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抹陶粒施工做法

抹陶粒施工做法

1.3在大量科研基础上,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建立 与普通混凝土不同,轻集料的多孔性给其混凝土及结构的技术性能带 来诸多的特殊性。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有关部、 委的积极支持 下,对我国各地区的各种轻集料及其混凝土的各种技术性能和构性的基本 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 同时,对60年代以来,我国轻集料混凝土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重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 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⑵技术条件一如前所述,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们取得的成绩和经 验,已为我们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入WTC后,国外轻集料生 产与应用的一些新技术,也会直接进入我国的市场,这对我国轻集料技术 的发展将有更大的促进。
⑶市场条件一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 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优越性能和更高经济价值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但由 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人的保守思想,严重阻碍着它的应用市场的发展。加入WTC后,国外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于经验对扩大我国这方面的市场, 必将有更大的促进。
2.1现抹钢筋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技术
现抹陶粒混凝土墙隶属轻集料混凝土,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我国轻集料 混凝土的发展。
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
我国的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也存在不少令人焦虑的问题。
20世纪回顾
1.1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了轻集料技术发展体系
轻集料品种繁多, 原材料来源复杂。 我国各种轻集料的资源非常丰富, 天然轻集料、工业废料轻集料和人造轻集料的原材料比比皆是。受资金和 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们着重于天然和工业废料轻集 料的开发和应用,当然也十分重视人造轻集料生产技术的研究。
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至90年末人造轻集料的 年产量已迅速发展到300多万立方米,且在应用水平上也有显著提高。以 应用量达80%以上的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墙体来说,由于超轻陶粒的普遍 推广,其保温性能都大大优于80年代以前的水平。 虽然,这个时期结构轻 集料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在总量比例方面看是下降了,但其应用水平却 大大提高了。
发展趋势
2.1机遇和条件
我国的工程建设持续发展和加入WTO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个机遇给我们带来至少如下三个有利条件:
⑴资金条件一资金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内一些有远见的企
业家已经看准了这块尚未被人完全认识和开发的处女地——轻集料市场, 有的已开始行动。国外有一些企业家也正跃跃欲试,谈合作、谈投资、谈 技术转让、谈建厂的越来越多。
⑶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迅速发展
•一般强度等级的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将高性能化;
• 绿色超轻陶粒混凝土小砌块和轻质条板在墙改材料将占主导地位;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在多、高层房屋建筑(含钢结构)的楼板、墙体工 程中较多应用;
⑷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的科研、设计及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深化
•大专院校成了轻集料及其混凝土技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约30万m,地下两层,地上三十层,全现浇钢筋砼剪 力墙和框架结构, 内隔墙为200宽轻质陶粒空心砌块和90厚现抹陶粒混凝 土墙。建筑平立面形式比较复杂,大墙外阴阳角近百条,小檐、空调板、 腰线等突出墙面的装饰件较多,内部布局合理,基本上均是90厚内隔墙, 设计有各种形式立面内隔墙,二次内隔墙施工面积达27万平米。
•轻集料, 及其混凝土技术的标准及规程、 规范配套齐全, 几经修订, 已更为完善;
•轻集料混凝土房屋和桥梁结构的设计已电脑化。
很清楚现抹陶粒混凝土墙是轻集料混凝土中充分应用的典型示范, 它 即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建筑产品, 又是快速节约能源 (土地)的重大体现。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保 持或超过以前轻集料的发展速度,争取在21世纪,用10-15年时间,使 我国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曾达到最高发展水 平。我们将着重介绍现抹陶粒混凝土墙的施工工法及与同类内隔墙相比的 优越性。
由于天然和工业废料轻集料性能有一定局限性,且随着轻集料在工程 中应用水平的日益提高,经过长期研究和摸索,至今我国已基本形成一个 以地方资源(页岩和粘土)及某些工业废料(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以回转 窑为主要生产设备的人造轻集料的生产体系,为今后轻集料生产与应用技 术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2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 轻集料及其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前一无所有。虽 然,从50年代中期开始, 对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已逐步展开, 人造 轻集料的研制及其在保温绝热墙体中的应用已受到重视。但生产和应用水 平都是很低的。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造轻集料的年产量长期徘徊 在40万方立米左右;最高强度标号为300#的轻集料混凝土在工程上应用 还很少。
2.2可能的发展途径
这种新的机遇和发展条件下,面对我国蓬勃发展的工程建设,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发达国家的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大发展问题,在进入21世纪 的初期必将在我国出现。基于这个看法,我们预计:
⑴轻集料品种的结构组成将有较大变化。
•天然轻集料产量将大幅度降低;
•以粉煤灰、尾矿粉和河川污泥为主要原料的绿色轻集料将大量推广 应用;
2、现抹陶粒砼墙材料技术性能: 现抹钢筋陶粒混凝土内隔墙体系统是经过远洋天地一区、二区、三区 工程实战研制的先进技术,结合施工工艺特点、开发商快节奏开发步伐、 住户装修要求、墙体材料的特殊属性,借鉴各方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所优 化组合而成,是一套解决传统隔墙板墙体工艺根本缺陷的集成品、工具和 工艺的组合。
•高强度比、低;
•绿色超轻陶粒将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人造轻集料;
•绿色破啐型高强度高性能陶粒将投入生产;
•非煅烧粉煤灰轻集料将成为轻集料族的正式成员;
⑵轻集料生产工艺设备有新的发展
•原材料的微米磨细技术和无胶结料陶粒成球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利用化学工业废料加工成的节能燃料将成功开发、应用; •单机年产量为10-20万立方米的多功能陶粒生产设备将重点发展; •陶粒生产设备向自动化、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