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瓦·阿尔托分析
摘要:阿尔瓦·阿尔托是著名的芬兰建筑师和家具设计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
者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
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作者:
关键词:阿尔瓦·阿尔托,芬兰建筑师,建筑的“人道主义”,自然再现
正文: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全名为Hugo Alvar Herik Aalto)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
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
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建筑师和家具设计师。
现代建筑学的先驱。
把芬兰的建筑传统结合到现代欧洲建筑中去,形成了既有浪漫主义又有地方特色的风格。
主要作品有图尔库的图伦·萨诺马特大厦、维堡图书馆、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宿舍等著名建筑。
1957、1963年分别获英国皇家和美国建筑师学会的金质奖。
还以层木家具的设计闻名于世。
他60多年硕果累辐工作几乎无人能比;他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每个地区,其设计本身都与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
芬兰这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国家为自己的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创作自由,其自然资源又为阿尔托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操作可能。
而芬兰的社会传统和严酷的气候环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和关注,由此促成他对现代设计运动的巨大贡献。
阿尔托生于一个叫库塔尼(Kuortane)的芬兰小镇,父亲是测量员,外祖父是森林学教授,他们为少年阿尔托营造了一个其他设计大师不曾享有的生长环境:与自然的亲近和为公众服务的理想。
1903年阿尔托全家移居芬兰中部城市尤瓦斯加拉(Jyvaskyla)他在这里完成中小学教育,独立战争使阿尔托直到1918年才正式入学,后于1916年考入赫尔辛基理工学院。
独立
战并于1921年毕业,经一年多军队服役,1923年在尤瓦斯加拉开办他的第一个设计事务所。
1924年他与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时,乘飞机去意大利度蜜月,这次航行使阿尔托立即对飞机着迷,同时也为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因为他能从飞机上看到芬兰国土的平面形式。
从意大利回来后,两位建筑师开始了建筑、家具、工业设计多方面的成功合作。
阿尔托是一位非常早熟而又幸运的设计天才,他年轻的祖国认识到他的独特才能并不断委以重任。
阿尔托刚过30岁,就已赢得四项重要建筑工程,都是通过设计竞赛获得的。
从一开始他的设计就表现出与其他几位经典设计大师的区别:场地与阳光的关系,对光学和声学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建筑材料的精心而恰当的选择。
年轻的阿尔托很快跻身国际名师行列。
i933年《建筑导报》(世界最重要的建筑杂志)在伦敦举办阿尔托作品展,同年他移居赫尔辛基,不断承接重要建筑工程,逐渐成为芬兰领导新潮流的建筑师。
随后他又以参加国际竞赛方式分别赢得1937年巴黎博览会及1939年纽约博览会芬兰馆的设计权,并使之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9年阿尔托第二次去纽约时会见了名声如日中天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一生孤傲的赖特毫无保留地赞叹和推崇阿尔托,几乎成为欧洲建筑师的一个孤例。
阿尔托不久就被聘为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的妻子阿诺去世,阿尔托辞去美国教职,对当时美国的建筑设计影响很大。
1949年回芬兰专注于设计。
4年后阿尔托与另一位建筑师艾丽莎.玛琪纳米(Elissa Makiniemi)结婚,从此开始另一阶段的设计旅程。
建筑的“人道主义”
即使在生前,阿尔托也是个局外人。
生于1898年,他比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领袖们小10到20岁,正是后者,在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界兴风作浪,从此改变了世界建筑设计的格局。
