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纪晓岚巧对对联
纪晓岚巧对对联,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文臣,是中国有名的古
代才子,纪晓岚不但主持修撰了四库全书,还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故事轶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纪晓岚巧对对联,希望对你有帮助。
纪晓岚巧对对联:
(一)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整日陪伴乾隆皇帝,天长日久,他思家心切,但又不敢
向乾隆说出,所以整日闷闷不乐。
乾隆看出纪晓岚的心思,就出上联让他对下联。
上联写“思”,表明皇帝
已看出了纪的心思;纪晓岚下联写“谢”,抓住机会,使乾隆恩准了他探家的心愿。
(来源:美国《侨报》)
(二)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诵,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
其
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
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
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
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
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
是还这样对,请先生指教。
”
石先生无言对答,指袖而去。
不几天纪昀去见石先生,石先生怒气未消,
面沉似水,稳坐太师椅,不迎不送。
纪晓岚又出了怪招,从先生屋走而复返,
又请教“阄”字的念法和写法。
石先生并无介意,等纪昀走后才醒过味来。
原
来“阄”及“门内龟”,是骂自己不出门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责,暗骂:
“竖生,歪才也!”
有一天,纪昀与同伴数人在街道玩球,适太守大人官轿经过,他们的球偏
巧投入轿内,一时间衙役厉声呵斥,众玩童惊逃四散,唯纪昀挺身拦轿索球。
太守喜其胆识过人,且憨态可掬,未加怪罪,并和颜悦色问其姓氏年龄,故意
试一试他的才华说:“我有一联,若能续对下联,就把球还给你。
”纪晓岚点
头同意。
太守的一联说:
“童子六七人,惟妆狡。
”
纪晓岚随口对道:
“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迟迟不说。
太守讶然问道:“何以不
说末字?” "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
独公廉',假如不还……" "不还怎样?" "那便是。
独公贪啦!"
太守见他聪明伶俐,对答如流,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就把球还给了他。
(三)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
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有一年新年,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灯。
观完灯,
猜完迷,乾隆皇帝仍意犹未尽,便命令陪同他的大臣们每人出一谜语,让大家猜,猜中者给奖。
随同的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便挥笔在大宫灯上写了一副
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猪狗仿佛,既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乾隆
皇帝和文武大臣们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揭了谜底:猜谜。
纪晓岚的父亲病逝后,他按惯例辞官回家服丧守孝三年。
有一年春节前夕,他应一乡亲邀请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写的是
“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
大年三十,这家把对联贴出之后,
围观的人很多。
有个跟纪家有世仇的财主见了这副对联,认为有机可乘,马上
差人串通了当地官府,上告到京城,说纪晓岚在家乡公开煽动乡民造反。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