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雷冬阳2018)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雷冬阳2018)

主要虫害:白粉虱、番茄斑潜蝇
(一)猝倒病
发生时期: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上。 症状:猝倒是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 遭病菌侵染,茎基部出现水渍暗斑,继而绕茎扩展, 逐渐缢缩呈细线状,秧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 倒伏。 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 色绵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
(一)猝倒病
番茄病害其它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2、减少来自土壤病残体的初侵染源:秋季深翻, 避免与茄科蔬菜尤其是番茄连作。 3、栽培措施: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及时早栽, 加强管理,促使早发。
(七) 温室白粉虱
成虫和若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 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
(七) 温室白粉虱
症状: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茎叶萎垂枯 死;稍大幼苗白天萎焉,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 幼苗逐渐枯死,但不猝倒。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 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菌丝结成大小不等 的褐色菌核。
(二)立枯病
辣椒立枯病—子叶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 病,植株站立枯死
(二)立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在土中或病残体中越冬, 腐生性强,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 传播:病菌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也可由农具 和粪肥等携带传播。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时危害严重。 病菌生长适温17~28℃,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 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五)晚疫病
药剂防治: 72%普力克(20毫升1桶水)、53%金雷多米尔 (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0克一桶水)、 72%克露(30克一桶水)、10%科佳(氰霜唑)悬 浮剂(10毫升1桶水)
(六)病毒病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 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
辣椒猝倒病—子叶期发病,病发必倒苗
(一)猝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越冬: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及病残体越冬 传播:雨水、风和灌溉水、带菌肥料、农具携 带传病。 发病条件: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幼苗生 长缓慢,利于秧苗最易发病。 病菌在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超过30℃以 上即受抑制。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后天气转晴,秧 苗常发病。
(五)晚疫病
茎上的褐色病斑
(五)晚疫病
叶片背面的症状
(五)晚疫病
青幼果发病症状
(五)晚疫病
果实上的症状
(五)晚疫病
花蕾及茎上的症状
(五)晚疫病
发生特点: 真菌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较 低 温 度 ( 15 ~ 25℃ ) 和 高 湿 度 ( 相 对 湿 度 95~97%)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温度过高不利 于病害流行。 氮肥多番茄徒长,排水不良易发病。
番茄生长衰弱、田间排水不良,发病重;反之 则轻。
(四)早疫病
药剂防治: 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可分散粒剂4000倍 液; 250g/L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五)晚疫病
部 位: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 症 状: 叶片上始发生于叶尖或叶缘,暗绿色水浸状, 象开水烫了一样; 茎上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边缘长出白色霉状 物; 果实上云纹状病斑,褐色,病果质地硬实,不 软腐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技系
主要内容
一、茄果类蔬菜 二、常见病虫害种类 三、番茄主要病虫害 四、茄子主要病虫害 五、辣椒主要病虫害 六、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茄果类蔬菜
番茄、茄子、辣椒、甜辣椒、酸浆等。
二、常见病虫害种类
(一)病害 真菌性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绵疫病、褐纹 病、枯萎病、黄萎病、菌核病、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叶 霉病、茄子绒菌斑病、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斑枯病等。 细菌性病害:叶斑病、疮痂病、青枯病、溃疡病、脐腐 病等。 病毒性病害:病毒病等。 线虫性病害:根结线虫病等。
部位:该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 症状: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 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 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后期长出菌核。 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 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 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
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 部或部分变成线状。
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 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 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 入茎、果内部。
