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博会经济理论1、世博经济的概念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办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与世博会直接关联的系列经济活动,是以世博会为契机,推动举办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体。
从内涵上看,世博经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会展展馆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世博会资源市场开发、投融资改革的各项内容;三是举办城市借世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改革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经济活动。
2.世博经济价值分析世博会作为重大事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因此有许多关于世博经济的理论。
其中有世博经济与经济增长理论较为受人关注: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如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A t L K αβμ=式中Y 是工业总产值,()A t 是综合技术水平,L 是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单位是万人或人),K 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1μ≤3、世博经济的构成世博经济由世博会创造的直接经济收入与间接经济收入两部分组成。
(l)、世博会的直接经济收入世博会的直接经济收入主要是指世博会筹办到会展期间的各种收入。
主要包括: 门票收入;赞助和捐赠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纪念币、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彩票收入;场地租赁收入。
(2)、世博会的间接经济收入世博会的间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世博会相关支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所引发的增加值,以及来自于世博会所引发的就业的增长。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1、成本一收益分析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系统经济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一个项目或方案的社会经济价值,比较几个方案的社会经济收益的差别,分析论证同一领域的不同项目或不同领域的各个项目的社会经济收益,为有效的决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参考性的意见。
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对项目或方案所需要的成本(直接的和间接的)同可得到的收益(直接的和间接的)尽可能用同一的计量单位货币分别进行计量,以便从量上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得失。
2、.世博会的成本一收益方法世博会的成本是指举办世博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财富和货币支出之和。
世博会的收益是指举办世博会所获得的各种物质财富和货币收入之和。
举办世博会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主要看世博会的收益是不是大于,或等于举办世博会的支出。
(l)、不计世博会工程间接支出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这种算法是将世博会工程的间接支出不计入举办世博会的成本,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算法。
这种计算方法的好处是使支出变小,在获得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使举办世博会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举办世博会的利润等于世博会的收入减去世博会组织支出与场馆建设的直接支出之和。
即:P I O =-其中P 为世博会的总利润; I 为世博会的总收入; O 为世博会的总支出,1234567I I I I I I I I =++++++其中1I 为门票收入; 2I 为赞助和捐赠收入; 3I 为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 4I 为特许经营权收入; 5I 为彩票收入; 6I 为纪念币、邮品礼品收入; 7I 为场馆出租收入,123456789O O O O O O O O O O =++++++++其中,1O 为世博园区建设费用; 2O 为世博村建设费用; 3O 世博园区维护费用; 4O 为相关活动费用; 5O 为宣传推广费用; 6O 为保安费用; 7O 为接待(贵宾)费用; 8O 为行政管理费用; 9O 为门票专项费用。
(2)、计算世博会工程间接支出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世博会举办城市对世博会工程的间接支出是巨大的,这些方面的支出在世博会举办之后可以继续使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创造便利。
这方面的投资数据可以根据世博规划及专家调查方法进行估算得到。
故计算世博会工程间接支出的世博会利润,应等于世博会总收入减去世博会组织支出和世博会工程支出及世博会配套项目的投资之和。
即:()P I O R =-+P 为世博会的总利润; I 为世博会的总收入; O 为世博会组织支出; R 为世博会工程支出及世博会配套项目的投资之和;其中,123R R R R =++;1R 为与世博会配套的市政建设投资,包括相配套的水务建设、电力建设、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行增绿化;2R 为与世博会配套的交通运输投资,包括相配套的市内高速道路、城际高速道路、轨道交通、机场建设、增加的停车库与停车场;3R 为世博园区动迁费用。
(3)、对世博会举办城市的成本一收益分析对于世博会的举办城市,目的是通过举办世博会,获得经济上的利润。
虽然上海市声明本届世博会要做到“不赚不赔”,但我们研究仍以要获得经济上的利润为目的。
对世博会举办城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举办城市的利润应等于举办城市GDP 的增加值减去为举办世博会而进行的各种投入费用。
举办城市GDP 的增加值为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商业与贸易、旅游业、会展产业和其他行业由于举办世博会增加的生产值之和。
对世博会的投入包括组织支出、世博会直接工程支出与间接工程支出之和。
