,我们需要回归经典。但这并不是说把古代的经典搬过来重读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重建中华经典学或现代新经学的过程。这个重建的过程,应该说更加艰难
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所谓的“经”实质上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比方说,孔子创立的所谓“六经”体系的前身,实际上是夏商周时期的先王们留下的档案、文献等历史典籍,而孔子希望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历史时期,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和文明形态,故而从历史传下来的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一个“六经”体系。
为了真正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应该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选出哪些典籍作为现代中国文明复兴的经典?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五经””四书”。其实如果我们要建立合乎当代中华文明复兴的经典体系的话,不应该局限于历史上的经典,而是要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一个是超越时代,也就是应该不再以“三代”圣王为标准,除了充分考虑轴心时代的先哲所创作的著作外,也可以延续到汉唐以后,只要是既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可以进入中华经典体系。另一个是超越学派。中国古代,只有儒家的经典才是经学,其他各家各派的都是子学。我们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新经典体系时,只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现代价值,均可以成为当代中华经典。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建构和现代需要来看,儒家典籍仍然是中华新经典体系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为现代中国人构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
我们选出新的经典体系来,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诠释。我相信,中国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其实就是我们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我们要在这种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这种对话能够实现现代中华文明的建构,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人文信仰、人文理性的建构有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