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活化

氧活化

氧活化测井作业管理细则1 适用范围本管理细则适用于在延长油田进行氧活化测井作业的所有作业单位。

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注水井氧活化测井施工过程及资料解释的质量控制。

本管理细则规定了在延长油田进行氧活化测井作业人员设备配置、现场作业技术规范、资料录取要求、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原始资料质量要求、测井资料解释质量要求、测井施工安全方面的要求。

施工作业过程中除符合本管理细则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均采用最新版本。

2引用标准和规范SY/T 5132-2003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 5633-1999 石油测井图件格式SY/T 5945-2004 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SY/T 5465-2005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作业规程3 作业施工需要满足条件作业单位必须具备以下设备和人员及其它条件,方可允许进行氧活化测井作业。

3.1 设备装置3.1.1地面设备及仪器:测井地面仪、测井绞车、符合氧活化安全测井作业施工要求的吊车、氧活化测井接口面板、直流供电电源。

3.1.2井口防喷装置:防喷盒、高压溢流管、测试阀门、防喷管和防喷管连接支架。

3.1.3 井下仪器及工具:氧活化水流测井仪器串:包括磁性定位器、中子发生器、探测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头、卡箍、密封钢卷。

3.2 人员3.2.1现场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熟练操作的能力,有三年以上现场操作经验,且取得油田公司认可的岗位资格证和放射性上岗证。

3.2.2资料解释人员必须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资格,具有至少两年的测井解释工作经验,能够掌握并熟练操作所用YHH(仪器配套)及WATCH(生产测井解释软件平台)测试解释软件。

3.3 其他3.3.1 作业单位具有合格的企业资质,无不良施工作业记录。

3.3.2 作业单位必须取得当地安全部门认可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和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油水井测试及作业项目技术服务准入证。

4 选井原则4.1 测试注水井的选择应在构造位置、岩性、开采特点上具有代表性,在时间上要有连续性、可对比性。

4.2测试注水井井场道路良好,井场平整, 作业区内无妨碍作业的障碍物,具有20m×20m范围内适合摆放测井车辆和吊车的位置及空间。

4.3 测试注水井稳定生产在10天以上,且注水量达到配注要求;新投注或转注、增加或改变注水层位的注水井,正常注水三个月后,方可测试;除特殊需要外,同一口井测试间隔要在半年以上。

4.4采油树四通垂直水平面;注入井四通、阀门齐全,开关灵活;井下通畅,套管、油管无错断、变形。

井下无落物,通径规大于60mm。

5 测井作业质量控制5.1 室内准备5.1.1 采油厂(指挥部)负责技术人员需在测井前按所推荐格式填写测井通知单。

附录A。

5.1.2 测井通知单应在施工前2天交测井施工单位。

5.1.3 施工单位根据通知单要求与甲方共同确定施工方案。

5.1.4 根据通知单测井要求检查所需仪器。

操作员与采油厂(指挥部)负责技术人员确认水井井下结构数据、射孔层数据,确保各项数据的齐、全、准。

操作员根据井深结构、油管尺寸和注水井近期稳定的注入量数据选择合适的仪器,仪器精度和量程应满足测试目的和要求。

5.2 现场准备5.2.1 测井仪的连接氧活化测井仪的中子发生器与探测器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轻拿轻放测井仪,测井仪连接时应保护滑环和螺纹。

5.2.2 氧活化测井地面系统的连接a、将氧活化接口板插入数控地面测井系统插件箱。

b、连接好仪器供电线和信号传输线。

5.2.3 信息输入根据测井通知单的井下管柱情况填写本井的测井参数卡。

5.2.4 仪器检查a、给井下仪数传供电直流电压l00V~110V,直流电流80mA~90mA。

b、通讯检查向井下发送自检命令,四只探测器的计数应为1000cps(cps 每秒字符数),运行复位命令,探测器的显示数值为自然伽马本底值。

c、中子发生器检查将测井仪下放到井下大于50m深度后,停止下放。

向中子发生器供直流电压80V~90V,电流80mA~9OmA。

在发射中子期间,测井仪1号探测器(与中子发生器相邻的探测器)计数应大于6000cps,测井仪工作正常。

5.3 现场施工5.3.1 密闭测井,防喷管高度大于8.6m。

5.3.2 测井仪在井下时,其下放和上提的速度均匀,且速度小于2000m/h。

5.3.3 测磁性定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

测井仪下到目的层以下l0m,然后以400m/h速度上提测量。

用自然伽马和磁性定位曲线进行深度校对(以该井完井时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资料为标准)。

5.3.4 根据通知单中所给的测点深度,将测井仪下到目的点进行点测。

5.3.5 对主要的点(首点、主吸液层的尾点)进行重复测量,重复测量的平均误差应小于10%。

5.3.6 测量完成后,经验收人员检验测量资料合格后,关闭井下仪器的供电电源,上提仪器,当测井仪上提至井口lOm~15m处停止,人工将测井仪提出井口。

5.3.7 拆除安装,恢复井场。

6 原始资料采集及质量要求6.1 原始资料采集要求6.1.1 氧活化水流流量的测量方式为点测,点测之前应先采集一条目的层段的自然伽马与磁定位曲线,并进行深度校正,校正后的深度与标准深度误差应小于±0.2m,以此深度确定测点深度。

6.1.2 选点要求6.1.2.1氧活化水流测井应首先在最上一个射孔层上部5m以上测量总流量,测量的总流量与实际注入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0%。

