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尘危害及检测优秀课件

粉尘危害及检测优秀课件


在静止空气中 下降情况
加速度 等速度 布郎氏运动
粒子直径 (um)
100 10 1 0.1
沉降速度 (m/h)
2829.6 28.2926 0.282926 0.00282926
粉尘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
粉尘粒径的大小决定粉尘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
空气动力学直径概念:
(aerodynamic equivalent diameter,AED):
32.3 26.3 8.8
50(58.1) 30(17.7) 20(22.0) 20(54.1 50(16.3) 25(20.0) 26(20.0)
其它
火成岩3 砾岩15
火成岩8 砾岩5
石灰岩5 凝灰岩36 玄武岩38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岩尘成份: 游离二氧化硅 硅酸盐:长石、云母、高岭土 氧化物:Al2O3、CaO、MgO、Fe2O3 金属元素:Ni、Zn、Ca、Al、Ba、Zr
混合性粉尘 Mixed dust
煤矽尘 电焊烟尘
一、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2、按粉尘粒子大小 可见粉尘:直径>10um
显微粉尘:直径10-0.1um 超显微粉尘::直径:0.1-0.001um
粉尘分类
固有粉尘:直径>10um 云:直径10-0.1um 烟:直径:0.1-0.001um
一、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煤矿围岩构成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SiO2含量
砂岩
页岩
砂质页岩
44.2 51(52.5) 16(21.0) 33(22.0)
40.4 50(54.0) 30(28.0) 3(28.0)
40.2 38.4
30(54.0) 20(19.7) 50(22.0) 27(44.1) 10(24.4) 50(22.0)
是指某种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 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 球型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作 为a的AED。
粉尘粒
靠惯性作用主要沉 积在上呼吸道。
>10um的粒子 10-2um的粒子
靠重力作用沉降 (deposition)在
3、按进入机体的情况 非吸入性粉尘:
直径(AED) >15um的尘粒称为非吸入性粉尘 可吸入性粉尘(inhaler dust)
直径<15um的粒子称可吸入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 dust)
直径<5um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肘间 2.粉尘的分散度 3.粉尘的硬度 4.粉尘的溶解度 5.粉尘的荷电性 6.粉尘的爆炸性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2.粉尘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
是用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描述某一生 产过程中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 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 示。
粉尘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
粉尘粒径的大小决定粉尘在空气中的悬浮程度
粉尘离子直径与沉降速度的关系
粒子直径 (um)
>10 10-0.1 0.1-0.001
粉尘危害及检测优秀课件
煤矿粉尘危害
在煤矿的诸多职业危害中,粉 尘的危害居第一位。长期暴露于 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以导 致煤工尘肺。包括矽肺,煤矽肺 和煤肺。
煤矿粉尘危害
煤矿粉尘危害主要是生产性粉尘,而生产性 粉尘中有三种物质是导致尘肺的重要因素
粉尘浓度, 主要是呼吸 性粉尘
粉尘粒度 分散度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浓度和接触时间
粉尘浓度,特别 是呼吸性粉尘浓 度越高,被作业 工人吸入人体肺
泡的粉尘越多
作业人员在粉尘现 场工作的时间越长, 吸入粉尘的机会就 越多,造成的危害 也越大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成份、浓度和接触肘间 2.粉尘的分散度
决定粉尘在空气中的悬浮程度 决定粉尘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 决定粉尘粒子的理化活性 决定采取什么样的通风防尘措施
下呼吸道。
2-1um的粒子→肺泡道→肺泡囊→肺泡靠 布 郎 氏 运 动( 弥 散
1-0.5um粒子
diffusion ) 经 冲 撞 粘 泡壁上。
<0.5um粒子
对沉降和撞击来说太小,对 弥散来说又大,因此这部分 粒子在肺内沉积的最少。
因弥散作用而使阻留率 再度升高。
粉尘粒度的卫生学意义
分散度与粉尘的理化性质有关,粉尘分散度 越高,则单位体积粉尘总表面积越大(单位 体积中所有粒子表面积的总和),表面积越 大,理化活性越高,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 粉尘吸附气体分子时在尘粒表面形成一层薄 膜,阻碍尘粒之间的集聚也增加了粉尘自空 气中的存留时间。粉尘粒子表面积越大,增 加吸附空气能力越强。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煤尘成份: 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在10%以下,一般煤尘中游 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的粉尘称为单纯性煤尘。
煤尘成分:游离二氧化硅 <10% 可然基炭:无烟煤92%左右 烟 煤83%左右 褐 煤72%左右 灰分:全部为矿物质,如粘土、氧 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石英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化学成份的卫生学意义 岩尘: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多数在30-
50%
常见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砂岩 页岩 火成岩 砾岩 石灰岩 SiO2 44-58 22-28 35 33-52 18.9 含量
玄武岩 5.5
煤矿 湘永 台基
马田 田师傅
吉舒 彩屯 龙凤
粉尘中游离二 氧化硅含量
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 dust)
是指在生产中过程形成的,并能长时间 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一、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按粉尘性质分类
无机粉尘 inorganic dust
矿物性粉尘 金属性粉尘 人工无机粉尘
粉尘分类
有机粉尘 Organic dust
动物性粉尘 植物性粉尘 人工有机粉尘
1.粉尘化学成份的卫生学意义
两煤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与尘肺患病率(%)
煤矿 甲矿
SiO2含量 (%)
71.8
粉尘浓度 (mg/m3)
8.4
患病率 (%) 14.0
病变进展速度 快
乙矿
19.4
7.9
4.3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直接决定 着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粉尘中其含量 越高,则引起尘肺病变的程度越重, 病情发展速度越快,危害性越大。有 特殊的粉尘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和稀有 元素,也能影响尘肺的发病和病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