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智慧校园规划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7)1.1项目背景 (7)1.2项目概述 (7)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8)2.1是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师生群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8)2.2是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城市教育水平的需要 (8)2.3是实现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需要 (9)2.4是加强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9)2.5是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普及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的需要 (10)2.6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需要 (10)2.7是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新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 (11)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 (12)3.1总体发展需求 (12)3.2功能应用需求 (12)第四章项目建设思路 (14)4.1建设理念 (14)4.2建设目标 (15)4.3建设策略 (16)4.4建设特色 (16)4.4.1新技术的使用 (16)4.4.2面向服务的建设原则 (22)第五章系统整体设计 (25)5.1系统设计依据 (25)5.2系统结构设计 (25)5.2.1总体技术架构 (25)5.2.3系统网络结构 (28)5.3系统功能设计 (28)5.3.1智慧校园的统一管理平台功能 (28)5.3.2面向校园管理的功能 (29)5.3.3面向校园教学的功能 (29)5.3.4面向校园生活服务的功能 (29)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 (30)6.1智慧校园统一管理平台 (30)6.1.1系统概述 (30)6.1.2系统功能 (30)6.1.3系统实现 (31)6.2高效的校园管理 (33)6.2.1校园通信网络 (33)6.2.1.1校园信息网络设计 (33)6.2.2.2校园数据传输专网设计 (42)6.2.2.3校园WI-FI网络设计 (48)6.2.2.4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53)6.2.2校园安全监控 (59)6.2.2.1概述 (59)6.2.2.2校园安全防范系统总体设计 (59)6.2.2.4视频监控系统 (61)6.2.2.5联网报警系统 (63)6.2.2.6电子巡更系统 (65)6.2.2.7统一通信系统 (65)6.2.2.8安全管理平台 (67)6.2.3.1 系统概述 (69)6.2.3.2 系统总体设计 (72)6.2.3.3 系统功能模块 (73)6.2.3.1 系统概述 (80)6.2.3.2 系统总体设计 (82)6.2.4教务管理系统 (84)6.2.4.1系统概述 (84)6.2.4.2总体规划 (85)6.2.5校园OA办公系统 (89)6.2.5.1系统概述 (89)6.2.5.2总体规划 (90)6.2.6校园信息安全管理 (93)6.2.6.1系统概述 (93)6.2.6.2总体规划 (93)6.2.7 校园能源管理 (100)6.2.7.1 系统概述 (100)6.2.7.2 总体规划 (101)6.3智能的教学过程 (103)6.3.1交互式多媒体智能教室 (103)6.3.1.1系统概述 (103)6.3.1.2系统结构 (104)6.3.1.3系统功能 (104)6.3.2远程教育系统 (107)6.3.2.1系统概述 (107)6.3.2.2系统结构 (108)6.3.2.3系统业务实现流程 (108)6.3.2.4系统功能 (109)6.3.2.5系统参考配置 (110)6.3.3虚拟实验室 (111)6.3.3.1系统概述 (111)6.3.3.2系统组成 (112)6.3.3.3系统功能设计 (112)6.3.4.1系统概述 (115)6.3.4.2系统结构 (115)6.4.3.3系统功能 (116)6.3.5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 (116)6.3.5.1系统概述 (116)6.3.5.2系统实现原则 (116)6.3.5.3系统建设内容 (117)6.3.5.4系统建设要求 (118)6.4幸福的校园生活 (120)6.4.1校园一卡通 (120)6.4.1.1系统概述 (120)6.4.1.2校园一卡通系统与功能 (122)6.4.1.3一卡通建设原则 (130)6.4.2数字图书馆 (131)6.4.2.1系统概述 (131)6.4.2.2系统介绍 (131)6.4.2.3系统组成 (131)6.4.3校园电视广播 (132)6.4.3.1有线电视系统 (132)6.4.3.2校园IP广播系统 (135)6.4.4校园信息发布系统 (142)6.4.4.1系统概述 (142)6.4.4.2系统组成 (143)6.4.4.3系统功能应用 (144)6.4.5校园公共应用系统 (145)6.4.5.1车辆管理系统 (145)6.4.5.2信息查询系统 (148)第七章项目实施建议 (150)7.1项目建设步骤 (150)7.2项目组织管理 (152)第八章项目运维管理 (153)第九章效益与风险分析 (155)9.1效益分析 (155)9.2风险分析 (155)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
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
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系。
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校园信息化建设历程也不断演进。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飞速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30多亿元专项资金在中西部农村支持建设近20万间多媒体教室,近15000学时的视频教育资源库免费覆盖1.6亿农村学生。
在高中教育阶段,所有学校都要求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高等教育领域,1800家图书馆共享服务,38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
在继续教育领域,数千万人通过网络形式接受中学基础教育,国家开放中学聚集国内外优质课程25000门。
信息化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多个环节得以应用,改进了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巴中市的教育事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稳步发展,多年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全市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1.2项目概述应用场所概况:全新新校区总体占地面积280亩,供8000名左右学生及500名左右老师学习办公使用;巴中中学有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实训设施、公共设施、体育设施和培训设施等六大类建设项目。
包括:公共教学楼、宿舍、食堂、实训基地、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培训认证中心等一批建筑,整个建设过程将分期进行,分步实施。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2.1是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师生群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城市教育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经过了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从农村化到城市化的伟大历程。
耕耘不辍,春华秋实,城市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新的历史起点,正全面进入一个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能够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变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扩大数字化教育的辐射力度,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从而为城市学生、老师、家长、学校提供无处不在的资源共享服务、互动教学服务,城市教育局拟建设城市城市智慧校园。
本项目建成后,将加快城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优化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满足受众群体对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师生群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2.2是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城市教育水平的需要城市教育局高瞻远瞩,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思路,以强大的魄力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大手笔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全面赶超,并把城市打造成全国先进的数字教育强市的目标。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教育管理者、被教育者可在异地进行无障碍交流,节省沟通成本,降低管理费用。
通过数字化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即网络化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学校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城市教育信息化水平。
2.3是实现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需要当今世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迅猛的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技社会需要具备跨专业和跨学科进行研究和创造的能力,需要通晓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知识和具有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才,需要在广博知识基础上具有一专多能的“通才”。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显得现代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信息化对经济、文化、国防、人民生活及整个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样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城市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迫切需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大胆创新,摸索出城市数字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给学生、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等群体提供非常便捷、实用和人性化的现代化数字教育服务,方便受众群体共享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云平台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公平性,有利于满足师生群体不断增长的校园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4是加强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不仅使学习互动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使教育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