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察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八篇

检察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八篇

检察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八篇【篇一】在xx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有一位身残志坚的检察官,他凭着对检察事业的耿耿忠心,以顽强的意志把有限的生命一点一滴的熔化在平凡的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

他的信念是法官个人先进事迹。

在平凡的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经过知青、军人、警察到检察官的33年工作风雨磨砺和摔打,塑造了这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踏实实,没有奢望,只有默默奉献的七尺硬汉,他就是xx 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的检察官胡荣佳同志。

xx年4月25日是星期天,原任官渡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主办检察官的胡荣佳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被送进了医院。

第二天一早,当科室领导决定把胡荣佳同志在上周接的10多件案件分给其他同志办理的时候,却惊异地发现,所有的案件都已经审查完毕,并打好了审查逮捕意见书。

原来,在胡荣佳同志病发的头一天,也就是星期六,他加了一整天的班,他是办案累病的啊!xx年7月,在同脑溢血中风偏瘫顽强斗争中刚能颤抖着用拐杖支撑才能站立的他就要求重新工作,这份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一次次感动了领导和同事们,由于他一再要求,院党组考虑他的身体情况,把他安排调整到了控申科负责群众来访的接待工作。

从健康人到残疾人(中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经历了人生巨大逆转,却没能改变他的性格和信条:民事庭庭长先进事迹材料在新的岗位上,身残志坚的他开始了新的学习、实践。

三年来,每天撑着拐杖忍着肢体的疼痛走一公里多路到单位上班,任凭刮风下雨,他以坚韧的毅力坚持走下来,从来没有听他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同事和朋友都劝他:“你身患残疾,工作已经xx多年,完全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又何必如此劳累!”但他却微笑地说:“生命有限情无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不求树碑立传,只求问心无愧,心安理得,才是人生的实在意义。

”他干起工作来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工作极端负责。

他常说作为一名控申接待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接待群众来访工作任务琐碎平常,但服务性很强,要真正接待室,常常见到他热情接待来访的人民群众,运用多年来积累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时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设身处地替来访群众着想,依据现行法律和法规,实事求是的做来访群众的思想工作,解答群众所提问题。

用唯一能用的一只手认真进行来访登记,对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不推诿基层法官的先进事迹材料,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促成解决。

三年来,他共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536次935人,接待满意率为100%,线索分流率为100%。

处理控告申诉、举报149件233余人次,件件都按照程序要求予以认真登记、妥善处理,无一积压,受得到了来访人民群众的好评。

他情系群众,一心为了和谐稳定。

我院接待的群众来访数量大,如不及时妥善处理,有的来访就可能转化为新的突出问题,影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对此,胡荣佳同志深刻认识,倾力而为,他十分注重做好对初访的处理工作,提高处理初访的成功率,极大的减少了重复来访,避免了来访转化为检察院先进事迹材料,促进了控申工作的良性发展。

如xx年11月20日,xx市官渡区矣六乡广卫村村民杨某等20多名群众来我院上访,因征地纠纷引发群殴事件,他接访后,一面及时向部门和院分管领导汇报,一面耐心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来访群众的情绪趋于稳定,让来访群众认识到遵照法律法规办事,依照法律程序反映诉求,正确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经。

随后,他与其他同志一道及时与地方政府进行联系协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成功化解了这起不稳定因素。

他对工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窗口”职能作用,提高检察机关信访接待的工作水平,他在工作中积极开动脑筋,勤出主意,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整理和逐步规范完善了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有关登记,分流、归档台账,完善了《群众来访登记表》、《检察长接待群众登记表》等多种表格。

他坚持克服左肢体的残疾,凭着一只手熟练的用电脑直接为来访群众进行办理登记。

认真负责的举动,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

他热爱群众,热心服务群众,认真履行着一名检察官的职责。

对待群众来访,不论事情大小,不论轻重急缓,他都耐心细致的倾听,和蔼地与来访群众交心分析,摆事实,讲道理,明理析法。

对来访群众提出问题,不管属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范围,他都根据情况一一进行解答,绝不会推辞,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他用春天般的温暖化解问题和矛盾,把来访的群众看成自己的长辈、兄弟姐妹,来访群众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他说,在他们眼里,他既是检察官,更是贴心人。

许多来访过的群众,再到检察院办事,都要到接待室找他聊聊家常,侃侃心里话。

平凡工作中的桩桩点点,就是生活的真实现实,这就是胡荣佳同志。

生命不止,工作不止,服务不息,胡荣佳同志以他默默的工作,勤劳的耕耘,在忙碌而平凡的工作中倾力挥毫,为和谐社会添墨加彩,舒写快意人生!【篇二】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法律硕士。

先后从事侦查监督、公诉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在求知中增长才干,在创新中成就事业。

他精准把握法律要义,处理案件不枉不纵;他热忱维护百姓利益,执法为民不离不弃,用忠诚和执著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荣获“**省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全省民行检察“十佳办案人”等称号,**省**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委政法委分别作出在全市检察机关和政法系统开展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xx年,他被团省委、省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被**省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

