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星星合唱队》
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星星合唱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星星合唱队》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三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探究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
算的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
100以内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计算教
学的难点之一,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今
后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100以内加减
法的方法,包括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由于本班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能力还不高,所以
在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
因此,本节课教
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与同伴交流。
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再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练习本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
1、口算天天练 (预时1分钟)
8+9+1= 2+4-3= 9+6-5=
18-4+2= 20-7-9= 14-7+5=
16+3-9= 7+6-4= 15+3-8=
2、计算我细心 (预时1分钟)
55 26 58
+ 38 -17 + 41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时2分钟)
1、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多媒体播放合唱队的演出。
2、这是合唱队的演出,大家觉得大哥哥、大姐姐们唱得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合唱队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星星合唱队)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合唱队表演的形式拉近数学课堂
与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而然进入新课。
】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预时23分钟)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汇报。
3、合唱队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自己思考一下。
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
说一说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比原来少了?
学生可能会说:
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人数增加了。
新加入的人比离开的人多,所以人数增加了。
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相当于加入了6人,所以人数增加了。
······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没有动笔就顺利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看,哥哥姐姐们又给我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4、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并把自己小组的想法归纳一下。
5、集体交流做法,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
【方法一】
52-9=43(人) 43+15=58(人)
52减9表示9人毕业后剩下的人,再加上新加入的1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算式:52-9+15=58(人)
教师说明这样的算式里有加法、有减法,就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这样的算是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
织学生交流。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方法二】
15-9=6(人) 52+6=58(人)
毕业了9人,新加入了15人,相当于加入了15-9=6(人)用原来的人数52加上6就是现在的人数。
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算式:15-9+52=48(人)
思考: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方法三】
52+15-9=58(人)
52加15表示如果不算毕业的人新加入了15人后一共有多少人,但是9人毕业了要减去9.
思考: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6、师小结: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师:谁愿意给大家一个做题又快又对的金钥匙呢?(学
生各抒己见)
7、鼓励学生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解决了问题,哥哥姐姐们会对我们说什么呢?(课件播放:“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你们真棒,祝你们学习进步!”)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交流,既是计算的检查,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平台,更是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机会。
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视引导。
】
(三)尝试应用 (预时10分钟)
师:同学们,这两道习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
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
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四)总结提升 (预时3分钟)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如果你来当小老师,你会让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1、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计算加法要注意进位
3、计算减法要注意退位
4、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
5、要抄准数字,看清运算符号
八、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加减混合运算)
方法一方法二
52-9+15=58(人) 52-9+15=58(人)
方法三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