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xxx科技发展公司摘要即将迎来平价上网之际,光伏行业如何保持平稳持续发展?在今年光伏装机面临大跌的背景下,明年能否绝地反弹?日前,记者从相关的行业论坛上了解到,明年光伏政策将延续今年政策,仅进行局部微调。
业内预计,今年底,光伏累计装机将大概率突破两亿千瓦,明年光伏装机量将会较今年有显著增长。
今年光伏发电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一改往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长态势,破天荒出现了同比显著下降趋势。
2019年1-10月,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1.92亿千瓦,新增装机1761万千瓦,同比减少51%。
为什么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幅减少呢?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看来,主要原因是有补贴的竞价项目、平价项目并网时间都较企业申报和预期时间有较大的延迟或滞后。
今年的竞价项目采用了新机制,政策讨论时间较长,工程建设时间不足、前期和准备工作不够、资金落实受困等因素造成项目进程较预期有所延迟。
今年,户用光伏在5.0元/瓦的初投资水平下,大部分地区民用用户光伏发电补贴需求在0.2元/千瓦时以内(自用比例15%,9年回收);明年考虑初始投资下降因素,大部分地区民用用户光伏发电补贴需求可降至0.1元/千瓦时甚至更低。
分布式光伏在4.2元/瓦的初投资水平下,工商业用户自发自用比例达到30%,大工业用户自发自用比例达到70%,除了个别资源差的省市外,完全可以不依赖补贴。
业内人士指出,不同类别用户对度电补贴需求差异较大,甚至自发自用比例不同,对度电补贴需求的差异也很大。
再考虑到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中明确的电价和补贴政策影响,各光伏项目的收益只能单独分析。
据了解,目前,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在太阳能资源较好、具备接网和消纳条件的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去补贴。
此外,有一定自发自用比例的非民用项目已经具备去补贴的条件。
无论着眼于明年的装机量,还是更长远的发展,光伏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并非终极目标。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智能制造是其挖掘降本潜力重要驱动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光伏智能制造是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进一步奠定中国光伏产业世界领先优势的基础。
光伏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
智能制造是平价上网的必由之路。
能光伏系统集成与运维助力平价上网,包括MBB技术、半片技术、叠瓦技术、双面发电技术、大硅片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正不断提升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密度,帮助光伏进一步降低成本。
比如,MBB技术可以提升5W-10W的组件功率,叠瓦技术最大可以提升20W的功率,目前常规60片组件最大可做到370W,而在2015年,同样60片组件的主流功率仅为250W。
该光伏项目计划总投资5153.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50.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29%;流动资金603.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71%。
达产年营业收入56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4276.34万元,税金及附加88.17万元,利润总额1401.66万元,利税总额1683.16万元,税后净利润1051.2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31.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20%,投资利税率32.66%,投资回报率20.40%,全部投资回收期6.40年,提供就业职位107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市场研究第四章投资方案第五章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六章工程设计说明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第八章环保和清洁生产说明第九章项目安全保护第十章项目风险性分析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十三章投资计划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五章招标方案第十六章总结评价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
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
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
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部绩效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对研发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829.72万元,同比增长21.99%(690.46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光伏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517.8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8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69.8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1.57万元,增长率24.57%;实现净利润652.3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7.67万元,增长率15.5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项目建设理由即将迎来平价上网之际,光伏行业如何保持平稳持续发展?在今年光伏装机面临大跌的背景下,明年能否绝地反弹?日前,记者从相关的行业论坛上了解到,明年光伏政策将延续今年政策,仅进行局部微调。
业内预计,今年底,光伏累计装机将大概率突破两亿千瓦,明年光伏装机量将会较今年有显著增长。
今年光伏发电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一改往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长态势,破天荒出现了同比显著下降趋势。
2019年1-10月,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1.92亿千瓦,新增装机1761万千瓦,同比减少51%。
为什么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幅减少呢?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看来,主要原因是有补贴的竞价项目、平价项目并网时间都较企业申报和预期时间有较大的延迟或滞后。
今年的竞价项目采用了新机制,政策讨论时间较长,工程建设时间不足、前期和准备工作不够、资金落实受困等因素造成项目进程较预期有所延迟。
今年,户用光伏在5.0元/瓦的初投资水平下,大部分地区民用用户光伏发电补贴需求在0.2元/千瓦时以内(自用比例15%,9年回收);明年考虑初始投资下降因素,大部分地区民用用户光伏发电补贴需求可降至0.1元/千瓦时甚至更低。
分布式光伏在4.2元/瓦的初投资水平下,工商业用户自发自用比例达到30%,大工业用户自发自用比例达到70%,除了个别资源差的省市外,完全可以不依赖补贴。
业内人士指出,不同类别用户对度电补贴需求差异较大,甚至自发自用比例不同,对度电补贴需求的差异也很大。
再考虑到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中明确的电价和补贴政策影响,各光伏项目的收益只能单独分析。
据了解,目前,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在太阳能资源较好、具备接网和消纳条件的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去补贴。
此外,有一定自发自用比例的非民用项目已经具备去补贴的条件。
无论着眼于明年的装机量,还是更长远的发展,光伏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并非终极目标。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智能制造是其挖掘降本潜力重要驱动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光伏智能制造是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进一步奠定中国光伏产业世界领先优势的基础。
光伏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
智能制造是平价上网的必由之路。
能光伏系统集成与运维助力平价上网,包括MBB技术、半片技术、叠瓦技术、双面发电技术、大硅片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正不断提升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密度,帮助光伏进一步降低成本。
比如,MBB技术可以提升5W-10W的组件功率,叠瓦技术最大可以提升20W的功率,目前常规60片组件最大可做到370W,而在2015年,同样60片组件的主流功率仅为250W。
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光伏项目(二)项目选址xx产业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6241.45平方米(折合约24.3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8.48%,建筑容积率1.0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87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6241.4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949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728.6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046.2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919.3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72台(套),设备购置费1463.04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193151.02千瓦时,折合146.64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4595.56立方米,折合0.39吨标准煤。
3、“光伏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93151.0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4595.5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7.03吨标准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