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临床研究 •心肌炎、肺水肿或肺出血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本组病例显示:本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夏季发病率高,本地区高发季节为4~7月份;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绝大部分年龄<3岁(76%);普通病例292例,重症病例121例,危重病例3例,死亡2例,重症病例比例(30.14%)较往年增高;皮疹多分布于手掌、足底、口腔黏膜,部分分布于臀部、膝部,越是重症病例皮疹越不典型,重症者以散在皮疹为主,以针尖样出血点样皮疹或暗红色皮疹为主,有时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重症病例中神经系统受累的最常见症状依次为精神萎靡,惊跳,嗜睡,激惹烦躁,体征最常见为膝反射亢进,颈抗阳性;本组病例行行CRP检查361例,正常者341例,占94.46%;血常规检查418例,其中白细胞升高>10×109/L者80例,占19.14%,心肌酶检查418例,升高86例,占20.57%;空腹血糖检查418例,升高83例,占19.86%;脑脊液检查108例,90例白细胞数升高,有神经系统症状者脑脊液检查阳性率高(83%),脑脊液检查方便快捷,基层医院也能开展,不失为手足口病并脑炎的理想检查手段。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积极脱水降颅内压、短期应用激素,可防止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2]。
本组病例中117重症病例早期积极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防止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肌炎、肺水肿或肺出血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易惊、呕吐,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出汗,肢端凉,高血压,高血糖,白细胞升高等表现的患儿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早期识别,密切观察。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3],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儿科医师随时随地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警惕,认真仔细体检,以便早期识别和发现重症病例,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1] 蔡栩栩,刘春峰,刑艳玲,等.重症手足口病(附三例报告)[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7.[2] 杜曾庆,刘晓梅,李凌媛,等.手足口病并发脑炎16例临床及治疗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3(16):277-278.[3] 祝益民.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780-781.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杨春敏(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7)【摘要】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尿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比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比起对照组尿蛋白明显减少,尿素氮、肌肝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厄贝沙坦可有效降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展。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肾病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01-0198-02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在血透患者原发病中及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发中占有重要地位[1,2]。
在高血压肾病未进入替代治疗前,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我院采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发布的标准。
收缩压≥21.28kPa (160mmHg)或舒张压≥12.64 kPa(95mmHg)。
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
年龄35~79岁,平均(56.5±7.5)岁。
所有患者治疗前未服用降压药物,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80 mg,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天一次,早餐后服用。
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尿酸。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资料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比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观察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尿蛋白、尿素氮、肌肝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治疗后观察组比起对照组尿蛋白明显减少,尿素氮、肌肝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高血压肾病是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表1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kPa)组别例数dSBP dDBP观察组治疗前3023.41±3.1215.14±1.54治疗后3015.98±2.219.16±0.78对照组治疗前3023.54±3.1514.96±1.24治疗后3018.11±2.2512.18±2.25• 临床研究 •199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恶性高血压所至)[3]。
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
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可以降低肾小球内的压力,减轻肾脏的工作量,还有抗炎、抗纤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BuN 、Scr 的比较组别例数尿蛋白(g/24h )BuN (mmol/L )Scr (μmol/L )观察组治疗前30 1.55±0.4111.86±3.12122.3±25.6治疗后30 1.19±0.187.01±1.8694.5±24.8对照组治疗前30 1.56±0.3911.74±3.11121.8±27.6治疗后301.53±0.3211.07±2.14118.5±22.5维化的作用,也能保护肾脏,减缓肾脏发展成为尿毒症速度。
其使用原则是早期、早量、长期、联用。
研究表明,ACEI 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ACEI 降低尿蛋白优于其它的降血压药物。
本研究表明,厄贝沙坦能使血压有效地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能够预防、稳定或延缓高血压肾损害。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工作组.1999年度全国透析移植登记报告[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2):77.[2] 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63.[3] 陈香美.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脏损害[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10):563-565.[4] 黄颂敏,欧三桃.高血压病肾损害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10):566-568.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张 霞(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摘要】目的 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以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脱水结合手术的方法治疗,先用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中西医结合进行脱水治疗,如治疗无效再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72例患者经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脱水治疗后肢体功能逐渐恢复;64例患者转为手术治疗。
136例患者98例(72.06%)恢复良好,38例(27.94%)出现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未出现药物毒副作用。
结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可先给予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给予手术切开减压,以减少手术风险。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6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01-0199-02骨筋膜室综合征(OCS )是指四肢创伤后骨筋膜室内发生进行性加重的血循环障碍,而使其中的神经肌肉发生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多发生于小腿和前臂,在粉碎性骨折并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中较常见。
由于缺血是进行性加重,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很重要[1],因为缺血达到一定程度及时间后可损害神经和肌肉,出现不可逆性的坏死,致使肢体功能发生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136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136例,其中男79例,女57例;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为42.7岁;受伤原因为:48例患者因车祸肢体受撞击骨折,32例患者因重物挤压受伤,25例患者为硬物击打致骨折,31例患者为其他原因受伤;病程在6~72h ,平均病程为35.8h ;临床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疼痛剧烈、活动功能障碍、感觉迟钝,患肢骨筋膜室内软组织张力增高,创伤发生在上肢者桡动脉搏动减弱,发生在下肢者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1.2 治疗方法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入院即给予X 线或CT 检查,了解受伤情况,如病情允许,先给予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20%甘露醇125mL 加压静滴,最好在5min 内滴完,再给予β-七叶皂甙钠10mg 溶入4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推注。
2h 后再应用一次,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如症状有改善再改为8h 一次,保守治疗3d 后观察效果,如效果不佳改为手术治疗,根据受伤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手术后给予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巩固治疗。
2 结 果72例患者经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脱水治疗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肢体功能逐渐恢复,64例患者转为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