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教案

第十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教案

第十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本章重点内容(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与方法(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与方法2.本章难点内容(1)资产负债率分析和利息赚取倍数分析(2)根据计算的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各个指标的计算及结果的分析(2)结合实例探讨如何根据计算的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从企业的角度介绍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结合企业财务目标介绍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2.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个方面阐述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3.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介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计算与分析。

4.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效果等如何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产生了影响;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5.短期偿债能力的静态动态指标各个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介绍和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对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

6.资产规模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结合企业负债,从资产角度阐述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所代表的企业的长期的偿债能力。

7.盈利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影响的分析结合企业资产的变现,对销售利息比率、利息保证倍数等角度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四、课堂习题1.习题内容: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与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何不同?2.参考答案: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第一,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考虑债务到期时候的现金流量。

第二,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案例分析五谷道场9年兴衰的反思1.案例介绍2001年,以王中旺为首的13位股东出资180万元创建了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中旺集团前身)。

2003年12月,获得“康师傅”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注资3亿元。

2005年,集团总部由河北省隆尧县迁至北京,五谷道场品牌开始运作,中旺集团步入了二次腾飞阶段。

2005年11月底,五谷道场在王中旺选定的12个中心城市集中上市,2006年2月起,铺开全国市场,同年4、5月完成全国市场布局,五谷道场呈现一片旺销势头。

2006年,五谷道场销售额达到15亿元,中旺集团因此荣登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榜首。

公司高管在创业伊始曾说过,非油炸是健康的事业,一定要做下去。

“为了这个健康的事业,宁愿从亿万富翁到一无所有也决不后悔。

五谷道场初创与发展的6年来,秉承公司在创业初期提出的的“速度、规模、效益”经营方针,面对竞争激烈的方便面行业,面对提前起跑资源实力强百倍千倍的强大对手,首先选择速度,因为速度比规范重要。

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方可在市场中创出一条活路。

王中旺认为,随着中旺集团在区域市场地位的稳定,行业竞争从区域升级到全国,为了拿到参与新一轮竞争的入场券,必须要从全国布局的角度去构建经营平台和生产基地。

这一阶段,开拓全国市场,创建全国性品牌成为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在这一时期,规模比速度重要,只有这样发展,才能从大品牌、成规模、高品质中求效益。

2005年到2007年,中旺集团正式走入了规模化扩张。

在中旺集团内部的宣传栏上,布有整个中旺集团的生产基地图,完整记录了中旺规模扩张的路径。

其中有北京、河北、吉林、山东、四川、广东、江西、甘肃等等十几个省份有生产基地。

为了在规模上赶上其他巨头,中旺集团甚至开始了多元化企业经营。

而更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中旺集团2006年曾投资乳业,曾从依靠从其他企业挖人而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中旺集团这次也一样,从内蒙古挖来乳业能手操作中旺乳业。

走规模化以及多元化扩张的中旺集团和中国为数众多梦想成长的中小企业一样,陷入资金危机而不能自拔。

业内人士称,五谷道场的生产基地主要由中旺集团和当地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其合作模式主要有:中旺集团对基地生产设备等现金投入;经销商入股;当地政府以地皮出资。

如江西鹰潭基地是由中旺集团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中国银行提供贷款,当地政府免费建设厂房,并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尽管如此,中旺集团资金投入仍然巨大。

由于前期广告投入过高,加之在产业基地建设上政策冒进,五谷道场在2006年即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

一份央视内部资料显示,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前11个月这三个时间段,五谷道场在央视的广告投放费用(刊例价格)分别是478万元、8 970万元和431万元。

2006年远超前后两年,且覆盖了CCTV-1、2、3、5、6、8、10套和新闻8个频道;2007年则压减到CCTV-1、2、6、8套4个频道。

从2006年8月开始,五谷道场“欠薪”的消息接踵而至。

据该公司北方一位区域负责人透露,东北地区欠薪最为严重,截至去年底,2007年3-5月、8-11月的员工工资未发,总共欠薪约50万元;北京员工工资也只发到2007年9月。

而江西、湖北等地离职员工表示,部分在职员工没拿到2007年3月工资,原因是正赶上各地办事处财务、人事权从北京总部转到各生产基地,“这个空档期的工资,北京总部和生产基地之间相互推诿”。

湖北当地员工曾打算通过劳动仲裁解决6万元欠薪和费用报销,但难以证明其与五谷道场雇佣关系。

江西部分员工在劳动仲裁中获胜,但强制执行也没有下文。

经销商方面,仅东北地区欠款就达约200万元。

2007年1月,五谷道场声称,将涨价10%,另外还要涨运费,“目前可以按原价给经销商随时发货”,但一些经销商打完款后,3个月都没有收到货。

五谷道场一位离职的业务人员称,当时黑龙江?有两名经销商打款100万元,被押了20万元的货,而湖北知情人士称,截至2007年12月中旬,十堰、襄樊、荆州、荆门经销商,有14万-16万元的货款打给了五谷道场后未拿到相应的货品。

