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亦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质的变化。

2、生物产量:单位面积上作物一生积累的全部干物质量。

3、作物的营养品质:指作物产品中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组成。

4、引种:是指从外地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品系)及遗传材料。

5、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需消耗水分的克数。

6、灌溉定额:作物全生育期内,各次灌水量之和。

7、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基因分离、重组创造异质后代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并进一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8、杂种优势: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组合类型。

10、作物生产的“三元”结构:是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量比关系。

11、作物的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12、四碳作物:凡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为带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酸的作物,称为四碳作物。

13、长日照作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

14、生育阶段: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特征将作物的全生育期划分为几个时期,叫生育阶段。

15、发芽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16、营养生长:指作物以分化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时期。

17、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18、选择育种:是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据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

19、基因工程:是对基因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向改造的技术。

20、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

21、壤性土:指物理性的粘粒含量在15%~40%的土壤。

2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

面积,比例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23、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4、劳动生产率:是指在同劳动力能种多少地,能生产多少农产品。

25、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兼顾了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等因素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在不破坏环境和资源,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农业发展模式。

26、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27、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的组成及期比例关系。

28、喜温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和积温要求较高的作物。

29、作物的植物学分类:按作物间的亲疏程度进行作物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单位一般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30、经济产量:就指收获的真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

31、收获指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2、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为第三的时期。

33、根外追肥:又称叶面肥,是将速效化肥,是将速效化肥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浓度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的一种施肥方法。

34、适用技术: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能够获得作物高产,经济高效的技术。

35、套作:在前作物生长后期,于其株行间播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36、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配置的技术体系。

37、病害:指由真菌、病毒、细菌、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有害生物侵染作物引起的危害。

38、传播媒介:病虫害传播媒介包括病虫生存的场所、中间宿主等。

39、自根苗:是采用扦插、压条、分枝等无性繁殖获得的苗木。

40、嫁接:是指将一种植物的枝芽接到另一植物体上的某个部位,使其愈合长成新植物的方法。

二、简答题1、这什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P151)要点:(1)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农产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2、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哪几类?(P159)要点:(1)糖分作物:谷类、豆类、根茎类;(2)经济作物:油料、纤维、糖料、特用作物;(3)牧草(饲料)作物;(4)绿肥作物;(5)药用作物3、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条各有何特点?(P160)要点:营养生长是以营养体为主的生长,主要是根、茎、叶的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是以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主要是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

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P163)要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5、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P164~165)要点:形态指标与理化指标……;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6、作物的优良品种应具备哪些特点?(P166)要点: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熟期适中;广适性7、作物良种繁育的程序如何?(P169)要点:按原原种、原种、良种二级程序进行的。

由育种单位提供的、具有典型特性和最优播种品质的种子为原原种,即育种家种子;用原原种直接繁育出的或通过提纯复壮所生产的种子为原种;用原种进行定点专业化生产所繁殖的种子即为生产用种。

8、种植制度的优化方案应兼顾到哪几个方面?(P176)要点:(1)合理利用资源;(2)高产稳产高效;(3)培肥地力,保护资源,维持农田生态平衡;(4)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方需求;(5)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6)协调种植内部各种作物间的关系。

9、不同质地的土壤各有何特点?(P170)要点:(1)沙性土,物理性粘粒含量小于15%,透气性好,耕性好,土温变化快,温差大;潜在养分低,保蓄性差;(2)粘性土。

物理性粘粒含量大于40%,透气性差,耕性差,土温变化慢,温差小,潜在养分高但释放慢,保蓄性好;(3)壤土,介于前两者之间,物理性粘粒含量15%~40%,沙粘适中,易耕易种,是高产稳产的土壤。

10、灌溉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P172)要点:(1)地面灌,需设备少,技术简单,但水分利用率低;(2)地下灌,灌溉均匀,不破坏土壤结构,水分利用率高,但投资较大;(3)喷灌,可灵活喷水量,控制喷水强度可保护土壤结构,但投资较高,灌溉效果易受风力影响;(4)滴灌,可根据作物需要均匀灌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并可补充必要的养分,但灌溉成本高。

