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研究

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研究

从上面几组数据和CNNIC的历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网民主要集中在城市城镇等有上网条件的年轻人群里。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20余年来导致的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年轻人群数量和比例下降的客观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经过互联网络在我国10年的普及,有条件(物质水平和年龄文化)成为网络用户的人已经成为网民。我国网络普及将很可能停留在现在水平。在未来几年内,新增的互联网络用户人数和网络用户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将逐渐迅速放缓增长。网络广告受众规模很可能将放缓增长一段时间。同时可以看出,从广告传播的价值来看,我国互联网络用户中有很多目前不具备购买能力的(学生等)低价值受众。
1.虚假网络广告
虚假网络广告就是利用虚假的事实欺骗误导用户的广告。网络广告的低廉成本、低进入条件,使得广告信息的发布不需要也不可能经过真实性审查。这造成不能自我约束的广告主夸大、隐瞒、甚至捏造事实,从而达到欺骗误导用户的目的。同时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受利益驱动,对明知或应知的虚假广告信息采取纵容甚至怂恿的态度,伙同不法广告主欺骗用户。如某网站发布一则“拨打某电话绝对免费下载彩铃”的虚假广告,该广告用“绝对免费”的字样误导用户,故意隐瞒拨打电话电话以及下载定制产生的费用,即是运用文字游戏欺骗用户的虚假网络广告。虚假网络广告产生的最直接后果是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同时造成发布广告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信誉下降。大量充斥互联网络的虚假广告最终大击了网络广告的整体信誉,CNNIC的报告显示用户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明显低于传统媒体广告。
(二)从网络广告的监管体系缺位看网络广告面临的发展危机
改革开放后恢复广告发展,我国开始建设广告的监管体系。于1995年颁布
实施的现行《广告法》,主要的监管对象是传统形式的广告。由于网络广告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传播方式,很多不能在传统媒体发布的广告会利用网络的信息发布自由、难以监管来传播。因此《广告法》目前尚不能很好的保障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脱离约束的事物往往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反过来伤害自身。具体的说,下列网络广告需要得到必要的监管。
6. 信息广泛的覆盖范围
网络比任何其它媒体的发展速度和普及速度都要快的多,而且网络没有地域限制,信息没有界限。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比去年增长54%,是三年前的18.5倍。在美国有37%的人用上网来取代看电视。同时,网络的信息可以即时传递到世界任意网络普及地区,信息的传递真正实现“地球
二、网络广告发展)网民的增长,为网络广告市场的扩大提供了保证
2005年1月19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5词调查统计报告数据表明: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了9400万。同2003年底的总人数相比,一年增加了1450万。而今年的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6月底是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网络广告点击率的增长。这一切都表明,网络广告市场正在不断扩展。
受众是广告活动所围绕的中心。有人的地方就有广告,人越多,广告越有价
值,反之亦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的规模和购买能力决定了广告市场的规模。我国网络广告目前面临受众增长速度放缓、受众分布失衡的危机。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7年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报告》
中调查公布:截止2006年底,中国网民(CNNIC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网络用户)人数达到1.37亿,占总人口数的10.5%。这个数字让不少看好我国网络广告前景的人欢欣鼓舞。再来看下《第19次中国互联网报告》里的另外几组数据。
(二)网络广告拥有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消费群体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广告的受众主题在年龄上虽然非常具有活力,却不具有最强的消费能力,都是消费弱势群体。但从长远的发展目标看,这部分群体的不断成长,其必然成为网络广告的强势群体,成为最具有消费能力的中流砥柱。
(资料来源于艾瑞咨询)
从材料上看,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好网络市场从而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所谓有市场才有投入,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网络广告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四、我国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
从网络广告活动的参与者(网络广告的关联主体)出发,目前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网络广告受众规模与分布角度看网络广告面临的发展危机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36.0%的非网民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31.4%的非网民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18.1%的非网民选择“没时间上网”;10.1%的非网民选择“年龄太大/太小”;8.6%的非网民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7.9%的非网民选择“不感兴趣”;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都在5.0%以下[10]。
网民年龄结构:中国有72.0%的网民年龄在30岁以下。
非网民对近半年内上网的预期:4.2%的非网民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65.4%的非网民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不会上网,预期近半年内可能上网和可能不上网的非网民比例分别是10.7%和8.7%,其余11.0%的非网民对近半年内是否上网没有明确的预期,表示说不好。
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研究
而言,网络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快速更新不仅带来广告投入的减少,而且可以带来广告投放的变化,变化的广告对消费者有着更突出的吸引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更有效的广告需要。
5. 完备的监测性
利用网络检测系统Adforce或者cookies技术,可以精确统计访问者所留下的一切信息,并进行统计和整理,这可以让广告主即时了解广告投放效果,对网络广告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提高广告效果。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投放效果评估需要大比资金和长时间的等待,而且抽样的效果不可能十分精确。网络的完备的检测性能,让网络广告可以有的放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