“五谷道场的人力投入之大,令人匪夷所思。

”知情人士称,最多时全国建了70-80个办事处。

仅黑龙江一个办事处,人员最多时达六七十人。

业内人士估计,五谷道场全国销售人员最多时约有2000人,但到去年底仅剩约100人,而东北大区一年半内连换4-5名大区经理,队伍极不稳定。

此外,经营中浪费现象也很严重。

五谷道场曾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花费500万元做广告,但促销产品直到世界杯结束才做出来。

知情人士称,持续到2006年底,五谷道场每个中心城市每月至少免费派发两车方便面,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达到一二十车。

对于眼前的危机,公司高管认为中旺集团有好品牌、好产品、好技术、好员工,有消费者。

据接近高管的人士透露,公司坚持认为中旺的投资方向没有错误,“只是因为我们还是中小型企业,却做了大型企业的事情”。

“中旺投资集团的战略没有问题,只是战术上缺少经验,出现了失误”。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中旺投资集团全部精力放在扩大规模上,伴随南北大地中旺基地的竣工投产,中旺资金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些项目的投资多数为集团自有资金,扩张的越厉害,自有资金就越紧张。

与其他扩张的民营企业不同,中旺没有过多融资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产业扩张加剧了中旺的资金流短缺。

中旺集团内部人士亦透露,由于扩张和延续的广告支出及研发新品等各种费用的集中使用,出现了短时期的资金紧张,“但这些尚在中旺可控范围之内”。

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旗下分公司北京五谷道场,而五谷道场仅占中旺投资集团总体股份比例的15%-20%左右。

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广告和基地投入导致了资金紧张,但还不是唯一原因。

五谷道场“只计成功、不计成本”的思维模式导致入不敷出,销量拉大的同时,各种费用相应增长,加上管理、销售、市场推广等问题频发,这时只要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越到后来问题越多。

除了中旺集团高速扩张以及多元化发展导致的资金紧张外,2007年,面对方便面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面粉、棕榈油等大幅持续的价格上扬,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方便面业带来了一场严峻考验,原本压力巨大的中旺集团则倍感寒冷。

整个方便面行业不景气也拖累了中旺集团。

2007年1月20日,在北京朝阳区劲松桥东侧的富顿中心9层——北京五谷道场公司总部,一场秘密会议正在举行。

事先知道此次会议的,只有中旺集团和五谷道场的少数高层。

他们在19日下午忽然得到通知,公司董事长王中旺将亲自与会,紧急部署两项工作:化解此次舆论危机;组织各地经销商与公司一道实施自救,共渡难关。

登陆五谷道场的北京官方网站,发现“产品简介”、“客户中心”等页面已经打不开。

百度上的“五谷道场吧”里,众多五谷道场的经销商建立了讨债群,并有“致五谷道场的最后通谍”等不满言论。

一位经销商留言称,“五谷道场欠我们的货款和市场费用什么时候给啊,只有联合起来去讨债”,并传出五谷道场广东清远基地因欠银行贷款在2008年1月18日被封的说法,而关心工资的帖子里,则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隆尧在职的员工,以前的欠薪都已经补发了;已经离职的员工,还欠着1-4、5个月不等的工资。

”但以上说法都未得到证实。

中旺集团此前曾坦言,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中旺投资集团全部精力放在扩大规模上,从北京基地的投产,到吉林、江西、四川、广东中旺公司等基地的纷纷竣工投产,由于扩张和延续的广告支出及研发新品等各种费用的集中使用,出现了资金紧张问题。

“目前的问题是中旺的商业信誉出现了危机,供货商和经销商都在担心供了货拿不到钱或者是拿了钱却拿不到货。

这个信心的恢复需要及时解决。

”发言人吴志学坦言道。

2007年10月起,五谷道场全面爆发财务危机,劳动争议、法律诉讼不断增加。

2007年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仅房山区法院就受理涉及五谷道场的案件近80件,标的额3000多万元。

据报道,2007年9月,北京建设银行房山支行贷款1000万给五谷道场,2008年4月到期后,五谷道场只归还了30万元借款本金。

另根据五谷道场向房山法院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8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亿余元,但负债6亿余元。

2008年10月16日,企业全面停产,负债总额高达6.2亿元,600多名债权人遍布全国15个省市:在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五谷道场向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申请书。

根据评估公司出具的报告,公司已经符合破产的条件。

2008年11月20日,公司破产重整。

房山区法院受理此案后确定了由专业律师团队、清算事务所和房山工业局三方组成的五谷道场重组清算组为破产管理人。

2009年2月12日,中粮集团以1.09亿元取得该企业股东股权。

2月26日,中粮集团正式接管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粮入主后的五谷道场继续做大非油炸方便面业务,还进一步投入资金。

通过重组五谷道场,中粮成功进入方便食品行业。

2009年10月22日,曾经一度在大众视野中消失的“五谷道场”方便面高调宣布回归市场。

2.案例分析要求(1) 试分析五谷道场初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