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淮海路-328国道)道路改造工程管道工程检查井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2015年8月一、工程概况人民路(淮海路-328国道)道路改造工是姜堰市区内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
本设计为人民路污水管道改造,污水接入周围市政污水主管道,本设计中管道:1 顶管:检查井W1—24至W1—26、W3—21至W3—24、W4—1至W4—5、顶管管材:Ⅲ级钢筋砼管、柔性接口滑动胶圈钢承口。
承口为耐磨腐蚀不锈钢,板厚不小于6mm;接口做法见标准图集06M201.2定向钻施工:W1—13至W1—15、W1—16至W1—24、W1—28至W1—40、W3—1至W3—21、W3—21至W3—21c、W4—5至W4—10、管道采用PE给水管(1.0MPa,环刚度≥12KN/m²)3其余开挖管,≤DN600管为污水用球墨铸铁管,柔性承插接口,150mm中粗砂垫层。
管道防腐:高铝水泥内衬锌加铁红色环氧漆,NBR胶圈,管材和附件按GB/T 26081—2010标准要求、检验;4 DN800管Ⅲ级钢筋砼管基础,并清淤至板土块石砌筑;管道接口为承插,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橡胶圈应与管材检查井因牵引管注浆困难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容易造成路面及房屋塌陷,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单位牵引管过程中必须携带5根以上注浆管,确保注浆质量与施工后的路面质量。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范围1、编制依据1.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2 苏S01-2012给排水图集。
1.3 GB/T 26081-2010标准要求。
1.4本单位施工技术能力、设备状况、综合管理水平及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2.1、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2、根据业主对本项目的要求,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措施。
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优化各项资源配置。
2.3、安全第一。
在安全方案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施工顺序安排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重点是挖掘机的基坑开挖作业和基坑的临边防护环节的施工安全。
工程开工前做到安全保证措施首先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编制范围人民路(淮海路-328国道)道路改造工程管道工程三、安全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杜绝重大事故及火灾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率为0。
四、检查井基槽开挖方案1、施工准备1.1、勘察现场、清除地面及场地上的障碍物,摸清工程地段实地情况。
摸清地下电缆线路、自来水管道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采取安全措施。
1.2、根据设置的控制网,进行基坑定位,测定开挖基坑的上部边线和基坑底部边线的位置和标高,并洒上灰线。
2、开挖方法2.1、土方开挖选用反铲挖土机及人工配合,挖出的土方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利用。
2.2、检查井基坑采垂直开挖,基底两侧各考虑40~50cm宽工作面。
2.3、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宽度不够及时修整,每2 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进行一次修坡清底。
2.4、挖土机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技术人员现场指挥,严禁土方超挖,防止扰动土体。
五、检查井施工及安全管理措施(一)检查井砌筑(二)1、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三)2、流槽一定与检查底板同时砌筑。
表面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符合混凝土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
(四)3、砌筑井室,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
(五)4、与检查井连接的所有管道端头,要经过凿毛处理并要清理干净,保证管道与检查井井壁结合牢固。
(六)5、砂浆拌和均匀,保证砌筑砖含水量为10~15%,砌体不得有竖向通缝,必须为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6、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 时,砌砖圈加固。
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留有30~50mm 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或粘土填塞并捣实。
7、观测井按标准图砌筑,所用材料均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砌筑前须将砖洒水浸湿。
测量人员在基础混凝土上放出井位大样。
8、预留支管须随砌筑随安装,管口深入检查井3cm,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须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须严密不漏水,预留支管管口用低强度砂浆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作为预留支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9、观测井井室、井筒内壁用原浆勾缝,井室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分两层压实抹光,外壁用砂浆搓缝严实。
有盖板的井室盖板下须砌筑一层丁砖。
井室砌筑完成后须及时安装井盖,安装时砖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按设计标高找平。
(二)检查井基坑的支挡防护根据04S520管道图集,开挖深度在3米以内的地段,开挖基坑采用有支撑方式施工,地下水丰富的沟槽,为了防止集水井坍塌,在井壁四周用钢板桩进行加固。
从而防止基坑四壁土质在水渍浸泡后垮塌,保证坑底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利施工顺利进行。
已开挖好的检查井立即用钢板桩或水马围护起来,并在外侧设置警示标志牌。
检查井底四周应挖集水沟和集水槽,并集中一处后用水泵排出基坑内,保持槽底干燥。
检查井不直不平、基底不平的缺陷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六、安全管理措施我项目部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等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安全管理规定,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
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项目部组建了危险源安全防范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安全防范领导小组组长,项目总工为安全防范领导小组副组长,安全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各施工组负责人为安全防范领导小组成员。
1、危险源安全防范领导小组组长:沈忠宝副组长:黄磊王明洋组员:秦国俭王正太张锡奎1.1组长安全职责:①、项目经理对人民路(淮海路-328国道)道路改造工程管道工程的安全工作负第一责任,负责施工安全生产的全面工作。