11、影响复种的条件有哪些?(P178)要点:(1)热量条件,是先决条件;(2)水分条件;(3)肥料条件;(4)劳畜力和机械化条件12、作物施肥方法有哪些?(P173-174)要点:(1)全层施肥;(2)集中施肥;(3)表层施肥;(4)根外追肥13、轮作有哪些作用?(P180)要点:(1)减轻作物病虫草害;(2)均衡利用土壤养分;(3)发送土壤理化性状;(4)利于生物养地14、间套作增产的原理何在?(P179-180)要点:(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2)充分利用光能;(3)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4)充分利用土壤养分;(5)增强群体抗灾、抗逆性;(6)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15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181-182)要点:(1)技术科学化;(2)操作机械化;(3)产销社会化;(4)生产高效化;(5)农民知识化16、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P175)要点:(1)禁止检疫对象输入输出;(2)封锁并消灭检疫对象;(3)当检疫对象一旦侵入新的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肃清。

17、病虫草综合防治有哪些方法?(P175)要点:(1)农业防除,选用抗病早品种,合理轮用,加强田间管理;(2)生物防除,利用天敌益虫,施用生物农药等;(3)化学防除,施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

18、多年生园艺作物施肥有何特点?(P190)要点:(1)仁果类;(2)核果类;(3)柑果类;(4)浆果类;(5)坚果类20、园艺植物化学调控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P190)要点:(1)打破种子休眠;(2)促进插条生根和嫁接愈合;(3)促控茎枝生长;(4)抑制顶端优势;(5)促进花芽分代和开花座果、改变雌雄花比例、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果实成熟和产品保鲜。

三、叙述题1、阐述我国解决粮食危机的途径。

(P154)(1)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复种指数和播种面积单产…(3)减少灾后损失…(4)调整粮食发展战略…(5)开发新的食物源…(6)立足自给,适当进口…2、以水稻为例,阐述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形成过程。

(P163)(1)穗数:取决于最高茎、蘖数和成穗率…,一般于有效分蘖终止期被决定。

(2)穗粒数:取决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

每穗颖花数又可分解为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前者于颖花原基分化期被决定,后者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影响。

结实率决定的关键时期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灌浆盛期。

(3)粒重。

主要由灌浆长度和灌浆强度决定。

关键决定期为灌浆结实期。

3、概述作物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P166-168)(1)引种…(2)选择育种…(3)杂交育种…(4)杂种优势利用…(5)诱变育种…(6)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4、概述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

(P164-165)(1)形态指标与理化指标…(2)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3)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5、分析我国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P184-186)(1)建设高产田:改造低产田、改良中产田、建设高产田(2)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间套面积(3)普及优良品种:在育种技术高新化、育种目标多样化的基础上,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4)发展实用技术:包括各种单项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6、分析现代农业的弊端。

(P182-183)(1)增加资源消耗…(2)加速环境退化…(3)导致食物污染…7、为什么说我国粮食需求的压力将长期存在?(P154)(1)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开发难度大…(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3)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4)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波动较大…(5)提高单产的潜力虽有,但难度较大…8、论术合用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及期克服途径。

(P174-175)(1)病原物、害虫、杂草不断获得抗药性,用药量不断增加,成本上升,并形成恶性循环;(2)大量杀伤天敌,破坏农田生态平衡;(3)污染环境和产品,造成公害。

克服途径:对病虫草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预防措施:植物检疫;预测预报;播前预防(2)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9、何谓实用技术?应包括哪些内容?(P185-186)实用技术: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都能获得作物高产、经济高效的技术包括内容:(1)单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优化施肥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病虫草高效防除技术、机械化技术(2)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智能化栽培技术10、概述园节植物的系列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