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影响药物对靶位的作用 1)干扰摄取过程 5-HT+ 5-HT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5-HT综合征:发热,失眠,激动,恶心, 盗汗等精神,自律性神经功能紊乱.
2)抑制代谢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MAO NA在神经组织堆积 心律加快,惊厥 意识丧失等
二 任务
•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 药研制的重要环节 • 血药浓度监测 •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上市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定义
• Drug interaction: 某种药物由于其他药物 或化学物质存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物的 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 应 。
拜斯汀 事件
搏。
维拉帕米与β 受体阻断药合用,易引起心动过缓、
心律失常
强心苷 与排钾利尿药、糖皮质激素或利血平合用, 易诱发异位节律。
奎尼丁 与氯丙嗪合用,可致室性心动过速。 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停
搏。
维拉帕米与β 受体阻断药合用,易引起心动过缓、
呼吸麻痹
Na +
6,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抗胆碱药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延缓胃排空,使对 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减慢
7,肠吸收功能下降 机制:损害肠粘膜的吸收功能 新霉素+地高辛 地高辛吸收
8,其他
抗胆碱药+硝酸甘油 局麻药+缩血管药
口干
硝酸甘油溶解
局麻药吸收延缓,疗效延长
二、改变药物的分布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当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时,它们有可能在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 使某一药被置换出来变成游离型,加大了 游离型的比例,可能加大了该药的毒性。 改变组织分布量
Dipeptide Tripeptide peptide類似薬物 PEPT1 H+ Glucose SGLT1 Na +
側底膜t rans por t er Dipeptide Tripeptide peptide類似薬物 Glucose H+ ATP 3Na+ ADP 促進拡散系
SGLT1: Na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2 GLUT2: Glucose Transporter 2K +
西立伐他汀+ 吉非贝齐 横纹肌融合反应
联合用药的定义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
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联合用药的目的
治疗病人的多种疾病或症状 ;
提高药物的疗效;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提高机体的耐受性 ;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可延长疗程,提高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疗效、毒副作用
合用会引起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堆积;出现
高血压危象。
严重低血压反应
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依他尼酸合用,
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普萘洛尔与氯丙嗪或哌唑嗪合用,降压效果明 显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律失常
强心苷 与排钾利尿药、糖皮质激素或利血平合用, 易诱发异位节律。
奎尼丁 与氯丙嗪合用,可致室性心动过速。 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停
pH升高,四环素溶解度下降 pH2-3 pH5-6 四环素溶解度下降到1/100
3)离子的作用 四环素类+二,三价金属离子
四环素
难溶解 络合物
四环素
铁剂对四环素胃肠道吸收的影响
4)吸附作用 活性炭减少乙酰氨基酚的吸收
5,小肠转运蛋白的影响
小肠粘膜存在MDR1(p-gp),被吸收药物向肠管分泌功能
异丙肾上腺素与NA相反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
• 酶诱导 一些药物能增加肝微粒体酶合成,加速
另一种药的代谢而干扰该药的作用。(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
• 酶抑制
肝微粒体酶的活性能被某些药物抑制,
使另一药物的代谢减少,作用加强或延长。(氯
霉素 、雷尼替丁 )
药物
诱导
原形药 药效减弱 代谢物
药物
抑制
原形药 药效增强 代谢物
pH 非解离型 再吸收 排泄 非解离型 再吸收 排泄
碱化尿液
2、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
丙磺舒+青霉素
呋塞米妨碍尿酸排泄 阿司匹林妨碍甲氨蝶呤排泄 双香豆素妨碍氯磺丙脲排泄 丙磺舒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 尿酸蓄积 痛风
甲氨蝶呤中毒 降血糖作用增加
奎尼丁抑制地高辛从肾小管MDR1的分泌
血 中 地 高 辛 浓 度 (ng/ ml)
作用增强
作用减弱
Wonderful !!!!
临床疗效增加、 毒副作用降低
awful !!!!