即: ()P A O R =-+其中,P 为举办城市GDP 的增加值; A 为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商业与贸易、旅游业、会展产业和其他行业由于举办世博会增加的生产值之和; O 为世博会的总支出; R 为世博会配套工程项目的投资;1234567A A A A A A A A =++++++其中,1A 为建筑业增加值; 2A 为服务业增加值; 3A 为制造业增加值; 4A 为商业与贸易增加值; 5A 为旅游业增加值; 6A 为会展产业增加值; 7A 为其他行业增加值。
(4)、机会成本世博会的举办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举办世博会对举办城市意味着用于其它活动的投资的减少。
因为一个城市投入到社会活动中的资源是一定的,或者说资源是有限的,一定数量的资源不可能同时进行多项投资活动。
一个城市举办世博会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对举办其他社会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放弃。
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本一收益分析A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入情况分析1、上海世博会筹办其间的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1)工程建设费用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费用,包括世博园区的动迁总费用、世博园区建设费用、世博村建设费用。
预计世博会工程建设费用150亿元,其它建设费用9亿元,预备费用9亿元,建设期利息12亿元。
整个规划园区内有居民18000余户,企事业单位272家,由于地处黄浦江两岸,搬迁成本较高。
另外,为安置世博动迁居民,建设了总面积近240万平方米的居民定向安置基地。
因此整个世博园区动迁费用累计将达到140.92亿元。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包括市政建设投资和交通运输投资。
预计市政建设投资446亿元,交通运输投资费用为345亿元。
2、上海世博会会展期间的投入费用世博会会展期间的投入费用包括:场馆和设施的维护费用、大型活动费用、沟通推介及营销费用、安保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保险费用和礼宾费用等费用。
场馆和设施的维护包括:水费、电费、内部交通、设备和环境维护等,其中设备和环境维护工程将考虑发包给其它专业公司承担。
预计该项支出为16亿元;大型活动费用包括:开闭幕式、各国馆日、会议等活动所需费用,预计为20亿元;沟通推介及营销费用:预计支出为21.7亿元行政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主要用于日常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预计整个阶段共计为17.4亿元;安保费用:含应急费用,预计为19.5亿元;保险费用预计为4亿元;礼宾费用:主要用于日常的各类接待和贵宾的接待,预计为8.2亿元;3、投入资金来源整个世博会投入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出资、世博债券以及多元化融资3个方面,多种融资方式包括参展方自建场馆投资、项目法人招标、银行贷款等。
世博会总投资包括上海世博会筹办其间的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会展期间的运营费用,共计1218.72亿元。
B、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产出情况分析1、上海世博会的市场开发情况分析世博会的市场开发是指以上海年世博会标志、名称、吉祥物等所有世博会知识产权的转让为条件,获得资金、物资、技术和服务的行为。
市场开发的收入主要来源包括门票收入、赞助和捐助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纪念币、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彩票收入、场地租赁收入。
2、上海世博会的收入情况分析门票收入据盖洛普公司的预测,上海世博会客流量总规划介于7500万人次,预计门票收入为80亿元;特许经营权收入:预计为15.71亿元赞助和捐赠收入:企业为借助世博会的机会用广告宣传其产品或树立企业形象,将给与世博会赞助,一些机构和个人也会给予世博会捐赠,预计收入约29亿元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预计为4.96亿元纪念币、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预计世博会纪念币、纪念邮票、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共计约3.64亿元彩票收入:预计世博会特种彩票收入为4.80亿元场地租赁收入:预计为4.4亿元"展馆内商业销售收入:提成预计为1.2亿元C、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入一产出分析1、世博会运营期间的产出主要包括门票收入、赞助和捐赠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特许经营权收入、彩票收入、纪念币、邮品礼品收入、场地租赁收入、展馆内商业销售收入提成8个方面,共计123.71亿元"2、世博会运营期间的投入主要包括场馆和设施的维护费用、大型活动费用、沟通推介及营销费用、安保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保险费用、礼宾费用和门票提成8个方面,共计106.8亿元"3、世博会的投入还包括筹办其间的动拆迁、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共计1111.92亿元"4、如只计算世博会运营期间的投入费用,在市场开发良好的情况下,能实现少量盈余共计16.91亿元;但是,如将世博会筹办期间的动拆迁、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计入举办世博会的投入,则世博会举办的经济效益将会降低,出现亏损,此时世博会的经济效益比人们想象的要小。
5、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大小与其投资量有关,在边际成本内,投资量越大,影响越大。
考虑到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除了物质财富与货币上的收益外,还将具有精神上的收益,并且这一收益将在举办世博会以后持续数年时间。
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直接正面影响1、对上海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按照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一定数量的投资额会带来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增加,这是因为某部门的新增投资,不仅使该部门的收入增加,而目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相关部门的收入增加,促进其他部门追加新投资获得新收入,致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若干倍于最初那笔投资"公共支出和投资会刺激有效需求,投资的增加会带动整个经济的成倍增长,称之为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