阿尔托55年的创作生活,设计的作品多数位于芬兰,正是在那里,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却也使得它们远离了喧闹的中心。
他一直很难被归类,更多人愿意将他称为“人道主义”,这一定义比多数确定的风格更难被人理解、模仿。
“现代技术和专业施工技术意味着,在许多建筑中,材料的使用方式已经背离其源头。
人们很容易忘记,即使最高耸、最奢侈的摩天大楼,本质上也包含着萃取于自然、来源于土地的物质。
与这种倾向相比,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以强调建筑组成部分的生物性特征为其标志。
”现代设计业权威杂志《Wallpaper》最近写道。
芬兰地处欧洲北部,森林覆盖,常年白雪皑皑。
就像挪威诗人塔尔杰依·维萨斯在诗中所写——“雪与冷杉林/是故乡。
/从最早的时候起/它们就属于我们。
/在人们称之为/雪与冷杉林以前,/它们就存在于我们心中,/于是它们留下/永远,永远。
”在覆满白雪与树木的土地上,阿尔托出生、长大,并于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开始了自己作为建筑师的一生。
纵观20世纪的伟大建筑师,柯布西耶痴迷于冷峻线条和混凝土,凡·德罗钟情极简和裸露的风格,奥斯卡·尼迈耶的灵感来自家乡的山峦与女性,阿尔托则由北欧特有的树木所塑造,温情而洁净。
他为Gullichsen家族设计的Villa Mairea山庄被赞为“从中发现了木头的魔力”,1937年他所设计的巴黎世博会芬兰馆则被誉为“木材的诗篇”。
身处那个时代,阿尔托并非没有受到现代主义前辈的影响。
但阿尔托从始至终,都对现代主义充满戒备。
“就像所有革命,它始于狂热终于专政。
”1957年,他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为简单、美好、简朴的东西而工作。
那些与人类和谐,与街道上小小的人相称的东西。
”
自然再现
阿尔托本人倾服的是一种“自然再现”的理念。
在出现“生态”这一概念之前,阿尔托的设计理念,早已渗透生态建筑的基本精神。
1940年,他曾写道:“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
而用来编织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
受树木流畅的直线条所“诱惑”,阿尔托选用大量木材,让建筑与芬兰周边环境融合一致。
从玛利亚别墅木板的构造方式,到伏克塞涅斯卡教堂参差的开窗形式,再到芬兰音乐厅片断的组合形式,阿尔托一再呼应着抽象自森林的“竖线”。
威尼斯阿森纳公园的树林中隐现一座蓝色的小木屋,那是1955年阿尔托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芬兰馆。
这个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小屋子,集中体现了阿尔托对木材的眷恋,和其设计与环境极强的融合能力。
阿尔托了解那个公园,没有展览的时候,那里平静朴素,甚至有点萧条,但展览举行,人们攘攘而来。
阿尔托于是设计了一座临时的展馆,帐篷式的木板房的材料提前预制好,运到现场再安装。
这个小屋子是双年展上唯一的木构建筑,木屋的蝴蝶形采光天窗优雅,纯净,更显出一种神秘感。
“我们北方人,特别是芬兰人,爱做…森林梦‟……森林是想象力的场所,由童话、神话、迷信的创造物占据。
森林是芬兰心灵的潜意识所在,安全与平和、恐惧与危险的感觉同时存在。
”阿尔托曾如此表述自己对树木的感觉。
这种眷恋造就了阿尔托的特性,也凝聚成了北欧设计的特色。
这就是为什么,在遍布冷漠感的现代建筑中,讲到温情,谈到诗意,人们会常常想起阿尔托的作品。
如同展览策展人所说,“在阿尔托的建筑中,木材作为材料,具有象征性的重要意义。
……与理性主义的钢和混凝土建筑相比,阿尔托的建筑强调亲近自然的无形价值。
”
阿尔托的手法
阿尔托与正统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先锋派的明显不同之处是他没有他们的乌托邦式的主观主理想义,而是客观地把人(使用者)的因素放在至少的地位,他不仅从生理上为人处处着想,而且从心理上给人以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正因他没有乌托邦的宏观社会思想,他才把建筑对社会的作用转化为微观上建筑对每个人的作用,这也是把政治学的理想主义发展到心理学的现实主义。
秉着这样的现实主义,阿尔托从来未提出像柯布西耶那样的宏伟教条,他不仅强调客观和理性的设计方法,而且更注重个性和直觉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后者是他的建筑充满了人情味。
他对现代建筑接触而又独特的贡献对解决理性主义危机很有启发性。
他的建筑几乎是柯布西耶的相反:轻松流畅,而非激烈碰撞;含蓄而非直率,有独特的地域性而非叛变性。
然而柯布西耶强烈的对比的建筑风格对后人产生更大的影响,也更容易被模仿,而阿尔托建筑中理性和情感的统一却是以建筑师的天赋直觉和细腻感觉为基础,这让追随者难以捉摸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