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发生的灾害性气候主要是暴雨和台风
①暴雨:1921年-1937年和1948-1987年的57年中,暴雨(日雨量≥50毫米)139次,平均每年2.4次。
其中日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的大暴雨14次,4年1遇;日雨量大于200毫米
的特大暴雨1次;连续2天暴雨10次,6年1遇。
暴雨最多的是1961年达8次。
暴雨集中在
6-9月份,占全年暴雨的84%,其中梅雨暴雨占48%,台风暴雨占17%。
大暴雨、连续暴雨
常造成水灾。
②台风:1949-1987年的39年中,影响江阴的台风共93次,平均每年2.4次,1984年最多达
5次。
仅1953年、1968年无台风影响。
5-11月为台风影响季节,其中7-9月是台风影响的集
中期,占台风影响总次数的88%台风经过,常伴有暴雨,造成房屋倒塌,农田受淹。
受灾程
度中等以上的台风17次,5年2遇。
其中受灾严重的4次,10年一遇。
③地震:江阴位于扬子台褶带上,属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扬州-铜陵地震带。
扬子
台褶带周边为四条深切基底的浙皖赣断裂、长江断裂、苏北滨海断裂及高邮-嘉兴断裂所包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第四纪以来,江阴地震活动频率低,强度弱,据地震资料分析,
基本烈度为6度。
自东晋大兴元年(318)有地震记载至清宣统三年(1911),共发生有感地震24次。
民国元年(1912)至1987年共发生有感地震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