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遥感与GIS研究所2000年《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3×12=36)
1. 遥感
2. 选择性辐射体
3. 电磁波谱
4. 光谱分辨率
5. 静止轨道卫星
6. 准回归轨道
7. 被动式传感器
8. 视场角
9. 真彩色合成
10. 非监督分类
11. 大气窗口
12. 雷达
二、判断(2×17=34)
1. 光机扫描用机械转动光学扫描部件来完成单元或多元列阵探测器目标的二维扫描。
2. 热红外遥感不能在夜晚进行。
3. 辐射纠正是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消除大气影响的处理过程。
4. 观察像对时,观察者的眼基线应当与像对上相同地物点的连线保持垂直。
5. 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
6. 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厘米)。
7. 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
8. 中心投影中,像片上的像主点与像底点总是表示像片上不同的两个位置。
9.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μm,最大值为0.47μm。
10. 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
11. 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
12. 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
13. 水在蓝光波段反射率稍高,到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
14. SPOT是法国发射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的高性能地球观测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