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谎言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

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

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

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

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

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

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

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

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

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

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

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

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

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

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

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

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

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

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

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

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

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1)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2)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3)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4)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要全面考虑,不要遗漏)【答案】(1)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2)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3)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4)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5)①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

②“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③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解答此题要联系文中三次说谎的故事后作者的评论来理解。

根据文中“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

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

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和“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

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两句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解答。

该句的上文介绍当时“我”的经济状况,“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即问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先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然后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作答。

文章第三段写了我在美国的经历,之所以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是因为“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

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

(4)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从文中有关“我”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得到老师的答案后,“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

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

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可以看出老师的目的在于以此来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5)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找出文中的人物和对应的所说的谎言,组织成通顺的句子即可。

根据第三段中的“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第五段中的“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第六段中的“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可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⑴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⑵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⑶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⑷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⑸①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

②“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③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答题时应注意,因为“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虽然是谎言,但是是“善意美好的”,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损害别人绝不相同。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因为从我离家来美国已快十年了,作为一个穷学生,收入有限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所以寓居在别人家里,被别人瞧不起。

所以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答题时应注意,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就是“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4)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

答题时应注意,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表述的语言要有简洁性。

根据“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归纳为: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5)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

三个人物,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启蒙老师贾平凹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磕出了响声。

②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③“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

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进校前就擦得干干净净的了。

④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一样。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

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为此打过几次架。

⑤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

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

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

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⑥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

”我当即就吓哭了。

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

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

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

我也笑了。

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

后来,就常常跑黄坡下的坟地,捡那死人后挂的白纸条,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一到清明,就可以一天之内订成十多个本子呢。

但是,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

让我连做三遍。

学写大字也是我最喜欢的课,但我没有毛笔,就曾偷偷剪过伯父的羊皮褥子上的毛做笔,老师知道后,就送了我一支。

我很感谢,越发爱起写大字,别人写一张,我总是写两张三张。

老师就将我的大字贴在教室的墙上,后来又在寺庙的高年级教室展览过。

她还领着我去让高年级学生参观。

高年级的讲台桌很高,我一走近,就没了影儿,她把我抱起来,站在那椅子上。

那支毛笔,后来一直用到没毛了,我还舍不得丢掉。

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来求老师代写,教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

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因为家里的事我都知道,都想说给父亲听,比如奶奶的病好转了,夜里不咳嗽了。

娘的身体很好,只是唠叨天凉了,父亲的棉衣穿上没有。

还有我学习很好,考试算术得了100分,语文得了98分,是一个字又写错了。

信花了3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做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

”我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⑨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

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

到了腊月三十中午,我们就集合起来,拿着一卷子年画,还有一串鞭炮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

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

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来,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到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些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

我们就都哭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在寺庙里读了4年书,后来又到离家15里外的中学读了3年,就彻底毕业了,但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没有下落。

如今,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选自《自在独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版,有删改)(1)本文写了老师在“我”幼小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众多事件,请列举其中两件,说说它们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

(2)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我也笑了。

②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