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练习4
1.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有关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最好的是()A.SO2(SO3气体),用Na2SO3饱和溶液和P2O5 B.C2H6(C2H4):用溴水和碱石灰C.H2S(H2O蒸气):用浓H2SO4 D.NO(NO2):用烧碱溶液和浓H2SO4 2.为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用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B.先用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C.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D.直接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试管口不能对人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4.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 g
5.将7.8gNa2O2溶到100mL水中,要求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O、Na的原子量已知)()A.以上所给条件已经足够B.还必须再给出放出气体的体积
C.还必须再给出生成溶液的体积D.还必须已知Na2O2的密度
6.⑴若CO2中混有CO,除去的方法是。
⑵若CO2中混有HCl,要得到纯净的CO2,其方法是。
⑶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装有纯净CO2的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必写产物
的名称或化学式) 。
⑷在没有现成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图15-44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
易的、能随用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
应选用的仪器是(填编号)。
⑸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H2SO4、浓HNO3、水、块状纯碱、块状
石灰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7.利用H2还原CuO的方法可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现有纯CuO、Zn粒、浓H2SO4、固体NaOH、蒸馏水和一些常用仪器。
结合实验过程填写⑴—⑶小题空白。
⑴实验时若有如图15—39三种操作:请用文字说明图15—39中各操作的错误
(不必填写应如何操作):①读数
②稀释
③称重
⑵本实验所制的H2会带有水蒸气和少量酸性物质,
为了获取纯净的H2可选用下图中的
第套装置来净化,其中左瓶中盛
有以除去,
右瓶盛有以除去。
⑶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干燥洁净的试管,其质量为a g,放入CuO固体后,其质量为b g,称量时
应将试管放在托盘天平的盘上,然后向盘加。
若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15—41所示,此时游码的读数是。
8.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
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⑵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
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9.由图15-43所示的仪器组成一套制取SO2并检验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装置(图中铁架台以及有关药品等已省去,装置③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其中装置②、④、⑤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用:氨水、浓硫酸、溴水、硝酸、品红试液、烧碱溶液、澄清石灰水。
已知:FeS (s) + H2SO4(稀) =FeSO4 + H2S↑
⑴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接):
J接,接,H接D,接,接I。
⑵装置②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最好是;
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最好是;
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目的是。
⑶仪器连接好后,如何检验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
10.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
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
(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配制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
这样操
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
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
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
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
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 g,比较a、b关系。
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_________。
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
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
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
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
“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_________ ____________。