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家庭知识讲座
《家长行为规范》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 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培养孩子劳而有获的 观念。这样会提高孩子 的进取心、树立正确的 财富观。
《家长行为规范》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 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 女的合法权益。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适 当把握零花钱数量,过分放松会引 发孩子乱花钱、假大方、纨绔阔绰 等一系列问题;把握过紧会让孩子 对孔方兄斤斤计较,影响孩子日后 的人际交往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 第一,三岁以前,这是孩子语言、思维、 行为方式、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第二、 小学一、二年级,这是学习品质、学习习 惯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第三,青春 期。这个时段,孩子的变化十分巨大,如 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在这一时段变得让你 手足无措,他(她)可能会做出很多傻事, 甚至变坏。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 千万不要过分一味迁就孩子,溺爱孩子。 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 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错误。因为你过分 溺爱孩子,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观念:父母 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将缺 乏感恩之心。长大后,你一旦能不能满足 他的要求,你的痛苦就开始了。
《家长行为规范》
安全教育活动,及大阅读活动等。对于一二年级的家长显
得更加重要。
不带玩具到学校。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坐 得住的习惯。不要带着孩 子不停地乱串,否则孩子 上学后将面临困难。因为 学习首先要坐得住。
《家长行为规范》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 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 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 展。
家庭知识讲座
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 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 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 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
《家长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 教育子女的职责。
首先,家长要了解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未 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 律法规,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科学的方 法引导子女健康成长。
《家长行为规范》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 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
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不要边看电视,家长在陪孩子的时候 不要手机不离手,这样孩子也会变得喜欢玩手机,不那么 专注。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适合学习的环境,为孩子准备 独立的书桌等。
学校有很多需要家长合作完成的任务。比如寒暑假的
再次,家长要确保子女的人身安全。有的家长认 为只要给孩子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放任孩子不 管,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长行为规范》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
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
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孩子在学校,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孩子考多
《家长行为规范》
八、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 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 教育环境。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年轻夫妻不要动不动吵架,至少 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打架。 否则,家庭这个安全的港湾将使孩 子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会使孩子产 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不安全感的 孩子必然要到外面寻找安全感,很 容易产生加入不良小团体、早恋等 问题。
《家长行为规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 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 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家长行为规范》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 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不要把老师当外人。对孩 子而言,老师和家长一样都 是教育者,两者形成合力, 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孩子年幼无 知,动手打父母、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娘时, 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 事了,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 要尊敬老人。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 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己获得价值感的 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 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诸如此类。我们都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永远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 优劣的唯一标准。孩子的做人品质、 应对挫折的能力、良的人际交往水 平,是获得成功幸福的更重要的条件。 (能全面评价孩子的家长就是教育理念 先进的家长,然而由于家长的学识、 境况等方面的不同,能有此观念的极 少。)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棍棒底下出
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无缘无故地把自 己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否则你的暴 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
• (注意:这里强调的“不要动不动”, 但并非是不能打,关键要把握住什么时候 打?打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打?对于有些 极端的错误,不用极端的举措,孩子容易 忘记。必要的惩戒是必须的。有些出了很 大问题的孩子,家长还在强调“我从小就 没动过他一指头”,显然是犯了纵容的错 误。)
少分有什么奖励,却很少告诉孩子在平时与同学的相处中有 没有友好,跟长辈相处有没有文明礼貌。在公共场所教育孩 子不随手乱丢垃圾不乱吐痰,在安静的场所学会保持安静不 打扰他人。在排队的时候不推不挤。同时告诉孩子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做错了事情是要承担后果的,学会懂得法律意识。
这些在学校老师都会教育,但是效果如何就看每个学生自 己和他所处的家庭教育和环境了。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 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 榜样。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对 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 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 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 式、世界观价值观都将带有你们的影 子,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 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