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6.异或联结词 指的是排斥或,当且仅当p、q的真值相异时,p q为真。
由定义知 有如下性质: (1 p q等价于q p )
p F T
q F T F
p F T T
q
( 2) p q等价于( p q ) (p q ) F
T
例:今天第一节课上离散数学或数据结构。
p:王化的成绩很好。 q:王化的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3).析取词 命题p、q和 组成的复合命题记作p q, 读作“p或q”。
是自然语言中的“或” 、“或者”中的可兼或 的逻辑抽象。
p q
F T
p:开关坏了。 q:灯泡坏了。
开关坏了或灯泡坏了。 p∨q:
假 — 假命题
注意:此处不纠缠具体命题的真假问题,只是将其作为数学概念来处理。
3.命题和真值的符号化
命题 : 一般用p, q, r ,或pi , qi ,表示。
真值:真用T或1表示,假用F或0表示。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原子命题:不能被分解为更简单的陈述句 复合命题:原子命题通过联结词联结而成
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
• • • • • 离散数学概述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第二部分 集合论 第三部分 图论 第四部分 抽象代数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 寻找真理的人存在吗? • 上帝是万能的吗? • 你能获得会员资格吗?
桌子上摆着两个盒子:一个圆盒子,一个方盒子。 圆盒子上写着一句话:“申请不在盒中”。 方盒子上写着一句话:“这两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那么申请表在哪个盒子里呢?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4、命题联结词
1).否定词 用命题p和“非”、“不”、“没有”等否定词组成的复合命题, 称作p的否命题,记作p, 读作“非p”。
是自然语言中的“非”、“不”和“没有”等的逻辑抽象。 如:p : 4是质数。 p: 4不是质数。
p
p
F
T
T
F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5).等价词 由命题p、q和 组成的复合命题记作p q, 读作“p当且仅当q”。 是自然语言中的“充要条件”,“当且仅当”的逻辑抽象。
p q的逻辑关系为p与q互为充要条件 p 例:1.3是有理数当且仅当加拿大位于亚洲。 2.两圆的面积相等,则他们的半径相等, 反之亦然。 F F T T q F T F T p q T F F T
p
F F
q
F T
T
T
F
T
T
T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例:1.张晓婧爱唱歌或爱听音乐。 2.张晓婧是内蒙人或是陕西人。 3.张晓婧只能挑选202或203房间。
注意:当排斥或两边的情况实际根本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时候,排斥或也 可抽象为∨。但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不这样抽象。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4).蕴涵词 由命题p、q和 组成的复合命题记作p q, 读作“如果p, 则q” 或“p条件q”。称为前件(前提),q称作后件(结论)。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一人在寻找真理,别人问他:“你真的不知道 真理是什么 吗?” 那个人说:“当然!” 别人又问:“你既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当 你找到真理的时 候,你又如何辨别出来呢? 如果你辨别得出真理与否,那说明你已经知 道了真理是什 么,又何来寻找呢?”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上帝真的是万能的吗? 让我们来问提出一个问题:上帝是否能创造出一块连自 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 如果上帝创造出了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 帝就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举不起来。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 上帝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创造不出来。 所以无论上帝是否能创造出这么一块石头,他都不是万能的。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逻辑推理俱乐部门口贴着一张布告:“欢迎你加入推理俱乐部!只要你 通过推理取得一张申请表,就可以获得会员资格了!” 只见桌子上摆着两个盒子:一个圆盒子,一个方盒子。 圆盒子上写着一句话:“申请不在盒中”。 方盒子上写着一句话:“这两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那么申请表在哪个盒子里呢?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1. 命题: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包含两层意思:
自然语言中的陈述句 1)必须是陈述句 等式 不等式
2)能够确定(分辨)其真值。
注意:能否分辨真假与是否知道真假是不同的。 如:张校长的头发有一万根。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2. 命题的真值:判断结果 真 — 真命题
是自然语言中的“如果 ,则 ”,“若 ,则 ” 的逻辑抽象。
有位父亲对儿子说:“如果我 去书店,就一定给你买电脑 报“。问:在什么情况下,
p F F T T
q F T F T
p T T F T
父亲算失信呢?

q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注意:①“只要p,就q‘,’因为p,所以q”,“p仅 当q”, ‘只有q,才p“,”除非q才p“,”除非q,否则非 p“都可 抽象为p→q。 ②p,q可以没有任何内在联系。 例:1.如果3+3=6,那么雪是白的。 2.除非我能工作完成了,我才去看电影。 3.只要天下雨,我就回家。 4.我回家仅当天下雨。 p→q的逻辑关系为q是p的必要条件或p是q的充分条件。
1、设方盒子上写的话是真的,推出圆盒子上的话是假的,推出 申请表在圆盒子中。 2、设方盒子上的话是假的,推出圆盒子上的话也是假的,推出 申请表在圆盒子里。 3、或者方盒子上的话是真的,或者方盒子上的话是假的。总 之,申请表在圆盒子中。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 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注意: ( )给定句子是否是命题 ,如:我和他是同学。 1 (2)要善于识别自然语言 中的联结词,如:狗急 跳墙。
例1.如果你和他不都是傻子 ,那么你们俩都不会去 自讨没趣。 2.如果你走路时看书,那 么你一定会成为近视眼 。 3.他虽有理论知识但无实 践经验。 4.选小陈或小周一人为代 表。 5.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 去郊游,否则就不去。
推理:
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数学方法: 是指建立一套表意符号体系,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形 式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
• 第一章 命题逻辑 • 第二章 一阶谓词逻辑
第一章 命题逻辑
• • • • • •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1.2 命题公式及其赋值 1.3 等值演算与联结词完备集 1.4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5 推理的形式结构 1.6 自然推理系统P
T
F
1.1 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联结词的优先次序: (1 )由强到弱依次是:, , , , ,。 (2)按优先级书写,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括号。 (3)同级的联结词,按从左往右的次序运算。
例:p:北京比天津人口多 q:2+2=4 r:乌鸦是黑色的
求以下命题的真值 ( )p q q r 1 (2)r q p q p
2).合取词 p、q是命题,由p、q和 组成的复合命题,记作p q, 读作“p与q”或“p合取q”。
是自然语言中的“并且”、 “既 又 ”、“不但 而且”、“虽然但是” 、“一面一面”等的逻辑抽象。
p F F T T q F T F T p q F F F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