临床疗效降低、 毒副作用增加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
我国已有西药制剂和中药制剂各5000余 种,西药处方药3200多种,联用方式 2.8×1015。精神科常用药物也有100余 种,必须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用奎尼丁
奎尼丁对地高辛血中浓度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高血压危象
严重低血压反应 心律失常 出血 呼吸麻痹
低血糖反应
严重骨髓抑制 听力反应
易产生高血压危象的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拟肾上腺素药;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前体物; 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胍乙啶及其同类抗高血压药;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 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的 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 改变。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A)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影响因素有: pH的影响
络合与吸附 (金属离子与药物的络合,吸附有活性
碳、氢氧化铝凝胶、思密达 )
胃肠运动的影响(普鲁本辛、灭吐灵、阿托品)
血 中 依 托 泊 苷 浓 度
依托泊苷吸收后经MDR1向肠管分泌 奎尼丁抑制MDR1
奎尼丁2mg 奎尼丁1mg 奎尼丁0mg
奎尼丁对依托泊苷血药浓度的影响
Brush Border Membrane (BBM) 刷子縁膜 管腔 小腸上皮細胞
Basolateral membrane 側底膜 血液 PEPT1:能動輸送系 駆動力: H +
如硝基安定单独用药过量极少发生死亡,但是若与酒 类或巴比妥类合用,却大大提高了死亡率。如三环类 抗抑郁药的增压效应。
高血压危象
低血压休克
实质器官损害
严重药物相互作用
惊厥
低血压昏迷
出血
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
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2,药效学的药物相 互作用
3,药代动力学的药 物相互作用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体外配伍禁忌
一 研究内容
1. 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 即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2.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人体对 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生物利用度(bioavailibility)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 度和程度,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3. 毒理学(toxicology) 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毒 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 4.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评价新药 的疗效和毒性, 分 为 1~4 期临床试验 5.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raction)
酮康唑抑制CYP
血 中 他 克 莫 司 浓 度 (ng/ ml)
他克莫司 酮康唑连给药7日
酮康唑连给药3日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肾小球滤过
结合型药物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游
离型药物,分子大小适当者可经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原尿。
肾小管分泌 有酸性药物载体和碱性药物载体,当两
种相同载体的药物并用,可出现竞争抑制。
肠吸收功能的影响(对氨基水杨酸、环磷酰胺) 改变肠道菌丛
一、 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1)食物的影响 螺内酯+食物 吸收量高于空腹给药 一般来说,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 2)消化道的pH值 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高 水杨酸+碳酸氢钠 水杨酸吸收
四环素
四环素+碳酸氢钠
四环素
碳酸氢钠对四环素吸收的影响
2,竞争组织蛋白结合位点 仅有少数药物竞争组织蛋白结合位点 奎尼丁+地高辛
血 中 地 高 辛 浓 度 (ng/ml)
地高辛血中浓度增加
奎尼丁置换与心肌组织蛋白结合的地高辛
奎尼丁合用后
奎尼丁合用前
(二)改变药物的组织分布量
NA+利多卡因:
NA减少肝血流量 肝代谢利多卡因减少 利多卡因肝分布减少 利多卡因血浓度升高
例2
出现沉淀 !!!
(1)白蛋白 2.5g 静滴 (2)50ml生理盐水冲管 (3)培氟沙星 0.4 静滴
例4
5%和10%葡萄糖注射液:添加氨茶碱、 可溶性巴比妥盐、红霉素、卡那霉素、 氢化可的松、可溶性磺胺类和华法林 (×) 各种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加入氨基已酸、氨苄西林、 维生素C、氯丙嗪、可溶性苯巴比妥盐、维生素K1、 异丙嗪和链激酶等 (×) 复方氯化钠溶液:加入两性霉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四环素等 (×) 20%和25%甘露醇:加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琥珀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可溶性巴比妥盐、 四环素以及氯化钾或其他电解质 (×)
肾小管重吸收
影响因素有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型
与不解离型比例以及肾小管滤液的pH值。
影响电解质平衡 有些利尿剂可使体内钾离子浓度减
低,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合用能引起永久性耳聋
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1、尿pH 非解离型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pH 酸化尿液 非解离型 再吸收 排泄 非解离型 再吸收 排泄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产生药理作用与其和体内某些器官、组 织或细胞的作用部位或受体的结合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