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的抗菌药物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耐甲氧西林株除外)及流感嗜血杆菌、大 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 菌科细菌敏感菌株所致成人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急性中耳炎、上颌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 染及无并发症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儿 童咽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及脓疱病等。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与青霉素类或头霉素有交叉过敏反 应,因此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青霉胺及 头霉素过敏者慎用。2.肝功能损害者慎用;肾功 能减退患者应减少剂量且慎用。3.有胃肠道疾病 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 素相关性结肠炎者慎用。4.长期服用可致菌群失 调,引发继发性感染。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血尿素氮可 升高。
一.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胶囊
【药理毒理】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 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 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 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 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 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 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二.头孢菌素类
1.头孢氨苄片、头孢拉定片 【药理毒理】本品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 对葡萄球菌所产生的青霉素酶稳定,因此对耐青霉素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除肠球菌属、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外,多数革兰阳性球菌对本药 敏感。对奈瑟菌属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部分大肠埃希 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属有抗菌 作用;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 菌及脆弱拟杆菌均耐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般一日0.5g;下呼吸 道感染患者一日1g;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一日 0.25g ;均分2次服用。单纯性淋球菌尿道炎剂量 为单剂量1g。急性中耳炎、脓疱病:按体重一日 30mg/kg,分2次服用,一日不超过1g。 【不良反应】1.常见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胃肠反应。 2.少见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3.偶见假膜 性肠炎、嗜酸粒细胞增多、血胆红素升高、血红 蛋白降低、肾功能改变和一过性肝酶升高。 【禁忌】1.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有青霉素过敏性 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及胃肠道吸收障碍者禁用。 2.5岁以下小儿禁用。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 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 (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禁忌】对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 用。 【注意事项】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2.轻度肾功 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 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日1次)。3.本药与红霉素存 在交叉耐药性。4.食物对本药的吸收有影响,进 食后服药会减少吸收,与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 5.服用本药后可影响驾驶及机械操作能力。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 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 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肾功能严重 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 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 过敏反应。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等。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6.偶 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 枢神经系统症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 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不与特非那定、酮康唑、 西沙必利、麦角胺、二氢麦角胺及溴隐亭配伍。 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 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2.阿奇霉素分散片(希舒美) 【药理毒理】阿奇霉素系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 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蛋白合 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 病菌有抗菌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A组B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需氧 菌,大多数革兰阴性需氧菌;本药对于耐红霉素 的革兰阳性细菌有交叉耐药性。其他微生物:包 括特南包柔螺旋体(Lyme病体)、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卡氏肺 孢子虫。下列革兰阴性菌通常是耐药的:变形杆 菌属、沙雷菌属、绿脓(假单胞)杆菌。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吸收迅速,约75%~90%可 自胃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显著。达 峰时间为1~2小时。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 可通过胎盘。血消除半衰退期(t1/2)为1~1.3小时, 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 内45%~68%给药量以原型药自尿中排出,尚有部 分药物经胆道排泄。
【禁忌】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 用。 【注意事项】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 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 者。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 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措施。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 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3.疗程较长患者应 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4.下列情况应慎用: (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2)老年人 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须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 应用本药。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 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药的肾 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 升高、半衰期延长。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 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 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 应慎用或暂停哺乳。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肾 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期。 【药物相互作用】 1.呋塞米等强利尿药,卡氮芥等 抗肿瘤药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与该 药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2.丙磺舒可延迟头 孢氨苄经肾的排泄,使血消除半衰期延长。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良好,吸收后迅速在肠 粘膜和门脉循环中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头孢呋 辛,分布至全身细胞外液。餐后口服,血药峰浓 度于2.5~3小时到达。食物可促进该药吸收。血 消除半衰期(t1/2)为1.2~1.6小时,较头孢氨苄 和头孢拉定略长;肾功能减退患者和老年患者的 血清t1/2可延长至约3.5小时。24小时尿中排泄量 分别为给药量的32%和48%。
【用法和用量】成人:(1)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 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药1g。 (2)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一日按体重 12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连用5 日。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药, 一日1次服用本药0.5g。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 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一日1次口服本 药0.25g。 【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 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 心、呕吐,偶见腹胀。一般为轻至中度。偶见肝 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及青霉素类相似。一过性轻度中性粒细 胞减少症。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好,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 150mg后约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进食可使生物利用 度下降约一半。分布广,扁桃体、鼻窦、中耳、肺、 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 可达有效治疗水平。以原形及5个代谢物从体内排 出,血消除半衰期(t1/2)为8.4~15.5小时。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 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 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引起的尿 道炎和宫颈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法和用量】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5~12日。成 人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 次。儿童一次按体重2.5~5mg/kg,一日2次。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约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孕妇 口服本药后,羊水和脐带血中均可获得有效浓度; 哺乳期妇女口服本药500mg后乳汁中浓度约为 5mg/L。本品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血消除半 衰期(t1/2)为0.6~1.0小时,在体内不代谢,以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24小时尿 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80%。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中度急 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 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剂口服0.5g后, 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本药在体内分布广泛, 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本 药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为35~48小 时,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
【适应症】本药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 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 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25~0.5g,每6小时1 次。最高剂量每日4g。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 织感染和链球菌咽峡炎患者,一次500mg,每12小 时1次。小儿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链球菌咽峡炎患者, 按体重12.5~50mg/kg,每12小时1次。 【不良反应】1.多见胃肠道反应:软便、腹泻、胃 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暖气等。2.少 见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和头晕、复视、耳鸣、 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3.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增 高、粒细胞减少和假膜性结肠炎;罕见溶血性贫 血。
【注意事项】1.本药与青霉素类或头霉素类有交叉 过敏反应,因此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青 霉胺及头霉素类过敏者慎用。2.肾功能减退及肝 功能损害者慎用。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 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 炎者慎用。4.长期服用本药可致菌群失调,引发 继发性感染。如发生轻度假膜性肠炎,停药即可, 但对于中、重度假膜性肠炎患者,须对症处理并 给予抗艰难梭菌的抗菌药物。5.本药应于餐后服 用,以增加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并减少胃肠道 反应。6.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血清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 和血尿素氮可升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仅在有明确指征时, 孕妇方可慎用本品。2.本药可经乳汁排出,故哺 乳期妇女应慎用或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