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方案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文明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根据重庆市环保管理条例,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1、无特殊情况,夜间施工必须在22:30前结束。
2、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无法避免在夜间施工的,应提前向有关部门申报夜间施工的有关手续。
3、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估计当天22:30不能停止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向队部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有关工作。
及时上报项目部经理室审批,经项目部审批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申请书内容包括:作业部位、作业人数、照明安排申请作业时间、值班负责人安排、职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等。
4、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及重庆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5、对于工期不紧(非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6、对于工期较紧(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及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7、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A.本工程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B.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8、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9、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在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各道工序夜间施工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建立质安主管人员巡查制度10、而经批准后的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11、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县有关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为了降低夜间施工中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如下措施:(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a、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高噪音施工的时间和次数;b、在某些特殊时期内,如高考前夕,现场不安排施工;c、砼施工采用商品砼,可降低砼搅拌而产生的噪声;d、楼面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可比采用钢模板减少噪声;e、教育工人在砼振捣时不得用振动器长时间振动钢筋;f、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2)、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a、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做作业(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制做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b、尽量选用低噪声成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采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42]楚王希广遣其僚属孟骈马希萼曰:“公忘父兄之仇,北面事唐,何异袁谭求救于曹公邪!”希萼将斩之,骈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骈若爱死,安肯此来!骈之言非私于潭人,实为公谋也。
”乃释之,使还报曰:“大义绝矣,非地下不相见也!”[42]>楚王马希广派遣他的幕僚孟骈劝说马希萼道:“您忘记父兄的仇敌,臣服南唐>,与东汉>末年的袁谭向曹操>求救有什么不同呢!”马希萼将要斩他的头,孟骈说:“古代两军交战,使者可以来往其间。
我孟骈倘若吝惜一死,岂肯到这里来!我的话并非出于潭州人的私利,实在是为您考虑啊。
”马希萼这才放了孟骈,让他返归回答说:“兄弟的情义已经断了,不到九泉之下不再相见!”朱进忠请希萼自将兵取潭州,辛未,希萼留其子光赞守朗州,悉发境内之兵趣长沙,自称顺天王。
朱进忠请求马希萼亲自领兵攻取潭州。
辛未(初八),马希萼留下他的儿子马光赞镇守朗州,调发境内全部军队直奔长沙,自称顺天王。
[43]诏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王殷将兵屯澶州以备契丹。
殷,瀛州人也。
[43]后汉>隐帝下诏书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王殷领兵驻扎在澶州>来防备契丹入侵。
王殷是瀛州人。
[44]朝廷议发兵,以安远节度使王令温为都部署,以救潭州,会内难作,不果。
[44]后汉>朝廷讨论出兵,任命安远节度使>王令温为都部署,以援救潭州,正好遇上内乱发生,没有成行。
