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2017中考汇总教师版)

中国古代史(2017中考汇总教师版)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BA .半地穴房屋B .打制石器C .稻谷D .彩陶器2.《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 )A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3.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A .①B .②C .③D .④4.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BA .云南元谋B .北京周口店C .浙江河姆渡D .陕西半坡村5.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C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聚落D .河姆渡聚落6.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B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B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铁农具D .曲辕犁8.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B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D.铁器时代9.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A.建造干栏式房屋B.种植粟C.铸造司母戊鼎D.使用甲骨文10.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BA.黄河中游B.长江下游C.珠江三角洲D.辽河流域1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12. 右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 年。

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C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3.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A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14.黄河和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B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15.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16.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C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7.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CA.生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D.饲养水平的提高18.《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C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19.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B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20.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CA.黄帝B.舜C.禹D.启21.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22.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A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3.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C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24.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5.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D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6.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D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27“(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A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28.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B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9.下列与右图相关的制度是()A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30.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楚庄王“同鼎中原”反映了()CA.废除了贵族特权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分封制遭到破坏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31.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D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3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AA.问鼎中原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33.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D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34.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B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3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A36.《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DA.推行县制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37.《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B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文景之治D.北魏孝文帝改革38.“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39.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DA.鼓励农业生产B.承认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40.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A B C D 41.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鞍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商缺变法()BA.奖励农耕B.按军功授爵位C.推行县制D.抑制商业贸易42.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B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C.推行县制D.重农抑商43.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

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A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4.“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CA.推行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编制户口45.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赢政()A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4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B A.首创皇帝制度B.统一全国C.抵御匈奴D.开发南疆47.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A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48.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B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9.《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D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B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51.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

“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BA.西周实行分封制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52.“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他”是指()B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隋文帝53.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

”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C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4.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A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交子D.会子5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