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检察机关作巡回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强化监督,捍卫公平正义站在时代前列,强化法律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裁判不公的案件坚决抗诉,依法纠正,捍卫公平正义,这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省**市某镇政府通过签订买卖合同,将一条水泥生产线卖给辖区的一家民营企业。

此生产线设备落后、污染环境,已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淘汰黑名单,民营企业不情愿付款。

镇政府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买卖合同合法、有效,民营企业支付货款。

该企业不服,股东们反映强烈,集体到检察院申诉。

**接手该案后,市里和乡镇有的领导给他打电话,要求检察机关要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一方是公共权力部门,一方是私营企业;一方是管理者,另一方是被管理者。

错案不纠,民众不服;依法抗诉,则承担保护公共资产不力的指责。

**在办理很多申诉案件时,经常处在这样的矛盾抉择中,但他一直抱定一个信念,只求“公正”二字。

细心的**从《大气污染防治法》找到了合同无效的依据,否定了法院依据《合同法》认定合同有效的判决,就连原审法官都感到非常佩服。

抗诉后法院改判,免除了民营企业110万元的不当债务。

几年来,他提请抗诉各类案件186件,为国家、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以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把抽象的法条诠释为一件件公正的个案,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关注民生,情牵群众利益**担任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多年,一件件关注民生的“小事”,彰显了他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

是他耐心细致的工作,使结怨7年的叔侄握手言和;是他奔走呼号,为脑瘫患儿依法索赔13万元;是他仗义执言、秉公执法,为外地弱女子讨回公道、为民工讨回了一年的血汗钱,让下岗职工卸掉了10万元的非法债务……一位叫孙传惠的老太太到检察院申诉。

年过花甲的老人老伴早逝,腿有残疾,但很有爱心,几年前省吃俭用领养了三个孤儿。

因被他人假冒签名贷款,法院判决她偿还16.8万元银行债务,后又查封了她唯一的住房。

经**严审细查,发现了老人的冤屈,经依法抗诉,法院再审改判,免除了老人的偿还责任。

xx年隆冬,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老人将一面绣着“人民的好检察官”的锦旗送到检察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脑瘫患儿刘闯,出生时因医疗事故造成脑部损伤,落下严重的后遗症。

为给刘闯看病,他父母几乎卖光了家中所有财产。

他们多次要求医院赔偿,均被无情拒绝。

他们起诉后,法院仅判决医院承担3.3万元的伤残补助费。

**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从受理案件到依法抗诉,他用了不到10天,孩子父母却为官司整整奔波了6年。

抗诉后,经法院调解,刘闯终于得到了13万元的伤残补助费。

改革创新,打开工作局面**围绕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热点、难点,以开放的思维、前瞻的眼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令人关注的“**模式”开启了民行检察工作的新天地。

开设窗口,畅通便民渠道。

**市是**省最大的县级市,人口约167万,民行案件较多。

几年前,许多百姓对生效裁判不服,不知如何申诉,到哪里申诉,有的还到处上访。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他率先提出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民事行政检察接待站”的建议,得到检察长的支持,畅通了群众申诉的便捷通道。

受理案件数量由最初的年均两三件上升到xx年的近百件。

目前,**市人民检察院xx%的申诉案件,来自民事行政检察接待站。

跟踪问效,提高抗诉效能。

在实践中,**发现,对检察机关已经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审判机关有的久拖不决,有的知错不改,既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抗诉的效果大打折扣,又损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威。

经反复调研,他制定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跟踪问效办法》,强化了对审判机关庭前、庭中以及庭后的跟踪监督,使**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再审改判率达到xx.5%,在全国领先。

息诉罢访,促进社会和谐。

**笃信这样的道理:法治的常态是制度的常规运作。

一个上访者对判决不服,情绪激动地来到检察院,扬言要炸掉法院。

**耐心细致地说服,最终平息了上访。

这件事,引起了他的思考,抗诉重要,息诉同样重要。

而怎样息诉,全国都没有统一规范。

他研究司法过程中矛盾冲突规律,从更高的层面理性关注社会和谐稳定,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制定了《民事行政检察息诉规则》,作为规范息诉活动的标尺,成为全国首创,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和推广。

规则出台后,他们息诉民事行政案件450多件,无一上访、无一缠诉,减少了群众讼累,社会广泛认可,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最佳统一。

【篇三】xxxx,xxx年从xxxx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xxxx区检察院,先后在公诉科、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工作。

十余年来,她坚守着检察官的职业责任和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用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展现了基层一线女检察官的铁骨柔情和赤诚之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好评,xxxx年、xxxx年均被评为xxxx区优秀共产党员。

青春在奉献中吐露芳华xxxx刚来到检察院,就被安排到了公诉岗位。

公诉工作诉讼环节多,牵涉面广,是检察机关办案的最后一道防线,工作中稍有失误,便会给案件当事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