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成立少儿艺术团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成立少儿艺术团之可行性研究报告

您正在阅读--> 德育天地--> 德育信息《《关于成立少儿艺术团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关于成立少儿艺术团之可行性研究报告》【发布人:YZP 发稿时间:2007-2-27 目前已有3262人关注】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关于成立少儿艺术团之可行性研究报告(易志鹏执笔)第1章前言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有句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便会失掉一半。

”我们之所以欣赏这句名言,是由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艺术美对人生的价值以及在事业奋进中的重要性。

尽管我们生活得并不轻松,但长期以来支持我们人生旅途的另一半,却始终是那些深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以及包括各种自然美在内的一切无限美好的事物。

是她们舒展了我们被高竞争、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揉皱了的灵魂,并且给予我们这种灵魂以舒展开来的无涯快乐。

从而,足以鼓励我们直面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并执著地向着理想前进。

艺术还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表现。

繁荣一个国家的艺术,以及提高人民的艺术爱好和审美水平,直接关系到这一国家的文化修养、精神素质和发展水平。

因此,普及美育和深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是功在今日,利在千秋,关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

不仅于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因为审美能力的普遍低下或缺失,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破坏了大量的、珍贵的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美好东西,而邯郸学步式的“西化”建设,更没有为我们带来所谓的“现代美”,这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民族文化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种种迹象反映了我国在艺术教育上的严重不足和异常薄弱。

爱因斯坦曾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艺术教育正是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渠道。

她对于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积极作用,以及终其一生都潜在着的积极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所难以替代的。

艺术教育以其潜移默化的感染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使学生富有个性的才华得以发挥,使富有创意的艺术构想和艺术作品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高尚素养。

我们不可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注重培养其具有新时代审美情感的豁达情操,并以此去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自然。

让他们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以一种审美态度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他人。

只有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他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第2章决策背景打造一支江宁区的大投入、高起点、高占位、高品味、高质量、高水平的少儿艺术团,有以下一些内在、外在的原因:2.1、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在省内外奠定了强势的经济地位,业已跻身于“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前列,经济成就令人瞩目。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区在省内外、乃至在国内外的影响与日俱增,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经济成就的现状已经要求我区能够有与之相匹配的艺术教育规格与成果展示。

而周边区、市、省的艺术教育已经长足发展,进步神速,档次高、品味高,成果丰,令我们羞赧汗颜。

2.2、新一届区分管领导以及教育局领导学历高、眼界高、有见地,文化底蕴厚,艺术素养高,有艺术教育之经验和热情,有革故鼎新之气魄和胸襟,有建功立业之决心和才干。

2.3、科技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传媒技术也突飞猛进,这使人们更容易看到高水平、高品味、有思想、有内涵的“大家闺秀”似的艺术珍品。

而原有的那些缺乏创新意识的、老套路的、“小家碧玉”似的文艺作品,已很难打动人心,唤起人们的审美热情。

2.4、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审美需求,鉴赏能力,欣赏水平亦因势提高。

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人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粗糙低劣的艺术作品再也无人买单。

2.5、传统的、小敲小打的、闭门造车的、灵机一动的、“小作坊式”的艺术创作活动已很难适应新的形式,也难以满足人们的艺术趣向。

因此,现实压迫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正规化”的艺术教育与创作的道路。

成立眼高手不低的专业性艺术团体,发展高雅的、纯艺术性的作品样式已成时代之需,大势所趋。

2.6、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社会开放化,思想解放化都要求我们在请进来的同时,更要走出去发展自己,展示自己,推介自己,塑造自己。

较之于应试教育,艺术教育及其成果更容易吸引眼球,激起兴趣,引起关注,达成诉求自我,宣传形象的目的。

第3章利弊分析3.1、成立江宁少儿艺术团,打造江宁艺术品牌,引领江宁艺术风范是无比明智,也是无比睿智的正确选择。

问题是放在江宁的哪所学校比较合适?是中学合适?还是小学合适?是放在一所学校里合适?还是由几所学校拼凑组合合适?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认真推敲的话题。

3.2、我们不揣鄙陋,私下认为,少儿艺术团应放到小学里比较合适。

众所周知,任何思想、技能、技巧的教育都应该“从娃娃抓起!”而艺术教育也毫不例外。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孩子在6——12岁期间,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人格成长期。

“不令智慧占领大脑,会令大脑长满荒草!”该阶段的发展将对孩子的整个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其二,小学阶段的学生承受的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学习负担相对较轻。

小学阶段里,素质教育的成分相对较大,应试教育的成分相对较小。

多数家长亦希望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里多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技巧。

其三,艺术教育以其形式和内容的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思想与情感。

既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表现与创造,又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艺术修养,培养了道德观念;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其四,艺术教育还对少儿起到积极的开慧益智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把艺术团放到小学阶段为宜。

