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合器设计指导书

离合器设计指导书

离合器设计指导书一、 设计的目的、任务及要求1. 目的1) 通过选型能了解不同型式离合器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2) 根据给定车型要求选择合适结构形式的离合器;3) 熟悉离合器设计的一般过程;4) 对离合器选材、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

2. 任务和要求任务:设计给定车型离合器总成(不包括操纵机构)。

要求:在组长的领导下,各小组成员分工开展设计工作。

设计完成后,每组要提交离合器设计说明书一份,从动盘总成装配图一张(1号)和零件图X 张(3号)(每位成员需绘制一张图)。

以组长为主进行设计工作,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方案论证,承担部分设计计算工作。

3. 基本参数:按总体设计时给出的,缺少的参数上网查找(类似车型的即可)。

4. 参考资料1)《汽车工程手册》第二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离合器》,徐石安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3)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王丰元等编,二、离合器结构方案选择离合器结构方案很多,本设计采用盘形摩擦式离合器,主要结构选择如下:1. 从动盘数:单片;2. 压紧弹簧形式:膜片弹簧;3. 分离时离合器受力形式:拉式;4. 压盘驱动形式:传力片式;1) 扭转减振器:有;2) 离合器操纵机构:机械式。

三、 摩擦式离合器基本参数选择1. 离合器传扭能力计算离合器传扭能力取决于摩擦力矩的大小,即摩擦面的压紧力、摩擦力的作用半径、摩擦副材料以及摩擦片工作面数决定,理论公式为:C c c Z R f P T ⋅⋅⋅=∑max (1) 式中:max c T 为离合器最大摩擦力矩;∑P 为作用离合器面上的总压紧力;f 为摩擦因数;c R 为平均摩擦半径,它由摩擦片外径D 和内径d 决定,即223331d D d D C R --=或()d D R C +≈41(d/D ≥0.6时);C Z 为摩擦工作面数。

为保证可靠传递发动机扭矩,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max e T 与所需最大摩擦力矩的关系如下:max max e c T T β= (2)式中:β为离合器后备系数,一般1 β。

为了保证离合器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式(1)中∑P 应有足够大的摩擦面积来承受,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0P 不能太大。

A P P ⋅=∑0 (3) 式中:A 为摩擦片单面摩擦面积。

综上,得离合器基本公式:()3313012max max D d fZ e c D P T T c-⋅⋅⋅=⋅=πβ (4) 在设计时,式(4)作为校核用。

2. 摩擦片外径D 和其它尺寸确定1)摩擦片外径D摩擦片外径D 是离合器的基本尺寸,可以按以下经验公式初选:max e D T k D =式中:D k 为直径系数,一般,轿车:D k =14.5;轻、中型货车:单片D k =16~18.5,双片D k =13.5~15;重型汽车:D k =22.5~24。

离合器尺寸应符合尺寸系列标准GB5764-2011《汽车用离合器面片》(教材中表4-1);另外,所选外径D 应使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65m/s ,以免摩擦片飞离。

2)摩擦片内径d内径D C d ⋅=',式中:'C 为内外径比值。

按设计经验,推荐'C =0.53~0.7;一般,发动机转速越高,取值越大。

具体值查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

3) 摩擦片厚度中国规定了三种:3.2、3.5和4mm 。

3. 离合器后备系数β确定初选外径同时,还应初选离合器后备系数β,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β值选取要合适,不能太大或太小。

通常,各类汽车的取值范围如下:轿车、微型和轻型汽车:β=1.2~1.75;中、重型货车:β=1.5~2.25;越野车和牵引车:β=1.8~4.0。

离合器后备系数精确值要待离合器设计完毕后才能确定。

4. 单位压力0P 确定摩擦面上的单位压力0P 值和离合器本身的工作条件、摩擦片直径大小、后备系数以及摩擦片材质及其质量等因素有关。

单位压力0P 选取有一具体建议:对于小轿车:当摩擦片外径D=230mm ,0P =0.25MPa当摩擦片外径D 大于230mm ,D P 18.10 MPa对于载重汽车:当摩擦片外径D=230mm ,0P =0.2MPa当摩擦片外径D=380~408mm ,0P =0.14MPa对于市内公交车:一般单片离合器:0P =0.13MPa大的多片离合器:0P =0.10MPa当摩擦片选用不同材料时,可按指导书中表3-3选取。

