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风筝实验的原理,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3、理解并积累词语:冷嘲热讽、不足为奇、欣喜若狂、怒发冲冠、无稽之谈、安然无恙,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解读雷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9课。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生质疑。

通过预习解决了哪些问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过渡:富兰克林是如何揭开天火之谜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一)、检查预习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爆炸冷嘲热讽毙伤揭开拴住钥匙颠簸(1)学生读。

2、出示词语:不足为奇难以置信混为一谈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
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品质。

1、课文的重点是第二段,那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5自然段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察
——推测——实验)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一则伽利略的名言:(学生一起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观察、推测?默读这一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学生找到句子(出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体会“很多”等词语以及“早就”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体会到富兰克林“善于观察”。

(提醒注意:三个“都”)正因为做了细致的观察,所以才做出了大胆的推测——
指导朗读。

(2)富兰克林敢于挑战、勇于探索
(预设1)学生说自己的感悟。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读了这句话,你读到了什么味道?——人们在责备富兰克林,读好句子。

(仅仅是责骂吗,还有取笑,人们会怎么取笑呢?出示词语“冷嘲热讽”这就叫“冷嘲热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