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施与研究[摘要]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
学生和教师同是情景的创设者和被情景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情感的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音乐课程教材正是这样的一套面向21世纪,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材。
以往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
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呢?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情景教学新课程改革表演体会语言描述课堂教学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而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
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如果将情境教育理论移植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养教育中,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通过情境教学,教师注意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
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
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有许多,如问题情境、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余文森的在《教育探究》中《论教学情况的主要类型》中也提到的教学情境是旨在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与矛盾。
[1] 在广泛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基础上,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趣味、时代和艺术性。
教学手段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电视以及网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阅览室、音乐厅。
努力开拓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音乐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基地。
尽可能让学生开动动脑、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多做多问,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从而既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也锻炼独创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为这些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如在音乐课堂上,我给学生听音乐然后设计“形象语言填充题”,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每一位学生设计的语言都不一样,有的发言精彩独到;有的学生机智幽默,每句话与音乐形象十分贴切,显示出很强的独创性思维能力。
再如以某个节日为名,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台节日晚会,从节目的策划到编排都由学生自己分工,自己负责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现在,艺术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就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不可缺的一门课程。
小学音乐课在上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
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唱法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曲处理)这样老套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法感受音乐给予的快乐,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展现自我,感受音乐,表达情感呢?情境教学不容置疑的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好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呢?情境教学就是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
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情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学的和谐统一。
低年级的学生。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刚刚入学校,很多东西和事物他们都会感到很陌生,同时也很吸引他们的眼球,因为他们会感到新颖,下面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浅谈一下小学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堂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
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把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而加强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兴趣的培养,使孩子们轻松地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二、情境创设、游戏教学在表演唱教学中,利用电教创设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情境,再以幻灯展示出一张空白片,学生判断出雨声后,教师便在幻灯片上画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
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幻灯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再看画面,深刻地理解了词义,这样把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三、借助语言带入情境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
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各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例如:在欣赏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挤奶舞》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过渡:“同学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吗?渴吗?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了新鲜的牛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去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
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以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大鹿》一课时,教师在黑板上或者事先准备好一幅森林图,图中有被狼追赶的小兔,还有童话中的面包房,房中站着大鹿向外张望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兔子当时被狼追的害怕着急的心情,很好的就表现出当时的情景,并为很好的表现出歌曲处理中的情绪。
新课程的学习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音乐课上情境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创新学习,才能让音乐课的教学更加的有效,更加的有价值。
情景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今音乐已大量运用图画、幻灯片、电视、录音、录像带等多媒体器材创设情境。
用画面创设情景,用文字解释情境。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音乐教学场所借助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一些音乐教育制作软件,编辑成视听教材。
这些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情境展示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的优势。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表达的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
创设自主探究情境,启发思维的创造性。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音乐课上适时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活跃的思维,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
创设表演情境,激发表现歌曲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利用这些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
让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就明显地突显出来了。
音乐课堂上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以角色扮演体验情境,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而就是同学们自己。
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
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通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所教的东西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契机和直接诱因。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需求,就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
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的激情。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朗诵、猜谜、讲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