3.3、采用几所学校拼凑组团的方式弊端较多!我们罗列如下:①金费分割易生矛盾;②师资异校易相观望;③出现问题易相排斥;④难出成绩易相推诿;⑤训练召集易费时间;⑥成果归属易起纠纷;⑦团员往返易出事故;⑧金费分散难出成果。

因此,我们反对这种差强人意、有悖初衷的凑合。

艺术团花落实小当仁不让:3.4、江宁实验小学有着无可匹敌的办学优势。

她有着百年校史的文化积淀,有着代代相传的深厚底蕴,有着业已形成的品牌优势,有着艺术素养高、艺术品味高的师资群体,有着年富力强,勇于作为的领导层。

有上级领导的呵护,有广大群众的信赖,有社会力量的资助等等。

有辉煌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明天。

3.5、江宁实验小学有着无可匹敌的生源优势。

“三校联动”施行后,我校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我校实行12轨制,在校注册就读生数高达3679名。

且此一数据还是经学校努力控制后的数据线,如果放开计划招生,此一数据还会远远突破。

近年来,江宁实小的品牌吸附作用还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这在整个南京教育界都足以笑傲教坛,风骚独领。

如此庞大的学生基数,更有利于进行艺术团人才的选拔和储备。

况且,江宁实小的生源组成大部是各部委办局国家公务人员的子弟,以及教师、医生、军人、商人等子弟,他们的综合素质高,艺术潜质高,便于开展艺术活动,便于进行艺术培养,利于出落艺术成果。

3.6、江宁实验小学有着无可匹敌的家长优势。

上文已述,江宁实小的家长大都是各部委办局领导、国家公务人员,以及教师、医生、军人、商人等,他们学历较高,工作稳定,经济收入较高、较稳定,自身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追求高,有很高的自视和社会价值的自我认同,他们的家庭艺术氛围好,舍得进行艺术投资,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更有许多家长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展了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有钢琴、小提琴、古筝、琵琶、萨克斯、声乐、民族舞、国标舞、书法、绘画……,不一而足。

3.7、江宁实验小学有着无可匹敌的社会优势。

由于江宁实小是一所老牌、名牌、品牌学校,因此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品牌吸附效应是彰明较著的。

可谓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如果艺术团建在江宁实小,就凭着实小百年来矗立起的口碑就可以吸引一批“则木而栖,则主而仕”的艺术人才。

加之,有教育局领导高屋建瓴的指导,优惠政策的大力倾斜和大笔资金的倾力浇注,兼有众多手握重权、深具实力的家长的鼎立扶持,艺术团很容易蓬生麻中,扶而更直!3.8、江宁实验小学有着无可匹敌的区位优势。

江宁实小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秦淮河畔,谢安再起的东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独佳!她婷婷玉立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然而却闹中取静,幽雅隽秀,是个做学问,搞艺术的僻静处,又是学生安心训练、便利往返的安全地。

把学生放到江宁实小家长放心,学生开心。

3.9、综上所述,江宁区少儿艺术团安营扎寨于江宁实小是最佳的选择,也必将是无悔的选择!相信实小艺术团建立之后,必然能给江宁艺术教育刮去一股旋风,而实小艺术团成功之日,必然能给江宁艺术教育带来强大的引领作用,在对外交流上必然起到良好的窗口作用,在对全区艺术教育的开展上必然起到标准化的示范作用,当然,也必然对我区整体艺术氛围的促成起到很大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第4章设计规划4.1、江宁实小少儿艺术团暂名“小百灵艺术团”(将于师生中开展征名活动),拟设立童声合唱团(音乐剧团)、管弦乐团、少儿舞蹈团、艺术体操团、民乐戏曲团、小主持人团、师生书画社,师生摄影社八个分团。

4.2、由学校校长亲任艺术团团长,由德高望重的骨干艺术教师任艺术团副团长、分团(社)长、声部长等职。

艺术团将聘请校内、外专职艺术教师授课,指导训练。

艺术团下设办公室、宣传部、编导部、训练部、道具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

4.3、建立、健全艺术团训练、管理体制,与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相互协调、融合,但又自成体系,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三级管理网络。

4.4、加大艺术教育的普及力度,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质量。

艺术教育要落实到每一班级和每一学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艺术技巧有明显提高。

从而有利艺术团人才供应,拓展培训渠道。

4.5、瞄准艺术团常务训练,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开发艺术类普及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类艺术课程试验,重点推进富有班级特色的专业艺术课程(如器乐、舞蹈、形体、戏剧、文学、戏曲、影视、陶艺、工艺等),将艺术欣赏课列入校本课程之中。

4.6、鼓励所有班级在艺术普及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本班级的艺术特色项目,建立班级艺术特色的拳头产品,利于人才储备,利于对外展示。

4.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艺术师资素质。

坚持不懈地开展“艺术名师工程”等活动,有组织地、有系统地安排教师进行艺术专业的进修,全力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努力促进非艺术学科教师的艺术素养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园整体艺术氛围。

4.8、以艺术团的建立为抓手,深化艺术教育之改革,探索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创立高质量、高品味、高起点的艺术教育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