(六)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六)病毒病
(六)病毒病
(六)病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烟草花叶病毒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番茄 种子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 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 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此外用汁液摩擦接种 也可传染。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 毒,引致发病。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 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
(二)茄子黄萎病
(二)茄子黄萎病
(二)茄子黄萎病
发病条件: 温暖高湿有利于该病害的流行,发病适温为19~24℃, 在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高,发生越严重。 重茬病重,重茬年限越长病越重。 在茄子始花期至盛果期若雨水多,或土地低洼,容易渍 水;大水漫灌,或灌水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造成土壤干 裂伤根发病重。 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缺肥以及土壤中线虫和地下害虫等 发生严重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四、茄子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褐纹病、黄萎病、绵疫病。 主要虫害:叶螨、二十八星瓢虫。
(一)褐纹病
部位:叶、茎及果实 时期:苗期、成株期均可被害。 症状:发病部位出现褐色凹陷斑,叶片初生苍 白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斑,边缘深褐, 中央浅褐或灰白,有轮纹,上生大量黑点。 果实染病,产生褐色圆形凹陷斑,上生许多黑 色小粒点,排列成轮纹状,病斑不断扩大,可达整 个果实,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 状僵果。
(三)灰霉病
用甲硫·霉威粉尘剂喷粉防治,或发病初期,用 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特立克木霉菌可湿性粉 剂、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多·霉威可湿性粉剂、菌核 净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乙烯菌核 利悬浮剂、过氧早疫病
时期: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 部位:主要侵害叶、茎、花、果。 症状:初呈水渍状,暗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 圆形病斑,直径可达2~3厘米,边缘有黄色晕环, 中央呈暗褐色的突起同心轮纹。
(六)病毒病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10%Na3PO4浸种20~30分钟→ 清水冲洗干净,可基本清除种子表皮携带的TMV。 2、避蚜治蚜防病。 3、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 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丰(抗毒 剂1号)200~300倍液,“NS-83”增抗剂100倍液, 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一)猝倒病
1、选好苗床地和床土消毒; 2、加强苗床管理,避免苗床湿度过大; 3、药剂防治:出苗后发现病害立即用甲霜 灵·代森锰锌、异菌脲(扑海因)、霜霉威(普力 克)、恶霜·锰锌(杀毒矾)等喷雾防治,每隔7d~ 10d喷1次,视病情喷1次~2次。
(二)立枯病
时期: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多发生于 育苗中后期。
(四)早疫病
(四)早疫病
(四)早疫病 叶片早疫症状同心轮纹
(四)早疫病
早疫病在叶片背面的表现
(四)早疫病
病叶萎蔫
(四)早疫病
发生特点:真菌引起。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 田间气温在1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开 始发生,气温上升到20~25℃时,连续阴雨,田间 湿度大,病害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 1、利用黄板诱杀成虫。 2、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用3%天达啶虫脒乳 油 1200 倍 液 、 70% 艾 美 乐 水 分 散 粒 剂 15000 倍 液 、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25%噻嗪酮(扑 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1500倍液喷1~2次。
二、常见病虫害种类
(二)虫害 棉铃虫、烟青虫、甜辣椒菜夜蛾、粉虱(温室 白粉虱、烟粉虱)、蚜虫、蓟马(棕桐蓟马、西花 蓟马)、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等。
二、常见病虫害种类
(三)螨类 侧多食附线螨、朱砂叶螨、二斑叶螨、截形叶 螨。
三、番茄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早疫病、 晚疫病、病毒病
(八)番茄斑潜蝇
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呈曲折婉蜒的食痕,苗 期2~7叶受害多,严重的潜痕密布,致叶片发黄、 枯焦或脱落。虫道的终端不明显变宽 。
(八)番茄斑潜蝇
1、使用番茄斑潜蝇信息素。 2、防治该虫应选8~10时,露水干后,幼虫开 始到叶面活动,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是喷药最 有利时机。 1.8% 虫 螨 克 乳 油 3000 倍 液 、 抑 太 保 乳 油 20003000倍液 、10%烟碱乳油1000倍液、10%除尽悬浮 剂1000倍液。
(一)褐纹病
1、播种前种子消毒,其方法是:先用冷水将种子浸3~ 4小时,再移入50℃温水浸种30分钟或在55℃温水浸种15分 钟,浸种后即用冷水降温,阴干备用。
2、苗床土消毒。 3、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 4、加强管理,施足底肥,三要素肥料平衡使用。 5、喷洒杀菌剂: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 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共2~3次。
(二)立枯病
药剂防治: 若苗床已发现少数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选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 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 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湿度 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细火土加以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