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诺曼征服对英国王权的影响.doc新

浅谈诺曼征服对英国王权的影响.doc新

浅谈诺曼征服对英国王权的影响摘要:13、14世纪之交,英国王权极度强化,国家政体由地方君主制发展到等级君主制。

君主权力强化,探索英国王权不断地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知道起因于“忏悔者爱德华”统治时期的诺曼征服对于英国王权有着巨大的影响,英国历史学家几乎都承认其历史地位不亚于宗教改革、光荣革命和工业革命。

诺曼底公爵威廉就任英国王位后,其执政措施以及就任王位带来的相应影响使得英国在其军事、政治、教会、土地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可否认,诺曼征服对现今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也具有间接作用。

谈及诺曼征服对英国王权的影响,我们不仅要论及其对当时英国王权的改变,而且还应思索诺曼征服后英国历史的改变,以及此次诺曼征服所波及影响范围,同时要从细微前后对比角度去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关键词:诺曼征服;爱德华威廉;英国王权;影响谈及诺曼征服对英国王权的影响,我们首先应了解征服前英国王位问题及其历史背景与特点,以此才能更好的了解、理解诺曼征服的影响。

5世纪前半期,日耳曼人不断侵入不列颠,其大致包括裘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与此同时法兰克人征服了高卢北部,从而切断了罗马与不列颠的联系,并最终使得在民族大迁徙的压力下,罗马军团不得不撤出不列颠。

罗马军团的撤出为日耳曼人更深层次的征服减少了一定阻力。

经过长期兼并战争,到了6世纪和7世纪初形成了七个王国,史称“七国时代”。

829年,七国之一的威塞克国王艾格伯特(802—839)统一七国,建立了英格兰王国。

此后丹麦人不断入侵英格兰,并且丹麦王斯温一世(985—1014)与1013年正式受封为英国国王。

但是其子继位后开始征收沉重的租税,其暴虐的统治最终导致其死后,所立的“帝国”趋于瓦解。

1042年,由高级教士、名门显贵、高官显宦组成的“贤人会议”拥立流亡于诺曼底的阿尔弗烈德(英王艾格伯特之孙,曾率众抵抗丹麦人进攻、签订威德摩尔合约,实行英丹分治)后裔爱德华三世(1042—1066)为英国国王。

1066年,爱德华逝世,本应继承王位的威廉在教皇的支持下开始进攻由“贤人会议”推选哈马德(英格兰的贵族伯爵,爱德华的内兄)为王,并沿岸设防,于1066年9月侵入英格兰,击死英王哈罗德、占领伦敦、加冕为王,称威廉一世(1066—1087),在英国建立起诺曼底王朝(1066—1154)。

诺曼征服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使英国社会在政治、经济、阶级结构、民族关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自此后,英国中央集权加强,王权不断强化,专制王权开始形成。

一、诺曼征服前的英国王权爱德华三世就任英王之前,英国就已存在三个享有巨大自治权的大伯爵领,其分别是诺森布里亚伯爵斯沃德、麦西亚伯爵利奥弗里克、威塞克斯伯爵古德汶,他们相应占有英格兰北部、中部、南部,其中古德汶伯爵是当时最富强的贵族。

由于古德汶伯爵的庞大财富及与之匹配的政治技巧,实质在忏悔者爱德华登基的最初几年里威震英国[2]。

爱德华就任后,三个伯爵不仅依旧,并且古德汶伯爵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

爱德华一生是一个生性懒惰、随和的人,其难缠的个性激化了英国早已存在的地区分离倾向。

[2]由此可见,在当时领主干预国王权力、国家濒临分裂的背景下,爱德华软弱的个性无疑加剧了国王权力的散落,并最终导致到古德汶与其他利益集团的白热化。

除上述之外,仍有爱德华近臣掌握巨大权力。

其分别是爱德华的侄子——拉尔夫,伦敦主教罗伯特。

由此几者之间为争取利益暗相争夺。

此时英国权力已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一是占有大量领土的伯爵。

这些伯爵凭借其巨额的领土财富以及对王权推举功臣之势而企图信用亲信干涉王权,其中以哈罗德(古德汶伯爵之子)为首,凭借其为国王内兄,以及英国主教的支持和其在全国独有的地位而最终夺权;二是来自挪威维京人的威胁。