[45]帝自即位以来,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总机政,枢密使兼侍中郭威主征伐,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史弘肇典宿卫,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掌财赋。
颇公忠,退朝,门无私谒,虽不却四方馈遗,有余辄献之,弘肇督察京城,道不拾遗。
是时承契丹荡覆之余,公私困竭,章捃摭遗利,吝于出纳,以实府库。
属三叛连衡,宿兵累年而供馈不乏;及事平,赐予之外,尚有余积,以是国家粗安。
[45]后汉>隐帝从即位以来,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总理机要政务,枢密使兼侍中郭威>主持征战,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史>弘肇典领京城警卫,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掌管财政赋税。
杨十分秉公忠心,退朝回家,门下没有私人拜会,虽然不拒绝四方的馈赠,但有多余的就进献皇上。
史弘肇负责京城治安,路上丢了东西没有人捡。
这时正好紧承契丹大乱中原之后,官府、百姓的财力困难拮据。
王章搜集点滴余利,节约开支,以此充实国库,虽然跟着就有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的三镇叛乱互相勾结,却用兵多年而供应没有短缺;到了事态平息,除赏赐之外,还有积余,因此国家基本安定。
章聚敛刻急。
旧制,田税每斛更输二升,谓之“雀鼠耗”,章始令更输二斗,谓之“省耗”;旧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章始令人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有犯盐、矾、酒曲之禁者,锱铢涓滴,罪皆死;由是百姓愁怨。
章尤不喜文臣,尝曰:“此辈授之握算,不知纵横,何益于用!”俸禄皆以不堪资军者给之,吏已高其估,章更增之。
王章征集赋税苛刻严厉。
以前规定,田税每斛之外再交二升,叫做“雀鼠耗”,王章开始下令再交二斗,称做“省耗”;以前钱币的付出、收入都以八十文为“陌”,王章开始下令收入的以八十文为“陌”,付出的以七十七文为“陌”,称做“省陌”“有违反盐、矾、酒曲禁令的,即使只有一两一钱、一点一滴,也都定为死罪;百姓因此忧愁怨恨。
王章特别不喜欢文官,曾经说:“这帮人交给他一把筹码,也不知道如何摆弄,有什么用处!”文官的俸禄都以不能用于军事的供给,有关官吏已对文官俸禄超值估算,王章又再增加。
帝左右嬖幸浸用事,太后亲戚亦干预朝政,等屡裁抑之。
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怒而斩之。
武德使李业,太后之弟也,高祖使掌内帑,帝即位,尤蒙宠任。
会宣徽使阙,业意欲之,帝及太后亦讽执政;、弘肇以为内使迁补有次,不可以外戚超居,乃止。
内客省使阎晋卿次当为宣徽使,久而不补;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翰林茶酒使郭允明皆有宠于帝,久不迁官,共怨执政。
文进,并州人也。
刘铢罢青州归,久奉朝请,未除官,常戟手于执政。
后汉>隐帝的左右宠臣逐渐被任用,太后的亲戚也干预朝政,杨等屡次加以裁减抑制。
太后有个旧友的儿子要求补个军职,史弘肇发怒斩了他。
武德>使李业,是太后的弟弟,后汉高祖>让他掌管宫内财物,到了后汉>隐帝即位,他特别受到宠幸信任。
适逢宣徽使空缺,李业心想补缺,后汉>隐帝和太后也给执政官打了招呼;杨、史弘肇认为内朝使职的升迁递补有规定次序,不能因为外戚而越级担任,于是作罢。
内朝客省使阎晋卿按次序应当担任宣徽使,但迟迟没有递补;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翰林>茶酒使郭允明都>得到后汉>隐帝的宠爱,却长时间没有升官,因此共同怨恨执政官。
聂文进是并州人。
刘铢免职从青州归来,长期闲散无事,没有委派职务,故此经常用手对执政官指指戳戳怨恨他。
帝初除三年丧,听乐,赐伶人锦袍、玉带。
伶人诣弘肇谢,弘肇怒曰:“士卒守边苦战,犹未有以赐之,汝曹何功而得此!”皆夺以还官。
帝欲立所幸耿夫人为后,以为太速;夫人卒,帝欲以后礼葬之,复以为不可。
帝年益壮,厌为大臣所制。
、弘肇尝议事于帝前,帝曰:“审图之,勿令人有言!”曰:“陛下但禁声,有臣等在。
”帝积不能平,左右因乘间谮之于帝云:“等专恣,终当为乱。
”帝信之。
尝夜闻作坊锻声,疑有急兵,达旦不寐。
司空、同平章事苏逢吉既与弘肇有隙,知李业等怨弘肇,屡以言激之。
帝遂与业、文进、匡赞、允明谋诛等,议既定,入白太后,太后曰:“兹事何可轻发!更宜与宰相议之。
”业时在旁,曰:“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
”太后复以为言,帝忿曰:“国家之事,非闺门所知!”拂衣而出。
乙亥,业等以其谋告阎晋卿,晋卿恐事不成,诣弘肇第欲告之,弘肇以他故辞不见。
隐帝刚解除高祖的三年之丧,就听音乐,赏赐优伶锦袍、玉带。
优伶到史弘肇处告谢,史弘肇大怒道:“将士守卫边疆殊死苦战尚且没有赏赐这些,你们这等人有什么功劳得到锦袍、玉带!”随即全部没收还归官府。
后汉>隐帝想立所宠爱的耿夫人为皇后,杨认为太快;耿夫人去世,隐帝想用皇后之礼安葬,杨又认为不可。
后汉>隐帝年龄渐渐增大,讨厌被大臣所制约。
杨、史弘肇曾在隐帝面前议论政事,隐帝说:“仔细考虑,不要让人有闲话!”杨说:“陛下只管闭口不出声,有我们在。
”隐帝的积怨久不能平,左右宠臣就乘机向隐帝进谗言说:“杨等人专横跋扈肆无忌惮,最终定当犯上作乱。
”隐帝听信了这话。
隐帝曾经夜里听到手工作坊打铁声响,怀疑有人在紧急赶制兵器,到天亮都没入睡。
司空、同平章事>苏逢吉已与史弘肇有了隔阂,知道李业等人怨恨史弘肇,就多次用言语激他们。
隐帝于是和李业、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谋划诛杀杨等人,商议已定,入内禀告太后。
太后说:“这事怎么可轻举妄动!应该再同宰相>商议。
”李业当时在旁边,说:“先帝曾经说过,朝廷大事不可同书生谋划,书生胆小怕事会误事害人。
”太后又重复她刚才所说的话,隐帝于是生气地说:“国家大事,不是闺门女人所能知晓的!”拂袖而出。
乙亥(十二日),李业等将他们的密谋告诉阎晋卿,阎晋卿恐怕事情不成,到史弘肇宅第想报告他,史弘肇因为别的事推辞不见。
丙子旦,等入朝,有甲士数十自广政殿出,杀、弘肇、章于东庑下。
文进亟召宰相、朝臣班于崇元殿,宣云:“等谋反,已伏诛,与卿等同庆。
”又召诸军将校至万岁殿庭,帝亲谕之,且曰:“等以稚子视朕,朕今始得为汝主,汝辈免横忧矣!”皆拜谢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