6.1.2.2在最下一个射孔层以下测量零流量。

若流量不为零,则继续下放仪器测量至零流量为止(遇阻除外)。

6.1.2.3重复测量总流量和流量变化较大的测点,重复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

6.1.2.4氧活化水流测井的测点应选择在射孔层层间,并尽量居中。

当喇叭口在射孔层下的合注井测量时:油管内的总流量测量需在最上一个射孔层以上、最上一个射孔层以下和喇叭口以上油管内测点,油套空间向上水流应在最下一个射孔层以下和喇叭口之间油套空间内测量至少一点总流量。

6.1.2.5当相邻注水层间距大于1m时,应在层间测量。

6.1.2.6当层间距大于10m时,应重复测量一点,重复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

6.1.3 测量顺序应自下而上依次进行。

6.1.4 测量过程中必须保持注水井注入量稳定,波动量应小于日注量的±5%。

6.2 原始资料质量要求6.2.1 每个测点的测量时间不得小于10秒。

记录的曲线数值平稳,计数率波动变化幅度应小于总计数率的±1%。

6.2.2 测井时氧活化水流测井出现层间矛盾,应重复三次以上;仍有矛盾,应用其它测井方法进行验证。

6.2.3 测井时仪器出现故障,更换仪器后应重新开始测井。

7 测井资料解释质量要求7.1 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测井曲线的深度应校正到与裸眼井测井资料解释深度一致,校正的方法是对比自然伽马曲线和套管接箍深度。

7.2 检查测井质量,确定和合适的解释处理参数根据具体井的管柱情况和测量方式及测点的位置,选取准确的油管、套管、仪器的内外径值。

7.3 解释参数计算7.3.1 根据测量井的具体管柱和测试时的情况判断谱峰,进而选取合适的管径参数。

7.3.2同一管径分析计算的流量值误差小于5%。

7.3.3根据递减法计算每个射孔层的绝对注入量、相对注入量、注入强度。

7.4 解释结论分类表1 吸水分级标准7.5 测井成果资料质量要求7.5.1 成果图件根据井下水流情况绘制水流剖面,成果表与成果图对应。

7.5.2 对曲线图及成果图的格式要求参见SY/T5633的相关规定。

7.5.3 最终解释成果要备份,可用作各种处理。

7.5.4 图头中数据及文字填写内容齐全、准确。

7.5.5 重点井依据SY/T 5945-2004《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中2.2.2套管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写出解释成果报告。

7.5.6氧活化水流测井解释应提交的成果图件及成果内容,见表2。

表 2 氧活化水流测井的成果图件及成果内容7.6 对测井资料数字处理选用程序的规定使用氧活化水流测井解释程序YHH处理,利用WATCH系统中相应出图模块进行出图。

7.7 该测井方法适合注入井和含水高(含水>90%)的产出井进行测量,产出井氧活化测井方法和规范与注入井相同。

8 测井施工安全规定8.1人身安全8.1.1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配戴合格的安全帽,佩戴计量笔,穿着防静电工服、工鞋。

8.1.2 施工作业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8.1.3 装、卸井口作业必须两人以上。

8.1.4 作业过程注意防落物、防滑跌。

8.1.5吊装、拆卸井口作业时,必须有司索工在旁指挥吊车作业。

8.1.6作业井口必须设有安全操作标识牌。

8.1.7遵守井场安全制度。

8.2 设备安全8.2.1正确指挥吊、卸测井设备及防喷装置,防碰、撞、砸、摔。

8.2.2作业过程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8.3 危险品安全本次测井施工的放射性危害为中子打靶,井下200m以上严禁打靶,停止打靶20分钟以内严禁将仪器提出井口。

8.4 用电安全、消防安全8.4.1 用电设备必须使用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8.4.2外引电源必须找监督联系进行连接,接电的人员必须带合格的绝缘手套,并有一人在旁监护。

8.4.3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禁止添加油料。

8.4.4消防器材必须确保完好。

8.4.5所有电器设备插头防爆、防水、防潮、防短路。

8.5 测井过程施工安全8.5.1严禁违章搬抬重物。

8.5.2电缆运行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和跨跃电缆。

8.5.3仪器起下速度做到入井要慢;将进入防喷管时要慢。

8.5.4施工过程要防止电缆打结,绞车工随时注意张力变化,适当调节扭矩,防止拉掉仪器。

8.5.5高空作业传递任何物品须手递手传递。

8.5.6井口作业要防止任何物体落井。

8.5.7绞车工上提电缆作业时,必须经队长同意。

8.5.8关闭测试闸门前必须确认仪器已进入防喷管内。

8.5.9夜间施工必须保证照明亮度。

8.5.10现场施工必须有人进行巡回检查。

8.5.11施工过程中出现遇卡、遇缠情况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8.6 环境保护8.6.1测井施工期间的污染物品必须及时清理回收,按监督要求处理。

8.6.2测井施工期间,测井队长安排人员定时巡视井口防喷装置,防止井内流体溢出污染环境。

9 氧活化测试作业质量管理9.1 作业质量按照本细则执行。

9.2.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扣除单井测试所有费用:9.2.1.1 由于施工方的责任造成单井资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施工方拒绝返工的,或返工后资料质量仍达不到要求的;9.2.1.2 氧活化测试作业没有满足环保要求,现场出现重大污染问题;9.2.1.3 不按施工通知单的要求施工或施工资料录取或使用作业操作出现重大失误的;9.2.1.4 施工后注水井或油井没有恢复原状,不能恢复正常生产的;9.2.1.5 测试解释结果出现重大解释失误;9.2.1.6 测试施工过程中出现环保、安全等重大安全事故的;9.2.1.7 采油厂监督人员未到,擅自进行测试的;9.2.2由于施工方的责任造成单井施工或施工原始资料质量达不到要求,返工费用由施工方自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