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内有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第三章 (内有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初写文献综述易犯的错误
4、曲解作者的原意
——仔细阅读、领会,不要囫囵吞枣。 5、不敢评论 ——尊重作者,也要尊重真理。
选定课题 文献检索 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类型 选定研究方法
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1)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研究的条件
选定课题
准备阶段
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要引起读者的兴 趣,把读者引入研究问题领域。
绪论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以是开门见山,提出论 文主旨;可以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给论 文定向;可以是引述谬误,树立批驳的靶子;可 以是概括总体,交代研究背景,提示写作意图等。 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绪论部分篇幅不宜太长, 否则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喧宾夺主的感觉。
一般论文字数200~300字;学位论文 500~1000字,且需英文摘要。
3、关键词
key word:选取能代表全文主题内容的
重要词语,一般3-8个词。学位论文需 附英文关键词。 是文献检索的重要依据。
4、绪论(引言、引论、前言)
问题的陈述(问题产生与背景); 文献综述; 研究的目的意义, 界定概念或变量; 研究方法(非实验研究放在此处,实验 研究的方法放到正文)。 ——一般学术论文的绪论比较简短或不 需要,学位论文的绪论不可缺少。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一、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 问题
二、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
(一)发现问题的前提
研究人员要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
保持经常的关注。
研究者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作业: 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并以标题的形式给 以陈述。
选定课题 准备阶段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的两种基本方法:
(1)在线检索◆google 或 ◆中国学术期刊网实施阶段
(2)光盘检索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总结阶段◆中国学术期刊镜像 . 新浪爱问二、文献检索
检索词:按照题目、主题、关键词、 摘要、全文检索,范围依次放大。
引文查找法:根据已掌握文献的引文 注释或参考文献追查原文,逐一扩展, 类似滚雪球。
检索文献的注意点
1、尽量找到第一手资料(零和一次 文献),而不是引用的资料。 2、全面检索,注意相反观点、不同 结论、不同方法研究资料的收集。 3、不要漏掉权威的、引用率高的期 刊,和代表性的作者。
——爱因斯坦
选择教育问题的参考:“四点”
热点:如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区域 均衡、教师道德建设 难点:如考试评价制度的创新、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预防青少年犯 罪 争议点:如高中文理分科问题 空白点:对新的教育现象的研究
作这四点研究各有何利弊?
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
(一)有价值: 理论价值:发现新知、深化认识、有创 A 造性 实践价值:能否改善行动、产生实际效 果 社会价值:促进群体、社会进步 B 个人价值:个人的兴趣、困惑
(二)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
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
怀疑
变换思 考角度
类比与 移置
探究与 体察
(1)怀疑的策略 怀疑的依据:事实与经验 逻辑
(2) 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
思考角度转换的类型:
同一层次上的转换
两个不同层次上的转换
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
同—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结合部
比较
(3) 类比与移置的策略 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
5、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 象,表达研究过程的部分。
学术论文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价值的大 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论部分的写作。从篇 幅上讲,一般本论部分要占全文字数的三分之 二以上。
本论由观点、材料和结构(论点、论据、论证) 组成的。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作者以判断的形 式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材料是论文 的血肉,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是说明论点的 理由,结构是论文的骨架,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 的过程和方法,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 三者互相联系,水乳交融。 本论的写作关键在于论证,即作者要证明自己提 出的论题,要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 论证符合逻辑规则。
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
这种思维策略的特点是从别的学科研究中获得
启发,找到发现的‚工具‛。
(4) 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面向实际,从对现象的思 考中提出新问题。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
主观条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研究基础、 技术水平、个人爱好、研究热情等。 客观条件:1)获得充分的资料; 2)必要的物质条件,如仪器、技术手段等; 3)有一定的科研经费。 4)必要的理论准备等。 时机问题:要考虑与研究课题有关理论、研究工具以及 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等多种因素。
问题表述
课题陈述应注意的问题 (1)课题的表述主要是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 要明确显示课题的范围和变量。 案例:上海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 究
(2)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词语要准确,使用意 义明确的概念,以免所研究的东西发生混乱。
案例:大学生政治保守性的研究
(3)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语言表述符合 逻辑。
脚注:页面底部,对当页引文注释。 尾注:文章末尾,对全文注释。 夹注:又称文内注、括号注,即在行文过程中, 夹在文句中用括号括起来的注释。 题注:题注是对题目或课题的注释,通常在题目 右上角用“*”号表示,再用脚注形式注释。
(1)英式注释: [1]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1. (2)哈佛式注释: “ 纽曼(2001)的看法具有代表性……” 或: “这一看法具有代表性…… (纽曼,2001)” 然后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
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
(二)有可行性:
客观条件:对象的配合度、设备、经费
自身能力:专业知识积累、思维能力、 跨学科知识融通的能力、时间、精力 道德:会不会伤害研究对象?
(三)独创性:
有一定的新意或独特之处
(四)具体性:
初学阶段宜小不宜大,从‚小处‛着
手,做细文章。 (五)切己性: ‚研究者不可能对‘无根’的问题做出 ‘合情的’解答,研究者只能进行他有相应 经验基础并因此而能产生必要感悟的研究。 ‛
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包括:[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① 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法学研究, 2006年第1期,第80页。 [6] [法]埃哈尔 • 费埃德伯格. 权力与规则 [M]. 张月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57, 231. [3]/dbsy_7823/20090 307/t20090307_363590.shtml,2009年3 月8日浏览。
第三章 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与表述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与表述
选定课题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 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 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 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
6、结论
结论是作者在对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后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充分证明后 得出的结果,是针对研究问题作出的答案,是整 个研究的结晶。 结论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 对研究总体性的判断,总结性的见解; 提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局限性;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要包括以下内 容:标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收集 资料的范围、既往研究主要内容的 概括、有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趋势、 基本评述等。
文献综述的作用:
一是了解本课题的总体研究状况,让 研究者寻找自己的切入点; 二是向读者介绍本选题的基础,揭示 研究的价值 三是展示研究者的读书和概括能力。
目录和附录
学位论文还必须有目录,有需要 补充说明的内容(如量表、资料 照片、问卷)应增加附录。
研究论文的总体方法
1、实证
是以具体的事实、数据来说明和解释问 题的论文。这类论文有比较固定的写作结构, 要求清楚、具体地描述研究方法和材料,客 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多数以数量化的形式解 释研究结果,也有描述、观察记录和访谈记 录的方式。 其评判标准是强调反映现实状况,揭示不为 人知的深层次、宏观或细微现实。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基本要素
1、标题: 概括全文、提纲挚领 有一定吸引力 不要超过15个字 可加副标题,补充说明 “论……”、“浅析……”、“也 谈……”、“试论……”、“关于…… 的商榷”
2、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概括和浓缩,便於
读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文字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选定课题 文献检索 确定研究类型 选定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 选定研究对象 分析并规定研究变量 制定有关的研究工具 形成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分析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学论文的基本要素
1.题目
2.摘要
3.关键词
4.前言(学位论文) 5.正文 6.结论 7.引文和参考书目
文献综述的一般脉络
1、对研究历史进行纵向梳理,表现 研究历程。 2、横向整理研究资料,按不同观点、 问题的不同方面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