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学前教育史》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A卷)
考试类型: 课程类型:必修课
专业:学前教育年级: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______。

()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2. 南宋理学家______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
A、颜之推
B、王守仁
C、朱熹
D、贾谊
3. 下列教育思想家中,有丰富太子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是()
A、颜之推
B、王守仁
C、朱熹
D、贾谊
4. 清末民初,______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
A、日本
B、德国
C、欧美
D、教会
5. 1923 年,___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即南京鼓楼幼儿园。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梁启超
6.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______来培养保姆。

()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7.我国1922 年制定的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
A、癸丑
B、壬寅
C、壬子
D、壬戌
8.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______培养幼教师资。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9.1949 年11 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我国首次______,使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
A、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B、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
C、设立学前教育司;
D、设立幼儿教育司。

10. 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______》上。

()
A、大同书
B、幼儿教育概论
C、家庭教育
D、儿童保育
11.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
A、生活经验
B、专门场所
C、言传身教
D、专门人员
12. 洛克的《__》明确提出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

()
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林哈德和葛笃德
13. 卢梭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是______。

()
A、自然后果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法
D、陶冶法
14.二战后______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母育学校。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5.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引进,致使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明显地形成了双轨制,普通民众的儿童所进入的是条件差的______。

()
A、编织学校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免费幼儿园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颜之推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简述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

3.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简述卢梭对受教育者年龄的分期及每个时期的教育重点。

5.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评价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

2.试述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请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该段材料;(10分)
2.概括出其中的教育思想;(10分)
3.请谈谈你的见解。

(5分)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

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

济阳张禄,书读未竟,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

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著毫。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子细看本,不可差讹。

《中外学前教育史》答案(A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5、BCDAA;6-10、CDBAA;11-15、CBAAB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及早施教;
(2)严慈结合;
(3)均爱勿偏;
(4)熏渍陶染。

(以上每小点 1.5分)
2..简述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

(1)由于工人阶级居住条件恶劣,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家庭设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孩子的父母们为生活所迫,忙于赚钱养家,很少有时间、精力考虑子女的教养和教育;
(3)由于父母的无知,完全不懂如何对待孩子,在养护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正确的方法,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

(以上每小点2分)
3.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l)思想品德教育
(2)生活常规教育
(3)文化知识教育
(4)身体保健教育
(以上每小点 1.5分)
4.简述卢梭对受教育者年龄的分期及每个时期的教育重点。

(1)婴儿期(0-2岁),体育;
(2)儿童期(2-12岁),感觉教育;
(3)少年期(12-15岁),智力和劳动教育;
(4)青年期(15-20岁)道德教育。

(以上每小点 1.5分)
5.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1)解放儿童的头脑;
(2)解放儿童的双手;
(3)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巴;
(5)解放儿童的空间;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以上每小点1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评价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案要点:
(1)教育目标:培养绅士。

即:“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

”(2分)
(2)教育内容:a.体育:从小加强身体锻炼;饮食清淡、简单;每天坚持户外活动。

b.德育:理性教育。

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欲望。

C.智育:读书、写字和学问也是必需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

(每一项内容3分,共9分)
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5分)
2.试论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要点:(1)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2分)
(2)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广大幼儿能够接受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经费三级分摊;2~5 岁儿童入园率81.6%,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

(2 分)
(3)注意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通过了《费里法案》、《戈勃莱法案》、《哈比教育法》等法案,颁布了多项教育部令,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办学形式等,规定了学前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要求及措施。

(2分)
(4)完备的教师培训制度。

(2分)
(5)注重幼小衔接。

(2分)
(4)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5分)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请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该段材料;(10分)
凡读书时,必须先整理几案,将其擦拭干净,摆放端正;将书册整齐放好,端正身体,正对书册详观,字要看分明。

读书时,定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勉强背诵,只要一遍遍地多读,自然能熟练,长久不忘。

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书读得熟了,无须老师讲解,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如不到,眼就会看不仔细。

心、眼都不专一,却在那里高一声低一声地随意诵读,绝对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不会记得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到了,眼、口岂有不到之理?
凡是书册,都须爱护,不可损污皱折。

济阳人江禄书未读完时,即使有紧急的事情,也定要待将书掩束整齐后再起身,这是很值得效法的。

凡是写字,必须拿着墨锭的上端,端端正正地研墨,勿使墨汁沾到手;手执
笔的上端,呈双钩状写楷书,手指不得接触笔毫。

凡是写字,不管写得是否漂亮,必须一笔一画地写,做到字体端正,笔画分明,不可潦草。

凡是抄写文章,必须要仔细对照原本,不可出现误差。

2.概括出其中的教育思想;(10分)
读书法:几案整洁;书册整齐;身体端正;专心致志;熟读精思;爱护书籍。

写字法:端正研墨;执笔姿势正确;笔画分明;避免差错。

(以上每小点1分,共10分)
3.见解:和材料有关并能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