在英国10世纪后十几年里,英国一度沦为维京人的猎物。

自此,英国便受到维京人的威胁,托斯蒂格更于1066年联合维京人入侵英国,成为威廉成功诺曼征服的一项重要条件。

为防止其入侵,英王采取各种措施,诺曼人威廉成为英国国王的继承人绝大部分也是出于此方面的考虑;三是受罗马教廷的威胁。

爱德华时期,英国教会的坎特伯雷打教主仍需获得教皇批准,罗马教廷在英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主教有权对英国国王加冕,对英国国王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四是受维坦会议的影响。

尽管国王队维坦会议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是由国内领主出席,受大主教领导的维坦会议,在政策决议制定上,不能不说它对国家意志的影响,对国家权力的影响,并且英国王位继承人主要由维坦会议讨论通过;五是受爱德华自身对王权不重视影响。

成长与诺曼底的爱达荷自来到英国,因其不会英语以及散漫的性格受到了英国贵族的抵制,在异地孤独寂寞且受漠视的他选择沉醉于与近臣的嬉戏与娱乐,无视古德汶家族的发展壮大,尽管的王权受威胁时采取了反抗措施。

但最终以古德汶重新获得领地而失败。

在古德汶死后,爱德华又重新其子哈罗德,并赐予其大量领土及一系列的封赏,导致了领主间权力、财富失衡,最终诱导了爱德华死后王位继承祸乱。

二、诺曼征服后的王权(一)、王权军事力量增强在经历王位继承人的一度变化后,以及就英国地理位置、环境而言,威廉公爵对英国王位权力的现状具有深刻的了解。

在加冕英国王国之前,他凭借其高强的军事才能以及对下属慷慨的赐予赢得了军队对他的忠诚,着为他伺候王权军事力量的增强提供前提。

在诺曼征服后,威廉将修道院需在国家危机时为中央政府提供军队的制度延伸至主教及大主教区,例如:彼得巴罗夫修道院和格拉斯顿里修道院各自必须在战时提供6名骑兵[2]。

总而言之,威廉从教会获得大量的骑士数量,军队的忠诚以及供应的增加无疑为王权的巩固、王权权力的增强提供基础。

诺曼征服前,英国只有严格意义上的四到五个城堡[2],无力抵御维京人及诺曼人的入侵,正如12世纪史学家奥德斯•维塔里斯而言:“缺乏城堡导致英国人无法抵御诺曼入侵。

”加紧建造多佛及克拉沃林城堡是哈罗德在诺曼人入侵前夕认识到城堡对英国的巨大作用而作出的决策,但就当时形势而言,这就为时已晚。

威廉登陆英国之后,吸取哈罗德教训,为防止北部维京人的再度入侵,于是在佩文西登陆之后不久,就在此建城堡,而后又相继在黑斯廷斯、佛尔克斯等地建城堡,直至其去世时,他一共建造了23座城堡。

[2]城堡的大量增加为英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提供条件,使得英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维京人的入侵,这在客观上维护、巩固了英国王权,使得英国王权权力大大增强。

诺曼征服使英国发生历史转折,切断了它与西欧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其与西欧大陆封建文明想联系,使得英国有分裂走向统一,加强了王权。

(二)、王权财富力量增强无论哪国王室那届统治者都深知财富与王权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国王拥有财富的多少对其王权的稳固与否成正比关系;在工业革命前,拥有财富的多少又与占有领土的多少相关联。

就当时英国而言,英国的土地大致有以下几部分:王室、领主、教会、农民。

在诺曼征服之前,国家的大部分领土为领主所占。

忏悔者爱德华统治最后十年里,王室的收入只有约五千英镑,还不足古德汶四兄弟(哈罗德、托斯蒂格、吉尔斯、利奥佛汶)年收入的15%[2],只要王室的收入低于任何两个地方大贵族的收入总和,而后者又愿意联合,那么王权岌岌可危了。

