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ppt
3.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标中的总目标
是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任务的基本要求,
是对初中阶段教学的整体要求,而分类目标又有
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了7个方面; 能力目标包含6个方面;知识目标包含4个方面, 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向。
教师要在课程总目标的宏观要求下,根据
“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为教师 设计学生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实施案例,可 以创造性执行,并且根据地区、学校、教 师、学生等实际情况,安排具体活动,提 高学生思考、探究、践行等能力。
3.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4)实施建议中对课程资源的认识,需 要教师树立“大”教材观。
现代社会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 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 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相关
2.课程设置情况:
背景情况
目前的课程设置为:
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 活》、小学3-6年级开设《品德与 社会》,初中7-9年级开设《思想 品德》、高中开设《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相关 背景情况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程标准有四个部分: 前言——导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 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总目标、分类目标 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 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4.学习课程标准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必须全面学习,要将四个部分统一整
合,不能缺失、片面,或只看第三部分,同 时正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 标准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它是纲领、是灵魂,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读本。 由于“一纲多本”,《课程标准》与各套教材的结构设 计和逻辑顺序不完全一致。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标》 和自身使用教材的关系。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参考多本 教材,但根本要以《课程标准》为标准。
2.在教学过程中
这次课程改革总的要求: 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
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 程和综合的课程结构,改革和建 立分科课程,加强课程内容的综 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 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 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 法上的联系。
1.课程标准在教学 过程中的意义: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寻求 教师发展、创造的空间
1.课程改革为教师 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
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使用要求的变化,教学 评价的变化,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保证。过去 教材是教学的惟一依据,而且也成为评价学生的依 据,束缚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和主动探索、实践的行 为。课程改革不仅让教师有了发展的可能,思想品 德课程标准还为政治课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实施的 途径。
教师实际(政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来
自不同的专业,哲学、心理、道德、政治、经济、 法律等等,相关知识储备不同;教师个人经验、 能力、发展潜力、教学负担、家庭生活等实际不 同)。
学生实际(已有知识储备不同,学习兴趣不
同,个体差异比较大)、
教材实际(不同版本理解课程标准有差异)。
所以对课程资源要整合利用。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2)明确地规定了课程的性质; (3)是实现教学的总目标与课堂教学具体目
标的理论依据; (4)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导向。
所以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课程 标准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理论联 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 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解 读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聪 2004年6月30日
一、《课程标准》相关背景情况 二、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注意的几
个问题 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寻求教
师发展和创造的空间 四、《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具
体讲解
1.课标制定的文件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 背景情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 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 系”。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目的性、 综合性、实效性、渐进性、实践性。
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 出发。
3.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实际(地区特点,资料占有程度不同;
城市和农村生活背景不一样,实物资源利用情况 不同;各个学校硬件条件不同,有的多媒体教学 软件实施受到限制)。
3.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1)前言部分明确的课程性质——为初中学 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
必修课程,有四个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 践性、综合性。
思想性是本课程的灵魂性质,它决定了课程
的方向和课程的基本特征,强调思想性不等于 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概念的解释,教 师需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和民主形式,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 联系和区别。
内容方面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有增有减; 版式方面在呈现方式有了变化,不是以课程顺
序出现的; 要求方面有目标、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等几个
部问题
原来的“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内容调整 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再重复讲授;加强 了道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法律、国情 教育内容进行了调整。
学校年级教学的具体实施要求,确定课堂教学目
标,完成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学习
领域的目标要求。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
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 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
3.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习课程标准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和97年教育 部印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 程标准》的初中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相比,发生 了比较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