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 自我中心性B 客体永久性 C守恒性 D 可验证性2.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蜜蜂采蜜 B.猴子练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3.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布鲁钠C.加涅 D.桑代克4.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6. 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 )7. 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华生 D.巴甫洛夫8.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0、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2、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4、在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较短暂的时期,称为()A、成熟期B、关键期C、学习期D、高原期5、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6、思维可以逆转,并获得了长度、面积等守恒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A、感觉和知觉分化B、感觉与动作分化C、动作与语言分化D、形象与表象分化8、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9. 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 )10、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称为()A、心理发展B、学习C、迁移D、适应1、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2、“先行组织者”实质上是指()A、教师B、研究者C、引导性材料D、已有的认知结构3、强化可以增强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强化则会削弱,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 A、效果律B、练习律 C、准备律 D、消退律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斯金纳D、巴甫洛夫D、苛勒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6、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一个联结的失用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消退律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对内调控的能力是()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8、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A、布卢姆B、斯金纳C、奥苏伯尔D、布鲁纳9、通过撤消厌恶刺激(惩罚)而使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的方法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撤除10、消退实质上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无强化D、替代强化1、通过施加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概率降低的方法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撤除2、苛勒认为学习的实现是通过()A、尝试错误B、顿误C、同化D、意义建构3、儿童能运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像表征 D、表象4、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机械的接受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5、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A、学习准备B、定势C、最近发展区D、先行组织者6、在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中伴随满意刺激,可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这一现象是() A、强化 B、消退 C、分化 D、泛化7、尝试-错误说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巴甫洛大D、苛勒8、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这一现象是()A、消退B、泛化C、分化D、同化9、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C、映像表征D、表象1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ll~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
(2008年4月)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英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3.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 )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4.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6.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 )。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7.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8.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刺激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9.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10.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2.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3.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4.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5.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6.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7.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8. _____B___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9.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10.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3.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5.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6.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7.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8.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9. 学校教育依照特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C_____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1.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起传递的主要信心部分是______C_____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2. 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等是以______C_____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D_____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4.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5.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6.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A.可能性 B.观摩性 C.目的性 D.可控制性7.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行 D.多命题形式进行8.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9.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D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1. 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答:启示是在教学中,教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