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Education [收稿时间]2015-09-15[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教指委教研课题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聂磊(1973-),男,上海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环境工程学院园林学教授,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园林工程技术。
2016年4月April ,2016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真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该是既能掌握和运用实用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智力工具,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这类人才的明显标志。
高职院校应善于捕捉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与时俱进、具备职业素养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在园林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而在基本操作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等不同教学层次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一专多能、乐业创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遵循园林绿化行业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到园林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强调通过产学研用结合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园林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710;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149-03园林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聂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环境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0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既不是卓越的工程大师,也不是仅掌握单一技能的卖油翁,而是既能脚踏实地工作又能创业创新的现代鲁班。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能力、就业能力培养等诸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方能取得实际成效。
本文以园林工程专业为分析对象,从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以期为培养工程专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有价值的经验。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意义传统技能型人才主要指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与此相比,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应用智力技能来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岗位不断分化细化,新职业岗位层出不穷,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这种新型的技能技能人才应该是既能掌握和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实用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技能;同时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思考能力是这类人才的突出标志。
高职院校应及时跟上时代发展需要和企业实际需求,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规格要求出发,培养出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气息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以园林工程专业为例,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量缺乏这个问题严重困扰着园林行业企业。
高职院校园林工程专业要想能秉承“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紧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行业急需和社会满意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专多能”的技能知识结构这一重要前提出发,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园林绿化行业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到园林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强调学生在完成整个行业工作链的技能学习的同时,突出某项关键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培育出具备“职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创新能力”的园林工程建造师、园林设计师、园林绿化管理员、园林工程资料造价员等园林行业职业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园林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的具体内容(一)按照“一专多能、乐业创新”的教学改革方向,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方案园林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区域园林相关产业为宗旨,构建校企社政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新办学模式,紧密面向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走生态化、信息化、城市化的专业建设道路,与铁汉园林、深圳园建、四季青园林等行业龙头企业一起紧密合作,与行业龙头企业著名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思想,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主要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要149求,共同确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标准,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行业无缝对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园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懂设计、能施工、会管理的园林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岗位为园林绿化设计师、园林绿化工程建造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员、园林工程资料造价员等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专多能”的技能知识结构这一重要前提出发,按照“一专多能、乐业创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围绕“职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园林绿化行业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到园林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强调学生在完成整个行业工作链的技能学习的同时,选择其中一个环节,重点掌握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
强调通过产学研用结合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学生同时获得计算机工程绘图员、绿化工、园林工程施工员、园林造价员等职业证书。
(二)以“小灵通”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宽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引入深圳市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将绿化工、绘图员、施工员等岗位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重点开展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校本特色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和真实生产工艺或业务流程的精品课程;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建设园林绿化行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灵通”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
其中的“小”,指的是小而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其内容不求过深、理论不求过难、技能不求过多。
通过设置短小实用有趣且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生的主动性。
所谓的“灵”,指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能力培养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所谓的“通”,指的是打通课堂和社会、理论和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教育的职业性,注重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一专多能的行业通用性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自主探究、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式学习(PBL)等教学形式,注意多元化教学方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通过“校企双导师”等教学制度切实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根据产学研用结合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着“校企共建,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与深圳城建集团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行业无缝对接。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构成,以行业技术规范、职业鉴定标准和企业岗位工作规定的核心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指标为导向,制订实训教学文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运行质量,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规模化。
专业采用“2+1”的培养模式,强调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重,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以企业真实任务为出发点,以项目为载体,推行生产性的实训项目,课程均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在实训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引入学徒制教学内涵,从职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意识、职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全程指导。
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从产学研用结合入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校内外优秀教师队伍园林工程专业建设紧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深圳及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打造花园城市、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要求,以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为专业建设突破口,重点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打造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和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结构合理、校企共育互通的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实现与深圳园林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其中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人数与专任专业教师之比达到1∶1以上。
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下的企业生产与技术研发,让教师普遍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较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双师型教师,活跃在本区域的行业和企业之中。
专业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研究院所一起建设高质量的技术中心、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基地,开展高水平产学研用技术开发合作,打造高水平园林技术创新团队。
通过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水平园林绿化技术服务和职业资格培训,强化自主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以产学研用合作为突破口,大力提升专业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尤其是行业知名龙头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合作的核心难题,园林工程专业从加强专业自身技术研发与服务实力入手,大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实力,积累经验。
通过与绿化行业企业在产学研用方面的紧密结合,开展校企间的深度交流与工学结合,不仅在150University Education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职业证书的考评、实训基地的合作建立、顶岗实习等人才合作培养过程中实现高水平的产学研用融合,更着重提高专业的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实力。
目前,园林工程专业与深圳市行业知名企业四季青绿化公司、铁汉园林、深圳城建集团等已有长期开展深层次技术合作的经验,通过组建园林科研团队,共同申报科研立项、实施了“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生态恢复技术”、“珠三角节约型绿化技术集成示范”等国家、省、市级各项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的技术合作研发,合作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专业在本地区行业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园林行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