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及治疗
(3)肝癌
(4)低蛋白血症 (analbununemia) (5)其他原因的肝功能衰竭
晚期,特别是肝硬化基础上肝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b显著减少(达正常值的 1/2000—4000),α 2G1与β-G1增加,水肿、乏力、 关节痛、低钙血症等。 损肝药物或毒物中毒、酒精中毒、肝缺血或缺氧、肝 移植失败或排异
治疗
(3)新奇血浆或冰冻新奇血浆的应用:
新奇血浆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且是因子V的来 源。输注新奇血浆或新奇冰冻血浆可以补充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防止出血,可以补充白 蛋白,进步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利尿,减 轻水肿,还可以进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 平,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用量关于急性重 型肝炎患者病程较初3天可以逐日给新奇血浆 200~400ml,以后根据病情,可隔日一次或每 周2~3醋,每次给200~400ml。
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 断为低蛋白血症。
白蛋白作用
维持血浆渗透压 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抗凝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
保护微循环作用
病因:
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 不振及厌食 蛋白质合成障碍 :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 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血浆,腹膜,尿,消化道 蛋白质分解加速 :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皮质醇 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使蛋白质分解超过 合成,而导致低蛋白血症。
病因
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
胃、胰腺、肝、胆、小肠等病变引起的消化功能 障碍或慢性腹泻 肠黏膜广泛病变、肠运输吸收障碍、肠内菌群失 调、回肠切除1m以上、胃结肠瘘、麦胶性肠病、 肠寄生虫病、内分泌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1)消化不良综合征
(2)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因
蛋白丢失过多
病因
蛋白摄入不足
①长期饥饿或长期低蛋白低热量饮食。 (1)慢性营养缺乏见于 ②因疾病不能进食或食后即吐:食管狭窄、食管 贲门癌、幽门梗阻、脑神经性呕吐等。
(2)精神性厌食症
病因
蛋白质合成障碍
(1)重症肝炎
(2)失代偿性肝硬化
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伴发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淤胆、肝萎缩、门脉高压 性肠病等可致低蛋白血症
(2)高度水肿状态
血浆蛋白被稀释。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病人日益消瘦,严重 者呈恶液质状态。食欲差。疲乏、无力,体力下 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中度 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浮肿, 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 还可有性功能减退、闭经、骨质疏松、机体抵抗 力差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有出血倾向。
小结
低蛋白血症提示营养不良、病情严重程度
低白蛋白血症是一个潜在的、独立的不良预后指 标。
治疗低蛋白血症的策略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病和恰 当的营养治疗。 白蛋白不宜直接作为营养制剂使用
诊断:
血浆总蛋白质<6.0g%,有相 应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治疗
(1)饮食疗法 (2)静脉滴注白蛋白 (3)新奇血浆或冰冻新奇血浆的应用 (4)人血白蛋白的应用
治疗
(1)饮食疗法: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是负
氮平衡,如能摄入高蛋白饮食,则有可能转 为正氮平衡。但肾病综合征患者摄入高蛋白 会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重肾小球损害,而血 浆白蛋白水平没有增加。因此,建议逐日蛋 白摄入量为1g/kg,再加上逐日尿内遗失的蛋 白质量,每摄入1g蛋白质,必需同时摄入非 蛋白热卡138kJ(33kcal)。供给的蛋白质应 为优质蛋白,如、鸡蛋和鱼、肉类。
治疗: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 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 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 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 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 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 或白蛋白。
低蛋白血症及治疗
hypoproteinemia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麦合木提江
定义 白蛋白的作用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定义:
低蛋白血症又称为蛋白营养不良,或者 也可以叫做水肿性营养不良。三者属于同 义词。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主要 表现为营养不良。
(1)肾病性蛋白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病。 主要因胃肠黏膜细胞病变或脱落,使其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 加;由于胃肠道黏膜严重糜烂、溃疡,引起炎症性渗出,丢失 大量蛋白质;肠淋巴管阻塞,使肠管间质中的组织液不能被吸 收而漏入肠腔。常见病因:糜烂性胃炎或肠炎、病毒性胃炎、 过敏性胃炎、嗜酸性胃炎、伪膜性肠炎、Crohn病、先天性 肠淋巴管扩张、小肠淋巴病、Whipple病、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寄生虫、肠道细菌过度繁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补充外源性白蛋
白,可以防止地白蛋白血症的发生,进步胶体渗 透压,加强利尿、减少腹水的产生。关于已有腹 水或组织水肿者补充白蛋白可起到利尿消肿的作 用。白蛋白的应用剂量为每次10~20g静脉滴注。 由于白蛋白的价格昂贵,故常与冰冻血浆交替使 用,程关于有 腹水的患者,应幸免大量放腹水。关于难治性腹 水,若无明显的腹腔感染,可行腹水浓缩后回输, 与治疗性放腹水相比,可减少其他交替制剂的补 充和白蛋白的遗失。
治疗
(2)静脉滴注白蛋白:由于静脉输入
白蛋白在1~2天内即经肾脏从尿中遗失,而且用度 昂贵。另外大量静脉应用白蛋白有免疫抑制、丙型 肝炎、诱发心衰、延迟缓解和增加复发率等副作用, 故在应用静脉白蛋白时应严厉把握适应证:①严重 的全身水肿,而静脉注射速尿不能达到利尿效果的 患者,在静脉滴注白蛋白以后,紧接着静脉滴注速 尿(速尿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 缓慢滴注1小时),常可使原先对速尿无效者仍能获 得良好的利尿效果。②使用速尿利尿后,出现血浆 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者。③因肾间质水肿引起急性 肾功能衰竭者。
病因
体内蛋白质消耗过多
(1)消耗性疾病 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cachexia)等。
(2)慢性重症感染
肺结核晚期。
(3)内分泌病
失治的重症甲亢、失控的糖尿病等。
病因
相对的总蛋白降低
(l)水中毒 (overhydration) 又称水过多或稀释性低钠血症。见于抗利尿激素 分泌过多,肾功能不足等情况下又摄入过多水分
(2)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protein-losin gastroenteropathy)
(3)大面积烧伤引起创面大量 蛋白渗出
(4)反复大量排放腹水或胸水
(5)慢性失血 (6)大面积渗出性皮肤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出血、胃癌、反复发生的门脉高压性上 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出血、结肠病(溃疡、息肉、癌)、 出血倾向(血小板病、血管病、凝血异常等)、月经过多等。 天疱疮、重症皮炎、湿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