[2]诺曼征服后,王室收入土匪猛进。

在1087年威廉去世时,王室岁入额约在14000镑至17650镑之间,或者至少相当于爱德华时期岁入的三倍[2].。

岁入的剧增导致了历史学家所谓“强大而富于进取精神的王权”出现了,兵维持达一个世纪之久。

这种状况的出现首先应该归功于威廉及其附庸对反对者产业的没收,威廉一世征服后,为惩罚贵族最自己的背叛,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全部土地,将1/7留归王室,其余赐予170多个同征服来的亲属及部下。

土地财富的转移,必然导致政治权利的转移,新封贵族宣誓效忠国王,为国王服役。

亲属领土直接受封于国王,并且领土数量的极度增加必然导致王权的集中,中央较地方权力增加,无疑加强了中央集权,促使了王权的集中。

到11世纪80年代,王室已拥有全国土地的15% 到20%。

[2]与此同时,威廉也大量将昂贵的土地分封给帮助他夺取王位的主要成员,征服前全国土地分散约两千户所有除属于国王和教会的土地以外。

此时国家土地的分布已经完全改变,威廉时代,全国的分散数量减少90%,主要集中在一部分外国贵族之手。

王室土地占有量的急剧增加,直接促使国王财富的增加,进而国王权力的增长。

同时,1086年威廉针对全国土地、人口等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赋役清查,即《末日审判书》。

这次清查的结果表明,国王的直接封臣(称总佃户)共计1400人,而大封建主的封臣为7900人。

且在1400人的直属封臣中,只有180人是真正的大封建主,他们占有的土地几乎达到全国土地的50% [3]。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全国土地的相对集中以及土地所有人的相对分散,使得国王面对地方封臣威胁减少,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无形中加剧了中央集权,并且封建主占据土地使我们了解到英国已经过渡到封建社会(三)、贵族阶级与王室联系、国王联系加强诺曼征服前几个世纪里,英国贵族与王室之间的联系松散,其贵族只有一顶的纳税义务,而且数量少、偶尔纳税。

这种关系使得贵族以为其地并非来自王室,因而对国王、王室的服从自然不强,这就危害了英国国王权力的的强大,哈罗德凭借其巨大财富及政治军事能力就一度夺权。

而在征服来临时,一切骤变,威廉四世宣扬一种新鲜理论——“其附庸所获得的土地,终其所有权仍属于威廉及其继承人[2]”。

他曾命令全体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以保证政令统一[4]。

其下属须完成受封仪式时所承诺的封建义务为条件使用所获得的所有封土,其所需完成的封建义务有提供军事服役、提供信息、施行国王命令、纳税等。

英国贵族为维护其领土利益不得不听从国王命令,履行义务。

通过建立有条件的土地保有制度,坚强地主贵族与王权的联系,威廉建立了在许多年后才在欧洲政治中出现的封建制度的核心要件[2]。

由此英国出现了与同时代的法国不同的现象,即“我的附属的附属,也是我的附属”[5]。

这一系列的土地措施后,贵族阶级与王室的联系大大加强,国王权力随之大大增强,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王权得到巩固。

封建王国地确立,以及在对国王物质基础进行彻底清查的基础上,威廉一世逐步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集权的制度。

这从威廉执政后,逐步改组中央政府、废除“贤人会议”、建立御前会议机构可以体现。

御前会议的建立,掌握行政机构实权的为少数大领主和国王的近臣[1]。

同时在地方设郡,由国王任命郡守管辖地方。

由此,中央、地方都直接统属于国王,国王权力强化,掌握行政、军事等大权,为后世专制王权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四)、国王统治地方权力增强——“谋杀罚金制度”的建立诺曼征服过程中的黑斯廷斯决战后,英国国王威廉曾企图通过在关键职位上任用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巩固统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