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使用情境中的交互设计
描述或渲染的某种环境、情景。交互设计出现之后,95+1 4,--533 将这种方法移植到交互过程中,并对它的内涵作了拓展,将使用 情境拓展为“形态,内容,目标,赋予生命”。
(!)需求情境 用户的需求是设计的第一要素,它描述的是用户在使用产品 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需求存在的场景,即为需求情境。以手机游 戏为例,当用户需要用手机进行娱乐时,游戏所传达的场景即是 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一场景也决定了界面的元素、布局 以及用户参与游戏的整个行为框架。用户的这种需求产生时,设 计师应当分析用户对于游戏的期望,比如界面、画风等,然后再对 其后的小场景进行细分,比如用户期望什么样的背景音乐、哪种 类型的角色等等。每一种需求事实上都对应一个特定的场景,这 些源于需求的场景集合即称为“需求情境”。需求其实是一种心理 活动,它是抽象的。因此,设计师面对需求场景时应当将它简洁 化,这样才能直接将它转化为设计依据。对交互设计来说,仅有需 求场景是不够的,容易形成简单甚至枯燥的体验感受,还需要诸 如环境情境等加以补充。 (&)环境情境 环境情境描述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所处的空间状态及肢体 状态等。需求场景是对使用情境的抽象,而环境情境则是某种程 度上的具体化。比如用户使用手机游戏时,人们更多的关注于游 戏本身,而对于当时所处的场所,在什么时间段,用户或坐或躺, 这些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上述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用户 对于交互设计的体验。当需求情境确定之后,设计师接下来的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152
! & -./(01
作应是对这些可能影响交互效果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尽可能地 减少环境对用户的影响。
!"反馈 反馈,即交互行为中机器对用户行为的呼应,它是交互设计 中的基本形式。对手机的交互设计来说,包括内容反馈和时间反 馈,而时间反馈又显得格外重要。所谓时间反馈,是指手机的响应 与用户的行为符合情况,分为及时反馈与延时反馈。系统响应的 时间与人的动作同步,即为及时反馈,反之则为延时反馈。根据梅 耶的时间接近原则和空间接近原则,交互过程中时间与空间两个 维度同步时,反馈效果较好。如果时间与空间不同步,容易对用户 的行为产生干扰,影响体验效果。 二、手机交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手机以移动为基本使用情境,而传统的机器都是以静态 场景为基准,这必然给交互设计带来新的挑战。用户使用手机可 以说是随时随地,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广泛使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的交互设计几乎产生了颠覆性的影 响。例如移动过程中,用户的肢体状态会影响辨识的清晰度、操作 的准确度、肌肉的疲劳程度等。如何满足手机交互过程中的易用 性、简洁性等,需要设计师大胆创新,小心求证。 #"操作目标的位置 大多数用户都属于右利,用右手独立操作是用户使用手机的 常态,在这个交互过程中存在着“热区”与“盲区”(图 $)。热区通 常是指拇指最容易达到的范围,而盲区则是拇指不易触碰的范 围。手机屏幕的左上角与右下角最不利于拇指的操作,当界面元 素处于盲区时,用户的操作难度明显增大,满意程度也急剧降低。 %&操作目标的尺寸 考虑到手机屏幕尺寸的有限性,手机的图标一般都较小,甚 至与手指的最佳点击尺寸相差很大,其操作难度可想而知。主流 手机的操作目标比手指的外形尺寸小很多,容易产生定位不准等 问题,误操作也因此而增加。对手机的设计来说,屏幕尺寸与手持 的舒适程度是矛盾的,加大屏幕尺寸虽然有利于显示效果和手指 点击,但会影响手持效果,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手机交互 设计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文字输入 文字输入是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也是常用操作,其交互性 是研究的重点。智能手机一般采用虚拟键盘,它的布局则沿用了 传统 '( 键盘。尽管 '( 键盘已有较为成熟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但 它并不适用于虚拟键盘的交互过程。比如虚拟键盘的按键尺寸太 小、间隙不够、特殊符号的切换过于复杂等,都会对用户的体验造 成困扰。 三、手机交互设计的原则 #&满足需求 智能手机的首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便利,对于开发者来说, 满足用户需求是终极目标。以手机的 )'' 为例,其目的在于满足 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它的交互设计应当给用户营造良好的体 验。开发人员热衷于创建一些包含各种参数的对话框,以建立与 机器的某种关系,但用户并不习惯。对手机用户来说,容错设计是 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总体来说,错误提示的出发点 应当是善意的,以帮助用户为目的,而不是责备甚至惩罚。 此外,交互界面作为连接手机与人的纽带,它通常内置于不 同的 )'' 中,因不同的需求而被触发。交互界面的关键在于引导 用户方便地使用软件的各种功能,实现既定目标。这一交互过程, 唐纳德·)·诺曼将它描述为“目标、任务和活动”,活动是指用户 的操作,任务则是用户为了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基于 上述理论,可以将手机 )'' 的交互界面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导航系统。结合手机的使用情境,导航系统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它可以引导用户来回切换,有明确的指向性,并引导用 户进行相关的操作。就这一点来说,导航系统内在的逻辑性是非 常重要的,与用户的行为习惯保持一致是最基本的原则。 其次是用户与手机交互过程中的各种提示及反馈。以用户惯
一、手机交互设计的内容 !#交互设计 手机的交互界面包括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关于它的内涵及 外延,学术界已有较为深入的阐释。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 (23,1 45567-) 指出,交互设计关注的是传统设计不太涉及的领 域,即行为的设计。因此,交互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设计,还需 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界面、交互 等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作为联结人与机器的纽带,交互界面可以 促进机器与人的交流,不管是交互设计还是视觉设计,始终都应 当以人为中心。在交互设计的应用方面,谷歌领先于业界,它提出 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制定了实用且具体的规范。 &8手机的使用情境 “使用情境”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通常指作品
方法探索
手机使用情境中的交互设计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 余莹莹
摘 要:由于交互设计的介入,智能手机不但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的交互设计几乎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带来了新的挑 战,如操作目标的位置、操作目标的尺寸、文字输入等问题。如何保障手机交互过程中的易用性、简洁 性等,需要设计师大胆创新,小心求证。文章对手机交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议,包括满足需 求、整体一致性、隐喻三个方面。 关键词:手机 交互设计 使用情境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的诸多行为习惯,人们越来越依赖 手机,诸如浏览资讯、游戏、购物、办公等都离不开手机,它的通信 功能已不是唯一的重点。由于交互设计的介入,智能手机得以重 新定义,不但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创造了许多商机,越来越 多的商业活动借助手机平台进行推广,甚至颠覆了某些传统商业 模式。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的交互体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 视。美国交互设计之父 ()*+,-. /0*+,1,1 作了较为权威的定义, 即交互设计通过产品的媒介作用来适应人的行为习惯,它着重处 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的心理、行为和情感等要 素。鉴于以上原因,手机使用情境的交互设计业已成为学术界研 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