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根据经典电磁理论,从卢瑟福原子模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原子十分稳定,原子光谱是连续谱B.原子十分稳定,原子光谱是线状谱C.原子很不稳定,原子光谱是连续谱D.原子很不稳定,原子光谱是线状谱答案 C解析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加速运动的电子,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发射的应该是连续谱,电子的能量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即原子不稳定,C正确。
2.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C.由于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D.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答案 B解析原子光谱为线状谱,是不连续的,A正确;由于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B错误,C正确;根据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D正确。
3.氢原子从能量为E1的较高激发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较低激发态,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A .吸收光子的波长为c (E 1-E 2)hB .辐射光子的波长为c (E 1-E 2)hC .吸收光子的波长为ch E 1-E 2D .辐射光子的波长为chE 1-E 2答案 D解析 由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知,当氢原子由较高的能级向较低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由关系式hν=E 1-E 2得ν=E 1-E 2h 。
又有λ=c ν,故辐射光子的波长为λ=ch E 1-E 2,D 选项正确。
4.[2017·湖南永州二模]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
已知谱线a 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时的辐射光,谱线b 可能是氢原子在下列哪种跃迁情形时的辐射光( )A .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B .从n =5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C .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D .从n =5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答案 B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谱线a 的波长大于谱线b 的波长,所以a 光的光子频率小于b 光的光子频率,则b 光的光子能量大于n =4和n =2间的能级差,分析可知A 、C 、D 错误,B 正确。
5.[2017·山东青岛一模]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B 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发射波长为λ2的光子。
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将要( )A .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B .发出波长为λ1λ2λ1-λ2的光子 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D .吸收波长为λ1λ2λ1-λ2的光子 答案 B解析 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B 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发射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所以B 、C 能级之间能量差等于A 、C 能级与A 、B 能级之间能量差之和,即有hc λ2=hc λ1+hc λ3,故从A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将要发出波长为λ3=λ1λ2λ1-λ2的光子,B 正确。
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四个能级的示意图。
当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
当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光子a 的能量大于光子b 的能量B.光子a的频率大于光子b的频率C.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D.在真空中光子a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子b的传播速度答案 C解析E a=E4-E3=0.66 eV,E b=E3-E2=1.89 eV,E a<E b,选项A错误;根据E=hν可得ν=Eh,因为E a<E b,所以νa<νb,选项B错误;根据λ=cν,νa<νb,可得λa>λb,选项C正确;在真空中光子的传播速度相同,均是3×108 m/s,选项D错误。
7.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C.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答案BC解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后,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均匀球体,电子一个个镶嵌在其中,选项A错误;由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知选项B正确;根据对原子光谱产生的机理进行探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选项C正确;玻尔理论虽然不能解释较为复杂原子光谱的现象,但其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正确的,选项D错误。
8.[2017·安徽师大附中二模]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n=2、3能级所对应的能量分别为E2和E3,大量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放出若干频率的光子,依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光子的最大频率为E3-E2hB.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对应的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能量也变小C.若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照到该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3-E2 D.若要使处于能级n=3的氢原子电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能量为-E3的电子撞击氢原子,二是用能量为-E3的光子照射氢原子答案BC解析大量处于能级n=3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产生光子的最大频率为E3-E1h,A错误;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能量减小,电子离原子核更近,电子轨道半径变小,B正确;若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恰好等于E2-E1,则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3-E1)-(E2-E1)=E3-E2,C正确;电子是有质量的,撞击氢原子是发生弹性碰撞,由于电子和氢原子质量不同,故电子不能把-E3的能量完全传递给氢原子,因此不能使氢原子电离,而光子的能量可以完全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D错误。
9.[2017·湖北七市联考]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其中莱曼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A.10种光子中波长最短的是从n=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10种光子中有4种属于莱曼系C.使n=5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 eV的能量D.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答案AB解析从n=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光子的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所以波长最短,A正确;由题意知,从n=5、4、3、2激发态跃迁到n=1时发出的4种光子属于莱曼系,B正确;由题图知,n =5能级的电离能为0.54 eV,C错误;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光子的能量大于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D 错误。
10.[2017·福建漳州模拟]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他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
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
钋(2148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 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
实验测得从钋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1.323 MeV、E L=1.399 MeV、E M=1.412 MeV。
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 MeV B.0.017 MeVC.0.076 MeV D.0.093 MeV答案AC解析设原子在n能级能量为E n,电子电离后动能为E动,则E 动=E n+E0,所以E n=E动-E0。
计算K、L、M三个能级值,E K′=-0.093 MeV,E L′=-0.017 MeV,E M′=-0.004 MeV。
所以跃迁情形如图所示,共可辐射三种频率的射线,射线能量分别为:E1=E M′-E K′=0.089 MeVE2=E L′-E K′=0.076 MeVE3=E M′-E L′=0.013 MeV即A、C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11.(10分)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只发射波长为λ1、λ2、λ3的三种单色光,且λ1>λ2>λ3,则照射光的波长为________。
(用λ1、λ2表示)答案λ1λ2λ1+λ2解析如题图所示,原子可发出3种不同波长的光子,由于λ3最小,即频率ν3最大,利用能级图可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hν3,hν3=hν1+hν2,即hcλ3=hcλ1+hcλ2,得λ3=λ1λ2λ1+λ2。
12.(10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 eV,核外电子的第一轨道半径为0.53×10-10m,电子质量m e=9.1×10-31kg,电荷量为1.6×10-19 C,氢原子的量子数为n时的能级公式为E n=E1n2,电子轨道半径为r n=n2r1,求电子跃迁到第三轨道时,氢原子的能量、电子的动能和电子的电势能各多大?答案-1.51 eV 1.51 eV-3.02 eV解析氢原子的能量可由氢原子能级公式E n=E1n2求出,而动能可由氢原子轨道半径公式以及向心力公式求出。
氢原子的能量为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则第三个问题不难求出。
氢原子的能量E3=132 E1=-1.51 eV。
电子在第三轨道时半径为r3=n2r1=32r1=9r1①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库仑力提供,所以ke2r23=m e v23r3②由①②可得电子的动能为:E k3=12m e v23=ke22×9r1=9×109×(1.6×10-19)22×9×0.53×10-10J=1.51 eV。
由于E3=E k3+E p3,故电子的电势能为:E p3=E3-E k3=-1.51 eV-1.51 eV=-3.02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