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古典园林赏析

中外古典园林赏析

中外古典园林赏析
意大利的台地园
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
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富豪权贵 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这些庄园一 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 面布局,这就是台地园的雏形。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 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
埃斯特别墅台地园中的中轴以山体为依托,贯穿数个台面,经历 几个高差而形成跌水,而且庄园的轴线不止一两条,而是几条轴线或 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还有呈放射状排列。造园中的建筑、草 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 完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 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喷 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 中轴线的设置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
中外古典园林赏析
欧洲体系中典型的水法也是从台地园开始的。水因为可以使空气湿润, 从而在意大利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位处台地,意大利园林的 水景在不断的跌落中往往能形成辽远的空间感和丰富的层次感。在台 地园的顶层常设贮水池,有时以洞府的形式作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 像或布置成岩石溪泉而具有真实感,并增添些许的山野情趣。沿斜坡 可形成水阶梯,在地势陡峭、落差大的地方则形成汹涌的瀑布。在不 同的台层交界处可以有溢流、壁泉等多种形式。在下层台地上,利用 水位差可形成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形成各种优美的喷水图案和花 纹。后来在喷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印象 效果的水景,此外还有种种取悦游人的魔术喷泉等。低层台地也可汇 集众水形成平静的水池,或成为宽广的运河。设计者会十分注意水池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有良好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至于喷泉与背 景的色彩、明暗方面的对比也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意大利园林的典范:“百泉宫”埃斯特别墅
意大利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除古罗马遗址等众所周知的文化 遗产外,还有一些人工景观因其设计和建造的巧夺天工而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罗马东郊的埃斯特别墅就是其中的 佼佼者,园林中大大小小数百座设计巧妙的喷泉,不仅使埃斯特别墅 成为意大利园林设计的典范,也为它赢得了“千泉宫”的美誉。
埃斯特别墅位于罗马东郊的蒂沃利乡村小镇上,是罗马三、四十所古 典名园之一,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蒂沃利镇也是个著名的风景 区,小城海拔140米,坐落在亚平宁山脉脚下。许多皇帝,如图拉真、 阿德里亚谋等,以及不少政治家、诗人和高级将领都在此建过别墅。 蒂沃利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还是红衣主教伊波利托 .埃斯特(dEste)在 这儿建造的埃斯特别墅(villadEste)。
龙安寺 枯山水庭园
桂离宫 枯山水庭院
京 都 大 德 寺 大 仙 院
银 阁 寺 枯 山 水 庭 院
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 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 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 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 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 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 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 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 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 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 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枯山水庭园的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 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 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 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 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 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 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可看 作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 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 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 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 界观,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 以这样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 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Hale Waihona Puke 德国 汉诺威海伦豪森园 平面图
法国 伏· · 勒 维贡邸园 平面图
法国凡尔赛宫苑平面 图
法国 沃· 维贡特花园由远处向府邸人工性逐渐增强 勒· 平面图
借助图案和植物的处理来形成过渡
西方规则式园林 的构图格局
英国自然风致园
颐和园平面图
北海静心斋
寄畅园
拙政园
网师园
留园
日本枯山水园
在日本古典园林体系当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佛教禅宗写意 庭园了。日本皇室、公卿修造的回游式园林虽然也有其独有的风 貌和美学意境,但从整体而言,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园林开创的范 式。而禅宗写意庭园的理论体系虽然是建立在发源自中国的禅宗 思想与山水诗画美学理论之上的,但却自创一派格局,也正因为 如此,日本园林也才真正能够成为整个东方园林体系当中独树一 帜的派别。
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枯山水庭 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 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 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 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 枯山水堆石“理水”的名目很多,诸如三尊石、 五行石、三五七石、九山八海石、佛菩萨石等,但 都是从水庭发展而来(枯山水本身就可以视作无水 之庭),与日本传统水庭的做法有着一定的联系。 但与传统水庭做法不同的是,枯山水将禅宗美学的 极少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至,不但舍去水体,也舍 去了岛屿、乔木、房屋建筑、小桥汀步等元素,仅 留下石块、白砂、苔藓等寥寥几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