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制定本单项项目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保证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③、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同时对工区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④、审批专项该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⑤、在本单项项目安全生产例会时,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⑥、经常组织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时,要考虑安全工作,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⑧、发生事故,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立即如实向上级报告,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参与事故调查,具体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做出的处理意见。
1.2副组长安全职责①、实施本单项项目的安全质量目标,协助组长分项负责安全技术审核关。
②、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安全技术交底,审核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预案。
对本单项项目技术人员和工区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③、主持地下管网施工技术例会,研究处理施工中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排除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
④、经常深入施工一线检查,善于发现地下管网施工中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案、预案解决难题,确保施工顺利实施。
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从技术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⑤、负责安全环境工作和危险源的评审识别。
⑥、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时在职权范围内必须认真组织整改。
⑦、组织对安管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并且深入施工一线,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
对地下管网施工中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时间、地点、条件许可的)应亲临现场了解情况,组织处理善后事宜,按“四不放过”原则,提出防范事故的具体措施。
1.3组员安全职责①、贯彻执行本单项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导下一级安全员开展安全工作。
②、自觉参加业务学习培训,具备地下管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必须经考核持证后方可上岗。
③、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④、在本单项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向本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报告,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隐患继续扩大。
⑤、坚持原则,行使安全否决权。
对“三违”行为,要敢于制止和教育;对机械设备及作业环境有危害及职工生命安全或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要立即制止作业,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
⑥、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本单项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⑦、参与本单项组织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演练,熟悉应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及协调工作。
⑧、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时保护现场,参加救援,并立即向本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领导汇报;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具体做好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人员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实施。
1.4各施工组负责人安全职责①、各施工组负责人,对本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领导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并定期研究本施工组的安全工作。
②、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本工程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领导职工认真贯彻执行。
③、对本施工组的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④、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所属建筑物、施工作业场所、机具设备、安全设施、压力容器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⑤、负责组织制定本辖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经上级批准后贯彻执行。
⑥、经常性的组织职工安全活动和检查,负责对新工人的班组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程的训练。
⑦、不违章指挥,对违反安全制度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⑧、发生事故,组织或参与急救伤员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参加事故原因调查,拟定改进措施。
2一般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2.1基坑开挖施工中安全保证措施不到位2.1.1开挖基坑时,如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1.2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
一般应不小于1.0m,堆放材料及机具时应不小于0.8m。
2.1.3开挖中,当坑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有涌水、涌砂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时,应立即加固防护2.1.4基坑需机械抽排水开挖时,须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抽水机及管路等要安放牢靠。
2.1.5管节吊装时,需专人负责,认真检查吊扣及钢丝绳的稳固。
起吊前应让吊车慢慢升起,检查钢丝绳有无挂脱或挂错。
2.1.6基坑边应留有护道,静载(如材料堆放)距坑缘边不小于1.5m,动载距基坑缘边不小于3.0m,不允许车辆在坑缘边通行,否则将对基坑边坡的稳定造成破坏。
2.1.7施工中注意对基坑及边坡的监测,注意观察坑缘顶地面有无裂缝及沉降,必要时应采用插打型钢支护、隔水等措施,确保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