根据发动机的最大转矩max e T ,用式(4)校核摩擦片单位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四、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结构选型和设计计算1、从动盘设计从动盘时应注意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 为较少换挡齿轮间冲击,从动盘的转动惯量应尽可能小;(2) 为保证汽车起步平稳,从动盘在轴向应有弹性;(3) 为避免扭转共振和缓和冲击载荷,从动盘上应装有扭转减振器。

1) 从动片(1)结构形式:常有三种典型形式:a)整体式弹性从动片;b)分开式弹性从动片;c)组合式弹性从动片。

(2)材料选择从动片材料与所用的结构型式有关,不带波形弹簧片的从动片(即整体式)一般用高碳钢或弹簧片冲压而成,经热处理后达到硬度要求。

采用波形片(即分开式或组合式)时,从动片用低碳钢,波形片用弹簧钢。

(3)从动片基本尺寸从动片直径对照摩擦片尺寸确定,为了减少从动盘转动惯量,从动片一般较薄,通常为1.3~2mm 厚钢板冲压而成,从动片的外沿部分(即波形弹簧片)厚度在0.65-~1.0之间。

2) 从动毂花键毂装在变速器第一轴前端,是离合器承受载荷最大的零件。

目前,常采用齿侧定心的矩形花键,花键之间是动配合。

花键毂一般采用锻钢(45、40Cr 等),表面和心部硬度为26~32HRC 。

花键毂轴向长度不宜过小,一般取 1.0~1.4倍花键轴直径。

(1)从动盘毂设计参照教材表4-2从动盘毂花键尺寸系列。

(2)花键设计参照相应的机械设计手册。

(3)花键强度校核花键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表面受力过大而破坏,因此应进行花键的挤压应力校核,应力过大可增加花键毂的轴向长度。

挤压应力:l h n P ⋅⋅=压σMPa式中:P 为花键侧面压力(N );Z d D T e P )(''max+=,其中'd 、'D 分别为花键的内外径(m ),Z 为从动盘毂数;n 为花键的齿数;l 为花键有效长度(m );h 为花键的工作高度(m ),2''d D h -=。

应力校核:[]许压压σσ≤=20MPa 。

3) 摩擦片石棉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大约为0.3左右(即在0.25~0.50之间);粉末冶金摩擦片和金属陶瓷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在0.5左右。

摩擦片和从动盘之间有两种连接方法:(1)铆接法;(2)粘结法。

2. 压盘设计压盘设计包括传力方式选择及其几何尺寸的确定两个方面。

1) 压盘传力方式选择压盘常有以下几种传力方式:(a )凸台式连接方式;(b )键式连接方式;(c )销式连接方式;(d )传动片式传动方式。

压盘的结构除与传力方式有关外,还与压紧方式和分离方式有关。

2) 压盘几何尺寸确定前面已经分析了确定摩擦片内外径方法,与摩擦片相结合的压盘的内外径也就基本确定了下来。

因此,压盘的几何尺寸归结为确定它的厚度。

压盘厚度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两点:(1) 压盘应具有足够的质量,以吸收结合时摩擦产生的热量;(2) 压盘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度,以保证受热时不变形。

压盘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 。

设计压盘时,在初步确定压盘厚度后,应校核离合器结合一次时的温升(每次结合大约3秒左右),它不应超过8~10度,若温升过高,可适当增加压盘厚度。

校核公式为:压G c L⋅⋅⋅=4270γτ式中:0τ为升温(℃);L 为滑磨功(Kg.m ),()β1011180-+=m J B J BJ n L 其中,m J 为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B J 为整个汽车的惯性质量转化到离合器从动部分上的当量转动惯量;0n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时的转速;而 2202g Ra i i r g G B J ⋅=其中,a G 为汽车总重(kg );R r 为驱动轮的滚动半径(m );0i 为主传动比;g i 为变速器传动比;γ为分配压盘上的滑磨功所占的百分比;单片离合器压盘:γ=0.5双片离合器压盘:γ=0.25,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γ=0.5;c 为压盘的比热,c=0.115千卡/kg .℃(铸铁压盘);压G 为压盘重量(kg )3)压盘及传动片的材料压盘通常采用铸铁,即HT200、HT250、HT300,也有少量合金铸铁。

硬度HB170~227。

传力片常采用中碳钢(35),硬度HRC55~62,渗碳处理。

4) 传力片要进行拉应力校核。

3. 膜片弹簧的设计膜片弹簧是由弹簧钢板冲压而成。

其设计思想时先初选一组基本几何参数,然后进行结构设计,最后做应力校核。

1) 膜片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参见教材P63-652)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选择参见教材P65-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